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榜单未开,何来的进士?(第2页)

  朱元璋面色冷漠,看着不远处上半身撑着,下半身瘫在地上的两人,问道:“叩阙所谓何事?”

  一旁的胡烨将两人刚刚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这时候,吴伯宗和郭翀已经吓得有些面色发白,浑身发软了,朱元璋见两人已经仿佛丢了魂一般,看着王景弘道:“让人将他们二人扶起!”

  王景弘点头,吩咐禁军上前将两位学子给搀扶了起来。

  两人被带到距离御辇不足十步的地方,这一次,两人是真切的看清了皇帝爷的面目,只觉那一张板正,刚毅的脸上,仿佛有着无尽的威压一样,光是注视一眼,便让人浑身颤抖。

  “尔等状告科举不公?”朱元璋问道。

  郭翀浑身一个激灵,回过神来,随即双手高抬,呼道:“求陛下给诸位江西学子一个公道!”

  “他们闹事皆因郭某和江浙学子不合,仗义出手。”

  朱元璋站在两人面前,一只手负在身后,凝眉道:“你就是前日开榜时,闹事的学子?”

  “这么说,你们是觉得朕的处置有问题?你们闹了事,我还要给你们加官进爵?”

  “嗯?”

  郭翀一个激灵,身子骨没定住,差点摔倒在地。

  吴伯宗神色虚弱的看着皇帝:“陛下,晚生不求举人之位,也不求能高中,晚生是为朝廷取仕偏袒某些人而愤怒!”

  “今科科举,录取北人人数不足两成,且多居于末尾,而江浙士子却是高占榜首。”

  朱元璋的眸子开始变得严厉起来。

  郭翀也急忙道:“陛下,学生因与浙东士子在诗词上有些矛盾,故而在开榜那日,被人寻了麻烦。”

  “而学生也是因为心有不甘!”

  “进京以来,诸多南方士子之间押题密切,多以钱财送礼。单是学生所知,翰林讲学,礼部主事何文玉大人的府上,每日就有十余人登门拜访!”

  “而诸多北方学子苦于没有门路,也只能是埋头苦读。”

  “且那一日在开榜之前,甚至有学子自称进士老爷!陛下,榜单未开,新科士子,何来的进士啊!?”

  这一刻,站在五龙桥外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一抹寒气。

  他们看着距离近百步的那位壮年男子,神色之中满是忌惮。

  在官员之中,有人神色不安。

  有人高高挂起。

  也有人凝眉不展,似乎在迟疑着什么。

  承天门外,朱元璋的声音缓缓响起:“还有吗?”

  吴伯宗撑着身子,苦笑道:“陛下,京中这段时日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千两润笔费,百贯谢师礼!这些话,不光学生们知道,诸位上官,也知道。”

  说着,眼神瞟了一眼胡烨。

  那守承天门登闻鼓守了五年的御史胡烨,直接吓得整个人都瘫软了。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因为他还收了自己宗族之中一个后生的三百贯谢师礼!让自己给他押题。

  好在……自己没押中。

  吴伯宗见威力还不怎么足够,深吸一口气,道:“陛下,科举取士向来以公平公正而备受推崇!若是按照诸位大人如此只认同乡,钱财,那我大明,岂不是成了偏居一隅的南明?”

  朱元璋目光冰冷,他微微一抽嘴角,随即缓缓道:“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