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第312章 魁首(二合一)


 第312章魁首(二合一)

 许敬宗的声音如若洪钟,一字一句,激昂炽烈。

 而在他身旁的许圉师却是冷汗淋漓,心中叫苦不迭,这等晦气的事情,怎让自己遇上了?

 宰相负责处理天下事务,工作之繁重并不亚于皇帝,自然不能整日围着皇帝转。但皇帝有政务上的问题需要宰相为之解惑,所以衍生了宰相轮换制。

 其他宰相正常公干,选出两位宰相随时辅佐皇帝,为天子解惑。

 今日就轮到许敬宗、许圉师值守议政厅。

 原本只以为轻松惬意的过好这一日,毕竟最近朝廷连番大动作,伤了不少元气,现在君臣上下都默认以民生发展为主。

 国中无大事,日子自然清闲。

 哪里想到就在晌午之后,李治突然收到了,侍御史谢春雷的一封密奏,直指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

 许圉师或许不是什么千古名相,能力中庸,但朝廷上的大局大势还是能够看清楚的。

 长孙无忌早非昔年那个关陇勋贵的领袖,称一句待宰的羔羊毫不为过。

 就现在的长孙无忌造反?

 这跟带着全族人找死有什么区别?

 许圉师早知道长孙无忌会有被处理的一天,但怎么也想不到竟给套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李治哭卿卿的,将渴求的目光望向了许圉师,哽咽道:“许卿觉得如何?”

 许圉师只恨不得自己立刻晕厥过去来逃避这一问,面对哭得悲痛欲绝的君上,他最终还是违心的说道:“臣赞同许相公的提议,长孙无忌乃我朝仅余唯二之元勋,他真有反意,后果不堪设想。”

 李治显然对这态度不甚满意,不过在这关键时候,他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只要许圉师点头同意便好。

 “如此……即是如此!”

 李治犹豫再三,最终泣声道:“为了江山社稷,真有骂名,便由朕一人背负吧。”

 他说着鼓足了勇气,道:“便由许爱卿与辛爱卿负责此事吧。切记了,一定要调查清楚,断不可让阿舅蒙冤。”

 “都下去吧,朕心里不舒服,都别来打扰朕。”

 李治一副我很受伤的表情,屏退了下人。

 在所有人都撤出殿后,李治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人却跟没事人一样,翻看起了今日份的奏章。

 得到陈青兕求见的消息,李治也不擦拭眼中泪水,眉头却微不可察的皱起,他现在有些怕陈青兕,并不是对他不满,而是他每次来都是大事。

 这些几年,因为陈青兕,他们扭转了战略上的漏洞,可裤裆也给掏干净了。

 现在他是真想安分一点……

 “请他入殿。”

 李治更清楚,自己不能不见。

 陈青兕一个脚迈入大殿,便见上头的李治一副我很受伤的模样,暗叫一声:“不好!”

 “仁儒”的李治,只要一哭,那流得九成九是鳄鱼的眼泪。

 他知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却也瞬间变脸,忙上前两步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李治愁然道:“家丑不便多言,爱卿来寻朕可有要事?”

 陈青兕一听家丑,心中有数。李治不想说,他也不便问,只是将自己的猜测向李治细说:“臣想探查吐蕃战后的人员变动。如果真如臣的猜想,那么吐蕃内部很可能出现隔阂,加以利用,进而分化,可不战而胜。”

 李治来了精神,这可是好事。

 对于吐蕃最头疼的地方就是他们有高原庇佑。

 全力去攻,即便胜了,也是惨胜,且没有什么好处,但你不防着他,又容易为他所趁。

 尽管在陈青兕的安排下,吐谷浑承担了唐军的军饷,还在青海湖畔选择了一处适合耕种的地方,让唐军能够施行军屯,免去了部分财政压力。

 但吐蕃有十数万,他们还是需要在凉陇地界安排军队的。

 青海湖的唐军主要任务还是以防守为主,避免如上次一样,唐军的援兵没到,吐蕃就占领了八成吐谷浑的疆域,唐军只能被动的在吐蕃预定的战场作战。

 如果吐蕃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他们正好可以乘机解决海东的事情。然后将战略东移,吐蕃将不再是问题。

 李治在陈青兕的熏陶下,战略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想明白了关键。

 “好,朕这就安排人去查探吐蕃内部的情况。”

 至于陈青兕的推断是否合理牵强,李治现在完全不考虑,也不质疑。

 陈青兕在推论预判上的能力太强,强到已经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而且至今没有错过。

 哪怕这一次错了,也没关系。

 陈青兕的推论是值得尝试的。

 陈青兕补充道:“可以让礼部延长一些谈判的时间,拖延使团返回吐蕃的时间。对方真想将赤玛洛留下,不会选择在长安动手。”

 他说着一笑:“他们早年趁着我们不在意,暗中培养了不少探查

情报的密探。他们在长安的一举一动,都在武候、不良人的眼皮子底下。臣真不信,他们有那本事在武侯、不良人的眼皮子底下杀人嫁祸。在回程的路上,嫁祸给我们,或者吐谷浑,最是妥帖。”

 李治颔首道:“一切依照爱卿之言。”

 陈青兕知道李治维持脸上这股哀伤的态度不易,作为一个贴心的臣子,他识趣的选择了靠退。

 陈青兕回到了兵部,看了一眼天空,现在是夏末时节,灼热的太阳照射着大地,可他却感受不到这股热浪,反而有着丝丝的寒意。

 随着许敬宗的行动,在这烈日之下,仿佛丢了一个惊雷。

 大理寺的人直接闯入了长孙无忌的赵国公府,将长孙无忌这位三朝元老下了大狱。

 朝野巨震。

 以长孙无忌的功绩,固然不会在大理寺狱中受苦,但就以他的功绩而论,下大狱,本就是莫大的侮辱。

 陈青兕在兵部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只是暗暗叹了口气,不再多言,返回了陈家宅邸。

 陈青兕并没有急着去后院见自己的宝贝儿子,他知道源直心很快就会来的。

 发生了这种大事,清流党的内部,肯定要互通有无,来确保自己能够躲避此灾,当然长孙无忌这一倒,跟他一起陪葬的不在少数。到时候会有一定空缺留下,怎么着也得捞一些好处,提振一下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