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家呆子(第2页)

 至于纯粹的商业……

 钟年暂时没有玩那个东西的想法,主要他也玩不转,他可没有想要打造一个商业帝国,他只是希望这片土地上做主的一直是汉人。

 最多加上在后世留些好名声吧。

 从葡萄大棚回来之后,钟年去了一趟按摩馆,慰问了一下那些技师们,随后吃了一顿便饭。

 下午,钟年的安排是:先和范文宇一块去西三街选址,然后去江宁学院看看孩子们,顺便和那些老师商讨一下有关大学也就是高等学校的事情,最后回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判的案子,然后打卡下班吃饭。

 应该说他还是非常忙碌的。

 朱棣给了他这么大的信任,他总要做出些成绩来,另一边,朱高炽以他为大明朝的圣人,把江宁县县衙比作圣人道场,那他总不能让那个大胖胖失望。

 另一边,对于私设赌坊的几家青楼、酒楼和戏院,工作人员都被钟年遣还为民,但是场地是空出来了。

 然而乌衣巷那种地方肯定没办法建造学校和农贸市场,那么用来干啥就成了个问题。

 肯定是不能荒废了。

 ……

 酉时三刻(17:45),四方酒馆后院。

 “咚咚咚。”

 “来了来了,谁啊?”

 张通刚一打开门,便看到县令钟年提着一个木盒子站在门口。

 “县尊大人!您快请进。”

 张通脸上写满了欣喜。

 也难怪,钟年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再生父母”了。

 钟年进屋的时候,张通一家正在吃饭呢,桌子上摆着一荤两素一汤,虽然比不上钟年,但是在这个年代也算是豪华了。

 桌边坐着张通的两个儿子,他的媳妇正在盛饭,看上去很是温馨。

 其实钟年的目标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让这个画面出现在每一户百姓的家中。

 仅此而已。

 张通媳妇热情地招呼钟年吃饭,钟年也不见外,将手中的木盒子随手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便坐了下来。

 张通媳妇也没有要接过去的打算,只是回厨房多拿了一副碗筷。

 张通也只当没有看见,坐下和钟年攀谈起来。

 最终还是张通年仅六岁的小儿子张小虎问出了那个问题,“钟叔叔,那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钟年摸了摸小虎的脑袋,笑道,“你们这一家呆子,反倒是小虎最聪明。”

 张通挠了挠头,红着脸没说话,其实他也很好奇,只是钟年帮助他家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只要钟年不提起来,他是不好意思开口的,他媳妇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钟年拿过盒子,放到饭桌上,掀开了盖子,露出了里面的一个个小方格,方格里面是一块块白色的东西。

 小虎好奇地道,“钟叔叔,这是什么呀?”

 钟年对于叔叔这个称呼已经免疫了。

 “那个,嫂子,你去帮我拿个盘子来行不?”

 “好嘞。”

 张通媳妇应了一声,随后起身去厨房拿了一个盘子给钟年,随后钟年将盘子放在面前,将木盒倒过来轻轻磕了一下。

 然而……没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