头铁老汉 作品

第3409章 不能歌善舞的民族,都没了(第2页)

 打赢了,就会变成“一家人”,打输了,也就只剩下“一家人”了。

 实在打不过的,就先拿小本本记下来,等以后有机会了再继续打!

 这种“记小本本”、记录历史,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在“开疆拓土”的时候,师出有名,首先就占据了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

 呶,我们这可不是无缘无故的打你们啊,更不是侵略,而是反抗你们的欺负,是自卫反击,这叫有理有据、叫“王师教化四夷”,......

 就像后来网友们开玩笑说的那样,要是没有打败外族,滇村的朋友,现在的户籍可能是南诏;西北的朋友,可能现在居住在吐谷浑、西域三十六国;东北的朋友,可能是室韦、扶余、东胡的子民;东南的朋友,是瓯越、闽越;两广的朋友,是南越,……

 有一位去边远山区支教的小伙子,在跟当地人聊天的时候,还问人家呢:“这里穷山恶水的,环境又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当初你们怎么会选择来这里居住呢?”

 有当地人就翻翻白眼回怼他道:“谁不愿意在好地方生活啊,这不是当初我们的老祖宗,打不过你们的老祖宗,所以才被迫跑到这里来躲难的嘛。”

 都知道隋炀帝征高句丽损失惨重,后来谁提起这件事都要骂两句,这些话要是让高句丽听到,非当场哭出来不可,明明他们才是伤亡更惨重的那个好不好?

 当时要不是后院着火了,隋炀帝忙着回家救火,哪还有什么后来的高句丽啊。

 要是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安南(越的南边)的一些博物馆去看看,他们的历史,那才叫一个“听者伤心、闻者落泪”,简直就是一部被种花家欺负的血泪史啊。

 众所周知,种花民族一向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所以,为了能够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就只能被迫消灭胆敢破坏咱们和平生活环境的人了。

 唉,一切的战事,都是迫不得已啊!

 至于周边的那些外族,被打服的,都变成了自己人;不服的,那就打到他们服、变成自己人为止;打不服的,那他们就只能远远的跑,或者近近的死了!

 所以,所谓的史书,就相当于是学霸的错题本,把曾经做错的每一道题都记录在案,然后时不时的拿出来警醒一下自己,温故而知新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吧。

 种花民族从来都是有着自己的血性和脊梁骨的,不说“古早”以前,就说现在吧,别看种花家的人,平时在家里一个个指爹骂娘、看着自家啥啥都不顺眼,但只要“咱妈”喊一句:“今晚一起去看海呀”。

 那场面,那家伙,无数人自带干粮、自告奋勇,开着自家装满了砖头、石块、啤酒瓶的渔船,撒丫子就往海上冲。

 ——口误,口误,不是砖头、石块,确切的说,应该的“压舱石”,啤酒是在路上当水喝的,......,那啥,你懂得!

 看他们传回来的视频,到了海上碰到水猴子之后,握了个大草,渔船对撞,水枪喷、砖头、酒瓶砸,场面那叫一个血脉偾张,看的人不禁热血沸腾。

 奈何老夫不善水性,若不然,真想也聊发一下少年狂,替“咱妈”出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