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辽东大学2(第2页)

 在这个前提下,学术是自由的。”刘恢的话还在继续

 “今天,因为场地不够没有前来的同学,请大家转告他们。

 你们都是一样的,你们所有人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几年的辽东求学生活,注定是枯燥艰辛的。

 希望几年后,大家都有所得。

 当若干年以后,子孙后代问你们时,你们都可以骄傲的说,我曾经做过什么?我因为是一个辽东人而骄傲自豪。

 ……”

 台下的掌声,让刘恢明白,家国思想在逐渐形成。

 这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不应该过得如此艰辛;

 这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他们应该有更多发明创造,贡献于人类;

 这是一个善良的民族,不应该被压榨,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工具。

 这些话,刘恢在心中无数遍的嘶吼。

 华夏几千年,真正大发展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军事、学术、政治等都进行了大发展。

 为何是欧洲会成为未来现代科技的诞生地?而不是中国?

 刘恢看来,并不是中国人智慧不如人家,正是几千年统治阶级固化,为了统治而统治,把百姓当成动物圈养,限制了大家思维。

 我们想想,欧洲大航海《明朝》,中国还到处搞文字狱,欧洲《英国1688年君主立宪制,中国是康熙时期》工业革命,中国还在加强皇权,美国乔治.华盛顿把家天下变成公天下《美国南北统一战争,此时是乾隆时期》,中国到处在塑造乾隆十全老人的形象……

 刘恢并不反对儒家文化,反对的是披着儒家文化,行男盗女娼之事。

 人自私是天性使然,正是因为自私欲望,才能使社会进步。

 国家应该利用引导人性弱点,把他变成国家社会进步的工具。

 ……

 刘恢想到种种,既然给了自己了解未来的机会,那么就必须寻求大改变。

 他自己时常也在想,打倒一个阶级《世家豪族》,就不会有其他阶级吗?百姓就会富起来吗?恐怕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一场刘恢的个人秀很快就结束了。

 中午,一行人来到食堂。

 看到干净整洁的食堂,大家都比较满意。

 “这份狗肉多少钱?”刘恢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小碗狗肉,问着旁边工作人员。

 “三钱”。

 刘恢继续问道:“学生们也有这么多吗?”

 “有,这是一个标准,肉菜有专门的标准碗,里面只能是肉,都有标准,达不到,学生可以去监督部门反应。”蔡邕不知何时来到了刘恢身后。

 刘恢笑着说道,“老师,坐下说。”

 “价钱倒是还不高。”

 “殿下,这是因为学校有饭食补助。

 这碗狗肉,在外面至少八钱。”

 刘恢想了想,也是,这年代肉食主要是羊肉和狗肉,猪并非主流。

 想到猪,他就想到陈重。

 “奉孝,你回头协调一下时间,得空去趟养彘场。”

 郭嘉边吃边点头。

 蔡邕摇了摇头,还是年轻好,思想跳跃太快,自己跟不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