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应吗 作品

第180章 枪挑真定府(四)(第2页)

 不同于之前与杨儒等人相处时的没有章法得过且过,甚至单纯的嘴上发狠?他这次是预感到了危险时的应激反应。谢国表必须死,不过究竟该何时弄死谢国表,还没等他想好,就已经到了廉台堡。

 郑直第一时间就在迎接人的人里瞅见了齐彦名,心中就有谱了。果然朱千户很快送来了详细的内幕,昨日方昌被人发现死在了城北的一间破院子里。至于郑佰,从那处院子出来后,连家都没回就出城坐船南下了。

 他不由冷笑,看来郑佰比他想的要精明些。他确实没有打算要郑佰的命,只要别再添乱就好。齐彦名在那处院子里留下了郑佰无数的痕迹,对方若是再不跑,就等着吃牢饭吧。

 得知郑佰是始作俑者,郑直的第一反应就是宰了这厮。他不是气对方引外贼来抢马料棚子,而是气对方挑的日子。早不抢,晚不抢,自个一双儿女出生当夜来抢,这不是要两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受人白眼?

 因此郑直才不管不顾的一定要把幕后之人揪出来。待冷静下来之后,他又改了主意,只让齐彦名和生面孔庞文宣带着李家兄弟过去故布疑阵,弄死了方昌,然后嫁祸给郑佰。没办法,先不讲若是郑宽的侄子死于非命,会带来府县何等的重视,只想到祖母会为此而伤心,郑直就不能这么做。

 “真的不是你?”尉氏审视郑直,哪怕没有证据。可一得到三房出事的消息,她就想到了郑直,尽管对方明明刚从北边日夜兼程而回。

 “孙儿确实没有。”郑直无可奈何的回答“俺追查马贼,一直到了顺天府,总算有了结果。害怕祖母担心,就日夜兼程回来了。跟着俺出去的那些人都还在路上呢。”

 为了不暴露隆庆当,刑老虎和刘六还带着其他人继续兜圈子,估计要回来也得七八日之后。

 “你不在这一旬,堡内无恙,只是滹沱河旧渡口那边因为修建码头闹出来不少事。”尉氏直接道“我想听听你的打算。”

 “孙儿打算‘若要取之必先予之’。”郑直也不隐瞒“从码头到廉台堡一共八里地,之前孙儿打算征地,然后借着修建码头的机会修筑一座回水堤。以免再遇到前几年那样的大水,让全家的心血付之东流。奈何周围乡民应者寥寥,恰好那位薛汉薛东主打算哄骗孙儿转让一些产业,于是孙儿就顺水推舟。”

 “这么讲你已经想好了如何再将码头拿回来?”尉氏颇感兴趣的问。

 “有了。”郑直恭敬的回答“俺的腿伤已经好了,待过几日就要去府城。朱指挥次子朱卿的泰山是太仆寺分寺霍少卿,专门掌管课马;抽分厂的廖中官也和俺有些交情。如此一来,待码头建成之日,也就是他们都吐出来的时候。”

 “我听人讲,那位李娘子走了?”尉氏不置可否。

 “是。”郑直尴尬道“李朝奉已经送杨监生的尸骨到了井陉。途经俺家原本打算住几日,不巧孙儿不在。”诸事都没有安排好,李遇阳当然走不了,可是他住郑宅外,李娘子住郑宅内,传出去也不好听。因此,郑直早就让朱千户提前在府城买了一套院子,给了李娘子。有李遇阳珠玉在前,他的举动也不怕对方多想。

 “去多久?”尉氏点点头。

 “讲不准,俺去过府城就打算去井陉处理一些事情,估计得一两个月左右。”郑直盘算了一下。他去井陉并不是为了杨赞的窑厂而是为了煤矿,还想去平山县,那里据人讲有铁矿。郑直有钟毅提供的火药配方,又从姜佐那里接过了炮仗铺子,如今已经按照那方子做出了一些样品,需要找个合适的地方试一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讲,这月二十九,你这个叔叔是必须回来给两个孩子张罗满月的。洗三的时候只是我们女人聚了聚,着实委屈了十娘子。”尉氏提醒一句。

 “其实孙儿有个想法。”郑直恭敬的回答“家里的院子该重新归置一番了。将作大匠这次请的都是京里专门为贵戚治宅的行家。如今已经夏末,暑毒也弱了,最是适宜。至于规划的图纸,已经送到孙儿这了。若是祖母有意,俺让人取来,瞅瞅哪里需要完善。”

 “你怕是早就盘算好了吧?”尉氏早就听人讲最近堡外修建的屋舍,是用来免费与堡内军户的宅院进行置换的。当时就有了猜测,只是一直没有问过郑直。

 “俺在汾阳和安阳见了亲王府,郡王府,各种将军府。”郑直没有否认“当时就想着,祖母住的不能差了。”他的孝心固然是一方面,可另一方面,随着八家当铺逐渐按照筹划展开,如何储存海量的金银也成了重中之重。

 郑直实在想不出,还有比把银子存在自个家地下更安全的地方。所以这次修缮,城内要整个挖空。不过近两年地震不止,他也很迟疑,害怕一个不慎,直接坑了所有人。可目下箭已在弦不得不发,他只能强行动工,大不了挖一半。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搬回府城?”尉氏有些无奈,虽然她也想多走走,可是这才回来一个多月,况且许锦那里也要考虑。

 “孙儿保证年底前……”他突然记起去年的豪言壮志,硬生生的改口“大体完工,明年入夏前,就能入住。”

 “十嫂还在坐月子。”尉氏斟酌片刻“下个月吧。”

 郑直大喜,赶忙答应。七八九十十一,五个月,再算上明年春天两个多月,七个多月时间并不富裕。不过人多力量大,他不惜工本,大不了东门号外,再请些工匠一起用功。当然,这需要等东门号的工匠将地库回填之后。

 “记住。”尉氏看郑直始终在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最后还是讲了一番道理“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在维护乡党,哪怕你能够一脚将他踩死,也要表现得极力避免这种事发生。阴谋诡计不过是小聪明,历来阳谋才是无解的。我记得你的本经是《春秋》,回去多瞅瞅,瞅瞅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最后如何收场。”

 郑直心中一凛,赶忙称是,却依旧装傻。为了郑家,他可以得过且过;为了两个孩子,他也可以锱铢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