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榜单未开,何来的进士?


                 第一百六十八章:榜单未开,何来的进士?

  宫门终于完全打开,于宫门之中,整齐划一的步伐之下,一队禁军披甲而至,这些人神色冷漠,眼神锋锐。

  隐匿在盔甲之下的,是一条条狰狞的刀疤。

  而这时候,承天门之中也走出来一位身着官浅绿色官袍的中年人。

  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十二月设立登闻鼓以外,还日令御史一人监之。【出自明通鉴】

  此人便是监察登闻御史,胡烨。

  一场夏季的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大雨洗礼之后的承天门有一股灰尘的气味飘荡在空气之中。

  胡烨自承天门而出,此时的他也深呼吸一口气,监察登闻鼓六年,这是老胡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何人叩阙?”

  胡烨开口问道。

  倒在地上下半身已经近乎没有知觉的吴伯宗双手撑着自己的上半身立了起来,郭翀也从一旁的登闻鼓前爬到吴伯宗的身边。

  可怜吴伯宗本是一位温雅公子,模样不差,可如今确实凄惨如此。

  “晚生……,吴伯宗!大明抚州人……,叩阙状告科举不公!!”

  惊呆了,这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状告科举不公?

  这可是大明朝第三次科举,就有人来状告科举不公,这简直是在打万岁爷的脸啊。

  胡烨也是心头猛的一抽,呆立原地。

  身旁的邓铭目光冷冷的看了一眼胡烨,一脚蹬在了胡烨的小腿上,那吓得面容呆滞,额头冒汗的胡烨一下子惊醒。

  胡烨这么一醒,顿时意识到出自这青年之口的话有多么的忤逆!

  这事兜不住。

  众目睽睽之下,青天白日之中,他既然说出来了,那就得硬着头皮去办!

  胡烨冷汗淋漓,下意识的去晃了一眼站在外五龙桥边上的那些大臣,只觉自己双眼冒汗,看也看不清楚。

  胡烨声音沙哑的喊道:“可有实据?”

  吴伯宗吐了口胸口的淤血,撑着双手无力的摇了摇头:“无实据!但晚生所言……,句句属实!晚生自入京赶考以来,听闻最多的便是多江浙士子以天价押题的事情。”

  “若是朝廷取仕,是以谁的……谁的润笔费交的多,谁的谢师礼贵重!那晚生愿今生今世不踏进京城半步!”

  “但,晚生坚信,当朝陛下乃是圣明之君,定然会给我们这些无故遭难的士子,一个答复!”

  “请朝廷为诸多北方士子,主持一个公道!!”

  胡烨的身子颤抖的愈发厉害了。

  他五指抓着宽袖,匆忙的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

  随后道:“陛下稍后便到,尔等在此等候吧。”

  说完,胡烨侧向一旁,不敢多言半句。

  另一边,承天门之中,朱元璋的銮驾也浩浩荡荡的走了出来。

  仪仗司都是时刻等待,必须做到皇帝要出行的一刻钟之内,做到礼仪齐全,分毫不差。

  门洞内,一百二十八个身着宫服的宫人整整齐齐的走了出来,由十六位銮仪使抬着的銮驾金碧辉煌,霸气十足,出承天门门洞的那一刻,便好似闪烁着金光一般。

  “定!”

  王景弘于门洞外提手,銮驾缓缓停止,落在承天门外的一块雕刻着玄武图的石板之上。

  巍峨的城门之下,朱元璋头戴旒冕,身着紫黑色盘龙衮服自御辇之上缓缓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