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家呆子

调侃完范文宇,钟年回到后院和丫丫说了一声之后,就带着几个衙役,直奔南郊他的秘密基地去了。

 “老魏,我大概知道为什么土豆总是长不大了。”

 钟年刚找到老魏,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这些天的“发现”。

 所谓发现,也就是某一天早上打卡之后,系统给了一本土豆种植手册……

 老魏顿时满脸期待地看着钟年。

 钟年侃侃而谈道,“首先,土豆应该要半个月一浇水,之前我跟你说一个月一浇是错误滴。

 当然,现在已经到四月份了,开始下雨了,就不需要浇水了,我主要跟你说的是另两个问题。”

 “第一个,土豆需肥量很大,因为它生长周期短,不同于红薯,那玩意你种上之后不去管,秋天自己就成熟了,土豆的话必须要大量的施肥,保证土壤当中的营养供应。”

 “另外一个,土豆种植是需要起垄的!这个怪我,之前没跟你说清楚,因为这个土豆这一类额……长在底下的作物,不能被太阳直接晒到,所以说需要将垄加高,地面上只留出来种株就可以,现在土豆还没长出来,没被晒绿,现在起垄也来得及,就是可能会麻烦点。”

 原本钟年也不知道这些,虽然他前世的家中都有种这些东西,但是他也只知道啥时候种,啥时候熟,怎么做好吃……这也是看了书才明白的……

 然而,老魏不愧是老农民了,一眼就发现了华点。

 “大人,那那个红薯也是长在地下的,不需要起垄嘛?”

 钟年挠了挠后脑勺,“啊这……应该是需要的!”

 钟年虽然不懂,但是他不傻,土豆和红薯的性质大差不差,也就是生长周期有区别,那不可能土豆需要起垄,红薯不用,同样是为了避免太阳直晒,应该……没问题!

 实际上,确实没问题,只是钟年不知道,红薯起垄要比土豆起的还要高很多,当然,这玩意稍微矮一点不会影响太多。

 因为吧,亩产一千斤和亩产一千二、一千五其实……区别是很大的,但是对于亩产大明亩产三百斤的小麦来说,那就无所谓了……

 反正降维打击。

 随后钟年又帮着翻了两趟垄,然后跟着老魏去看了看水稻田。

 水稻还是那样,活着,但是长不高。

 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其他三样能够成功,钟年也很满足了。

 只是希望系统早点把水稻种植手册给刷出来……

 虽然钟年没有特别喜欢吃米饭,但是如果能够将老先生的杂交水稻推广开来,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如果他成功了,或许将来就不会有那些感天动地的故事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土豆红薯玉米也差不多足够了,说到底只是粮食作物。

 粮食只是钟年开展商业的基石,虽然很重要,但是标准并不高,能够保证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就可以了。

 说白了就是保证下限。

 决定上限的,还得是经济作物和手工业。

 由这两者来带动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