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父与子

    “周王殿下,皇爷说了,他手上还有别的事。您要见皇爷,还得在殿外候着。”
 


    朱橚急了,抬脚就要往里闯,嘴里还嚷嚷着,“让我进去,我有话与老爷子说。大哥那儿,不让我进倒也罢了。为何这永安宫,也不让我进。”
 


    大狗冷着脸,伸手拦住朱橚,“周王殿下,没皇爷的旨意,今儿谁也别想进去。”
 


    “您是皇子,臣拦不得您。可您也得摸着心头好好的掂量掂量,在大明朝,皇爷没说准的事,谁敢去做。您若是执意要进,臣便让让您进了。皇爷怪罪下来,也怪不到臣的头上。”
 


    “臣这是为您好,周王殿下,您好好想一想。今日这永安宫,您是进还是不进。”
 


    话说到了这儿,朱橚不敢再往里闯了。自家老爷子的性格,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真的给惹恼了,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见朱橚安静下来,大狗便也退到一边,静静的站着。
 


    永安宫内,传出几声脆铃。
 


    大狗开门,朝里面探了一眼。不知是冲着何处,言语一声,“臣知道了。”
 


    这时,朱橚也拍拍屁股站起来。透过门缝,他能看到自家老爷子,背对着自己,坐在椅子上。熟悉又落寞的背影,让朱橚不由得心头一紧。
 


    “周王殿下,您可以进去了。”
 


    朱橚整理衣冠,刚迈进永安宫,身后的门就被大狗给带上。
 


    随着地上尘土的飞扬,朱橚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尤其是瞬间转暗的屋内,还有朱元璋那忽清忽浊的喘气声。
 


    “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依然是背对着,嘶哑的声音传来,“自个儿拖一把椅子坐下吧。”
 


    椅腿在地面上滑动,尖锐且刺耳。
 


    声音戛然而止时,朱元璋也转过身来。他看着自己这个儿子,曾经极富书生气。自己的几个儿子之中,这一个也是最好读书的。
 


    当年,宋濂上课时,除去朱标,夸的最多的就是朱橚。
 


    想到这儿,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柔和许多。对于那些,把自己儿子引入歧途的,也变得更加憎恶。
 


    “去过你娘那边没。”
 


    朱橚一愣,不敢去看朱元璋眼睛,压低脑袋摇摇头,“不曾去,孩儿进宫就到父皇您这边来了。”
 


    “待会儿,去你娘那边看看。”
 


    似是一对父子的家常,可朱元璋却从暗格里,摸出那一枚致命的铜钱。
 


    铜钱就这么丢在了朱橚的面前,在地面上滚动转圈。直到,落进了地面的一处凹槽里。
 


    “这玩意儿,见过吧。”
 


    这枚刻有“龙凤通宝”的铜钱,俨然成了朱橚的噩梦。
 


    这些日子,朱橚睁眼闭眼,全都是这枚铜钱。而此刻在这里见着,朱橚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儿臣见过。”朱橚低着头,小声回答着。
 


    朱元璋沉重的呼吸,在寂静的永安宫里,显得尤为明显。
 


    父亲看着儿子,儿子低着脑袋。
 


    太阳光,洒在两个人身上。
 


    朱元璋推开面前的杂物,忽然的笑了笑,“头抬起来吧,没啥子大不了的。你可是咱儿子,咱可舍不得罚你。咱要罚,也是罚蛊惑你的那些人。”
 


    想到今天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常升直接摆手,“不见。告诉他,请回吧,今日常家概不见客。”
 


    报一声,就说有大事。开国公若是问,谁的大事,你就告诉他。吴王的大事。”
 


    ,瞧见李景隆,咧嘴笑道,“老李,你瞧瞧这事儿闹的,早知道是你,我早就出来迎你了。”
 


    李景隆冷笑,拍拍屁股,再站起来,“开国公,这回我能不能进了。”
 


    李景隆拍一下脑袋,“哎呀,瞧我这记性,差点给忘了。要不是说,开国公您学过算学呢,记
 


    “老常,把我从杭州带回的那包茶叶取来。我看老李爱喝,给他备上些,带回去给曹国公也尝尝。”
 


    自采下来的。只能说,天下独此一份。”常升接过管家递过来的茶叶,放在桌上。
 


    丫头,你家地被收了,就开始念叨我家地了。那虽然种不得多少庄稼,却也不会随便的送人。常
 


    常升一愣,“三爷若要,整个常家都是三爷的,更别说这几块小小的山林农田了。”
 


    常升笑着拍拍胸脯,“那是,三爷和常家,可非同一般。常家上上下下,都唯三爷马首是瞻。”
 


    李景隆再像模像样的品一口茶,“吴王的意思就是,开国公府要带头退地,大张旗鼓的退。”
 


    里。日后,曹国公言语一声,常家定不相负。这包茶叶,拿回去喝。不够,我这儿还有。”
 


    管家也站在旁边,“二爷,我咋觉得,这曹国公小公爷,来的不是那么纯粹。恐怕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皇爷,臣去河边,抓了几条鱼。臣记得,皇爷您爱吃鱼,特地给您带来几条,您尝尝鲜不鲜。”
 


    两条鱼挺大,最小的也有半只胳膊那么长。以前没吃的时,朱元璋就会跳河摸鱼,这也能是一天的吃食。
 


    常升就像听故事一样,有些入神,“皇爷,您这么笃定,陈友谅不会动那十五万大军。”
 


    待烤的差不多时,朱元璋抠出鱼眼珠子,放进嘴里,边嚼边点头,“还成,熟是熟了,就是还欠些火候。”
 


    油滴在火里,瞬间变成一缕白烟。鱼肉的香气,混杂着草木燃烧时特有的香味,传到朱元璋鼻子里。
 


    常升手上动作不停,他今天就是来取悦朱元璋的,“啥事儿都瞒不过皇爷的眼睛,这鱼正是凤阳的。”
 


    到咱这儿来认罪,朝堂上都他娘空了。起来说话,甭跪着。”朱元璋一眯眼,“说吧,啥事。”
 


    做如此鸡鸣狗盗之事,臣自知有罪,请皇爷责罚。”
 


    朱元璋笑的眼睛都眯起来,“咱大孙真是这么说的?”
 


    得,太子早些年,训斥臣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常升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见对方笑了,才
 


    常家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听您、太子还有三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