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竹万杆斜 作品

第115章 徒步进京赶考的李邦华(第2页)

 幸亏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不然说什么父子俩也要再步行回江西老家。

 这里不说别的,就说说这李邦华一个文臣的身体好不好,体力精力充沛,才是为官造福国家的基础。

 崇祯挺怕那种病殃殃的大臣,担心给他加担子的时候,旧时空他还活得好好的,现在被自己用死了,他不是要哭死。

 军机处行走,包括军机大臣,候补大臣都是无品无级,只是作为崇祯的顾问存在。

 对于崇祯成立的军机处,包括之前的一系列新政措施。

 内阁和清流们表示不置可否,什么好政策不是要下面有执行力才行,靠着现在的官僚队伍,什么好经都能给念歪了。

 所以他们不急,崇祯颁布的新政措施越多,越证明这个新皇帝急功近利。

 吏治不先整好,干什么都白搭。

 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治,这点道理都不懂,那就干得越多,错得越多。

 其实他们的想法也不错,只是他们不知道崇祯是个区别于以往定义的皇帝。

 崇祯不会学习历史上那些圣君仁君的治世方法。

 他要走的是一条从未走过的帝王之路,他要抛弃这些墨守成规,自私自利的人,走自己的路,把别人的路通通堵死。

 目前的东林党,其实对于少年天子的逾矩,频出新招,实在也是有心无力。

 如今这些部门的头头脑脑都是帝党,年轻的清流官员,东林党人都是下级官员,想蹦跶也蹦跶不起来。

 再加上还有两个他们的人,倪元璐进了军机处当军机行走,同情东林党的李邦华也进了军机处当候补军机大臣。

 新出来的军机处,应该就是处理紧急军务的临时机构。

 皇帝想咋滴就咋滴吧,反正走不了大差错。

 东林党中,自从上次瞿式耜被皇帝撵到广州当巡按御史后。

 很多同仁都意识到钱谦益的外强中干,政治上的妥协无能。

 钱谦益不是一个好的党魁,他们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他们还是要等昔日的大学士韩旷入阁,才好争取外廷的主导权。

 这是东林党核心成员的想法,与崇祯有影响吗?

 真没什么影响。

 崇祯帝又不是缺了他们不行,韩旷进内阁也无所谓,李标这个东林党不是已经在内阁了吗?

 在崇祯看来,东林党相比旧时空的政党来说,根本就不能用党派来形容,顶多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随时都可能内讧解体。

 这样的东林党,崇祯在战略上充满了蔑视。他不愿大动干戈,只是不想起党争罢了。

 至于正德皇帝,还有他爹,他哥是不是真死于文官集团的阴谋诡计。

 在崇祯看来,他的大娃加三娃的身体应该能很好地防备这一切,自己只要小心注意一点就行。

 现在军机处的草台班子都搭好了,就剩一个挂牌子了。

 崇祯现在要忙这个了。

 这牌子必须崇祯亲写,方好纂刻成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