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独有的文化符号

随着热闹的游人共同喧嚣的,还有不断响起的钟声。

 张继在千年前就曾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两句写尽了这里的繁华。

 寒山寺有三宝,其中之一便是钟声,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会举行跨年敲钟仪式,钟敲108下,寓意来年烦恼随之消去。

 而如今,随着人们不断增加的虔诚信仰,以及金钱魔力的碰撞,就是在平时,这里的钟声也是从早到晚,不曾停歇。

 敲钟的自然都是游客了,僧人敲钟主要是时间上的一个提醒,如晨钟暮鼓。而游客敲钟则都是祈愿一个健康平安。

 这里的钟楼就是对全部游客开放的,只需要支付一点费用,就能上去敲几下。

 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都是跃跃欲试的,毕竟这可是千年古刹。

 秦方他们一行人也不例外。

 李静瑶爷爷兴趣浓郁,尽管游客挺多,还是在一旁耐心的看着。眼看着暂时没人敲了,他就上去付了两百元。

 那人忙说“不用这么多”。

 爷爷笑道:“没事,我们人多,多出来的就算我们的诚意”。

 既是经济阔绰的表现,也体现了香港人对这方面的那份虔诚信仰。

 那人自然是满口笑着随他们敲。

 李静瑶爷爷也没有多敲,就敲了三下,边敲嘴里还边念叨着,大概求的都是福禄寿。

 而且这个也没必要贪多,所谓过犹不及。

 敲完还号召其他人都来敲一下。

 在这里敲钟的人们,一如刚才在宝殿里跪拜时一样,神色肃穆,虔诚无比。

 其他人也都上去敲了三下,有的念念有词,寄托着自己的心愿,有的则静然虔诚,默默的祈愿。

 每个人敲钟声音的大小也是完全不一,像程诺这种精壮小伙,敲响的声音飘出寺庙很远。

 寺庙向来被视为是去病化灾的地方,而这里洪亮的钟声更是有着震慑一切邪祟的力量。晨钟暮鼓,给人的是一种心安,是描绘太平盛世的一幅美好画卷。

 而时至今日,很多人仍是把这个作为寄托自己祈愿的出口。钟声响起,是无灾无难的期盼、是万事亨通的祝福、是益寿延年憧憬。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在社会大和谐之下,那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依然在继续。

 苏州被称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密布的河网不仅赋予了各个园林的灵动与雅致,在这个古老的寒山寺里同样也是如此。

 钟楼出来之后,几人来到了放生池。

 这里又名常乐池,水澈透亮,里面锦鲤成群游曳。

 锦鲤被视为吉祥、健康和幸运,向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在这里更甚。

 李静瑶爷爷喂了些饲料,大家都好好观赏了一下这成群锦鲤竞相追逐嬉戏的美好场景。

 在日渐西斜的时候,他们也是来到了寒山寺的标志建筑:普明宝塔。

 宝塔高大雄伟,别说在寺内,就是在周边的许多地方,也是能看到塔尖的。金碧辉煌的塔尖,就如一根硕大的锡杖巍然而立。

 无上清凉、佛光普照、无上菩提几块大匾置于宝塔的各个层级上,贵气逼人。

 他们在这里自然也少不了一份虔诚的祈愿,而后才观赏了起来。

 而宝塔的侧面就是碑廊。

 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这首《枫桥夜泊》成就了寒山寺,所以这首诗也成了碑廊里最耀眼的宠儿。

 文征明、岳飞、康有为等等许多古今名人,他们都有墨迹在这里留下。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凤舞飞翔、有的则外秀内中,各个风格的书法作品齐聚一堂,共同绘就了这个碑廊丰富多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