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决战前的准备(第2页)

 “说的好!朕说过,兵者,诡道也!想让他们乱,必须用计谋!就算不乱,我军也能做到全身而退!”

 接着,崇祯在皇极殿内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

 两个时辰后,李邦华,范景文,方岳贡,邱瑜以及王永吉从皇极殿离开。

 作战计划敲定了,接下来是人员安排。

 为了防止消息被透露出去,此次调兵是以换防的名义进行的。

 走出皇极殿后范景文第一个离开。

 作为京营总督,调兵的事离不开他。此次决战调用的兵马太多了,以至于整个京师的守卫工作大部分都交给了临时招募的百姓。

 三大营抽调两万五千人,五城兵马司抽调四千人,锦衣卫和东厂抽调两千五百人,定西伯唐通所部七千兵马全部抽调,勇卫营一千兵马全部抽调,内廷太监抽调了两千人,还有五千六百名关宁军。

 总人数加起来将近五万!

 皇帝要毕其功于一役,与流贼进行决战。

 如果败了,京师将无兵可用!

 那些百姓虽然能守城,但终究不会操作火器。

 城破,是早晚的事。

 范景文离开后,户部尚书方岳贡问道:“王总督,六千关宁军的饷册带来了吗?”

 “带了!”王永吉以为方岳贡要查验辽东账目,伸手从怀里拿出饷册。

 为了杜绝吃空饷问题,崇祯三年八月,皇帝要求要求边镇饷司实行“月报”。并建立驳查制度,派专员核实月报数额,由此可以随时掌握各边司变动情况。

 方岳贡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扫了一眼,“蓟辽总督王永吉所部六千零一十四人,之前拖欠的饷银,外加皇上发的五两守城银,共计是十三万八千三佰二十二两,对吧?”

 王永吉愣了,怔怔的看向方岳贡,没反应过来他说的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哦不对,来的路上战死四百多人,具体是多少人?”

 “四百零九人。”王永吉下意识的说道。

 方岳贡继续问说:“陛下规定,凡战死者每人发五十两抚恤银,官职每高一级,多发二两。四百零九人的抚恤银是两万零四百五十两,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让兵部派人将抚恤银送到战死者家属手中。但这些人都是辽民,家属不在京师,他们的抚恤银便由王总督带领吧。”

 “总共是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二两银子,请王总督和所部人马去往朝阳门旁的练兵场,户部这就会同兵部发银子。”

 王永吉已经是懵逼树下懵逼果了。

 他万万没想到,朝廷不但将缺的饷银发了,而且还给每人发五两守城银。

 甚至...抚恤银从三十两的标准提升到五十两。

 这还是那个没钱的朝廷吗?

 领钱的过程很快,这些经过王永吉确认后,直接从户部和兵部发到士兵的手中。

 虽然少部分将领有些不满,但大部分关宁军对这个政策都非常满意。

 领完钱后。

 王永吉开始重新审视皇帝,审视朝廷,审视他自己。

 从入城到现在,他发现皇帝变了,朝廷变了,百官也变了。

 皇帝不再优柔寡断,朝廷没了之前的迂腐之气,百官也更加务实。

 守城的军民虽然看着很弱,但他们眼中露出来的杀气比他麾下的关宁军还要强!

 这大明,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