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焦虑

当年在东城收下三十五个女徒弟时,顾瑾曾留下三十个名额,做不时之需。

 后去临江城,她收下孙亮一家六口,便只剩下二十四人。

 她之前想将殷家收入队伍,前两天还去找他们,却发现已人去楼空,问过周围邻居,说是早已离京,不知去向。

 至于留给江川名额,他已不在,这个空缺便由参将刘晋怀顶上。

 如此算来,她最多只能收云家二十四人。

 其他的也无能为力。

 云长观闻言,眉头紧锁。

 云祯也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

 两艘船,就算一艘船只能承载一百五人,也有三百个名额,她给出二十四人的数……

 云祯想到这点,只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顾瑾的文书没丢!

 这几年,她一直在演戏!

 他想问,话到嘴边却又吞了回去。

 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说出来就怕有心人听见。

 云祯激动地说:“顾姑娘大义,云某感激不尽,那明日,我便将人送来。”

 顾瑾却推脱了:“不急,有些事我还没有处理,等处理好,我便通知你。”

 己酉年,己巳日,丙午日。

 是景十一年四月初四。

 现在是景十一年三月初九。

 文书上,他们一家需要提前十五天去宋府。

 所以,他们在玄武街还需要住十天。

 这十天,很关键,万不能让旁人察觉出一丝异样。

 特别是晟家。

 不过,她在茅厕埋下的假文书,将时间提前了五天。

 五天后,晟修之便会带着他这几年囤积的物资前往朱雀街。

 届时,只要晟家离开,如果局势不会出现变化,那她便可以将云家人接过来。

 云祯知道此事非同寻常,在听到顾瑾的话后连连应是。

 不过,对方只能接收二十四人,那自家便还三人不能登船……

 云祯想到这,又开始发愁。

 云长观却已有了对策。

 两人从玄武街离开回到府中,他便将族人都聚集起来。

 之前因为名额之事,族中已有不少人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成全其他人。

 对此,云长观感动之余又觉得不妥。

 他敬重舍生取义之人,但这对他们不公平,对活着的人也不公平。

 云家的人,都是良善之辈,他们背负着亲人的死亡,往后余生只怕都会觉得愧疚。

 抓阄。

 以抓阄定生死。

 那便是由天定生死。

 只有这样,才对所有人都很公平。

 不提云家人的取舍,随着越来越接近天灾来临的时间,京城的气氛开始变得不安,那些不知内情的平民百姓都察觉出异样。

 不过,很快官府就出面带节奏。

 去年九月东城叛乱,还未等皇帝出兵剿灭,那伙反贼就被裴邑吞并势力。

 他花费两月聚集兵力与物资,于去年十一月初八正式出兵京城。

 十一月初九,裴邑夜袭想要夺取京城,但皇帝晏殊早就有所准备,他亲自领兵挂帅,击退敌方。

 双方交战,死伤无数。

 听说护城河的水都染成鲜红色。

 到景十一年二月,裴邑不再攻城,而是开始围城。

 从明面上看,是想困死皇帝晏殊,但实际上,顾瑾以为,他想困死的是京城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