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焦虑(第2页)

 当然,他的存在,也相当于是一只老虎,让京城的老百姓不敢暴动。

 官府发文,说京城混进不少反贼,他们唯恐天下不乱,到处在散播谣言,如若听信传言,以讹传讹,引发内乱,便会导致京城防守不利让反贼打进来……

 如此云云。

 果然,在朝廷的告诫下,本来有些苗头的骚乱趋于平静。

 但顾瑾的心开始焦虑。

 李大海和李忠义他们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顾瑾焦虑的是眼看就要进入避难所,晟家人会不会按照自己与丁荣贵的推断,被皇帝杀死。

 而李大海他们焦虑的是,叛军攻城已有三个多月,但皇帝晏殊一直没有将他们打退,如今还被反贼围城,进退两难,他们如今想要离开京城,都离不开了。

 “眼看天灾来临只有二十天,叛军却一直守着城门,这下可该怎么办?”李仁勇愁得直揪头发。

 李忠义没有搭腔,他时不时瞄向自家外甥女,欲言又止。

 早在去年樊家离京,他和爹爹就问过瑾儿,要不要出海。

 当时瑾儿回答说时机还早。

 可没过多久,东城就乱了。

 再然后,叛军裴邑带兵拿下东城,剑指京城。

 按瑾儿谨慎的性子,她应该不会让这种进退两难的事情发生的。

 李忠义的犹豫,顾瑾看在眼里。

 再过一晚。

 只要再过一晚,晟家就要进入宋府。

 自己拿到两艘船舶后,虽然大张旗鼓训练水手,但却迟迟没有离京,按晟修之慎重的性子,肯定起了疑心。

 最后关头,必须守住。

 她清清嗓子,做出自责的模样:“小舅舅,去年你提议出海时,是我拒绝的,我当时本想趁着还有时间,多囤积些物资,想不到反贼裴邑会攻打京城,都怪我太贪心,要不然,也不会被困在这里,出去不得。”

 李忠义连忙安慰:“没有人会猜到明天会发生什么,瑾儿无需自责,再说了,如果没有你筹谋,我们哪能在京城过上五年安稳的日子。”

 李桃花没好气捏了下自家大闺女的手臂:“就是,这种话,瑾儿以后可不要再说,老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既然老天爷让我们留在京城等死,那就死罢,一家人齐齐整整奔赴黄泉,到了阴间还是一家人。”

 这时,顾安抱住顾瑾的手臂,小声嘀咕:“娘,不准揪姐姐,姐姐会疼。”

 李桃花本来心情很沉重,小闺女的话让她忍俊不禁:“姐姐不疼,娘亲手指头疼。

 大闺女自幼练武,手臂的肌肉硬得像石头,根本捏不动。

 顾安眨眨眼:“那也不准捏姐姐,姐姐现在是洞虚派宗主,要注意维护姐姐的形象。”

 小闺女说得振振有词,李桃花只能投降:“好好好,不捏不捏。”

 顾瑾拉着顾安的手,亲了亲她的手背。

 安安是景四年出生的,今年景十一年,已经快七岁。

 在她一岁多前,家人辗转多地,颠沛流离,一岁多后才落户京城,总算让她过上几年安稳日子。

 待四月初四来临,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过上这种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