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个男人来自后世

    政制院换届,有资格入选的总共十五人。
 

    除了十三个重要部门的尚书、御史台、谏台一把手以外,还有曾经的候补同知晏殊、范仲淹。
 

    吕党提名了五个,晏殊、程琳、章得象、陈执中、贾昌朝。
 

    王党则提名了四个,郑戬、韩琚、叶清臣、蒋堂。
 

    赵骏提名了三个,范仲淹、李迪、李谘。
 

    这样就只有吏部尚书李若谷、税务部尚书胡宿、警察部尚书杜衍这三个没有后台的人不能入政制院。
 

    台下三人脸色如常,对于这个结果其实早已经知晓,倒也并没有感到意外。
 

    唯独一人以怨毒地目光看向了吕夷简和赵骏一眼。
 

    此人正是财政部侍郎夏竦。
 

    夏竦跟吕夷简有怨,自然就不可能当上重要部门的尚书。
 

    但他也是个对权力欲望极大的人,当初见识到了政制院的强权之后,就极为震撼,因此定下了将来入政制院的目标。
 

    可惜的是他运作几年,始终未能先当上各部尚书,再等到政制院换届的时候一举入院。
 

    其中自然是吕夷简打压的缘故。
 

    然而在刚开始各部门改制之时,他当时是很有希望拿到一个尚书位置。
 

    只是赵骏的一句话,就把他打回了原形。
 

    没办法。
 

    刘元瑜那次事情确实没有证据,可就算没有证据,赵骏也怀疑是他干的,自然对他很不满意。
 

    那次事件后夏竦肠子都悔青了,哪怕是觉得赵骏年纪轻轻上位不合理,却也明明可以跟旁人一样,先看看局势再做决定,为什么就改不了嫉妒的老毛病,多那一句嘴怂恿没脑子的人去冲锋做什么
 

    可这种事情本来就难说,谁又能料到堂堂一个三司副使,说被撸就被撸了呢甚至后来还被抓了,反而更彰显政制院的权力,实在是让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所以怪就怪在夏竦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还是拿以前那种言无非罪的官场潜规则去考量,以为就算是弹劾赵骏,也不会有什么事。
 

    却不知道知院这人小心眼,在自己有能被查到证据的犯罪情况下,得罪了他还想走哪这么容易。
 

    不过对于夏竦这种阴险的人来说,就算是后悔也最多后悔一阵子而已。之后又很快把怨恨转移到了赵骏和吕夷简身上,怨恨一个没让自己当尚书,另一个打压自己。
 

    今天又见到政制院换届,完全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心里的那股怨恨就更加强烈。嫉妒的眼神看向诸多同僚,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但不管怎么样,他就算眼红到得红眼病都没用。
 

    赵祯见提名名单已经出来,便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回政制院投票表决吧。”
 

    说着挥手道“散朝,除范仲淹和晏殊,其余被提名的人留下”
 

    “退朝”
 

    王守忠大声说道。
 

    百官告退。
 

    程琳、章得象、陈执中、贾昌朝、郑戬、韩琚、叶清臣、蒋堂等人则是忐忑不安地留在了垂拱殿。
 

    赵祯、赵骏、吕夷简等原本就是政制院的人则去了紫宸殿后阁。
 

    没办法,垂拱殿离崇政殿有点远,离大庆殿后阁的政制院办公地也一样有点远。
 

    现在正冬天,大雪纷飞地,众人不想跑那么远,垂拱殿大家还等着投票结果,那自然还是尽快处理得好。
 

    一行人到了后阁,阁中点燃了炭火,除了偏侧开了一扇窗通风以外,屋内倒也还算暖和。
 

    大家按照位置坐定。
 

    赵骏这次就不是坐在主位上,而是赵祯的左手下边,吕夷简坐对面。
 

    等众人都坐好之后,赵祯看向赵骏道“大孙,这次政制院换届,你觉得应该怎么安排才是”
 

    “人有点多了,本质上来说,咱们的政治体系是政制院上对官家负责,下进行全国政务处理,包揽除军事外的一切政治主导方向。”
 

    赵骏双手一摊道“既然要制定大方向,要那么多人做什么。朝廷需要的是一个正确、强力、集中起来的声音,而不是大家都互相发声,互相争权夺利,闹得政制院里乌烟瘴气。”
 

    说着他还瞥了眼吕夷简,这老登在自己游走天下的时候排除异己,打压政敌,十五个重要部门一把手,他能安插进去四个,要不是还有王曾帮忙牵制一下,加上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恐怕满朝官员都是他的小弟了。
 

    吕夷简自然能感受到赵骏的眼神,好整以暇道“官家,对于这一点,臣早有思量。”
 

    “哦”
 

    赵祯问道“吕相有何良策。”
 

    “臣以为,现在的规矩可以改一改,如真正进政制院,且能知晓汉龙身份的,只能是同知。”
 

    吕夷简说道“候补同知反正只有建议权,而无参政权,可以以后取消候补同知参会,把会议内容发给他们,由他们提出建议即可。”
 

    赵祯思考道“吕相的意思是多提几个候补同知”
 

    “是的,同知自然是不能轻易授予,范仲淹晏殊劳苦功高,入院顺理成章。”
 

    吕夷简笑道“程琳的财政部是政制院下的第一部,且他以前就是计相,位高方显权重。贾昌朝执掌教育部,教育部是将来重中之重,非高位不能推动教育发展。兵部更是如此,要想改革兵制,自然要有相应的位置。谏台监督百官,若是权小,则如何使监督之权”
 

    “至于其余人”
 

    吕夷简淡淡地道“如那工部、户部,现在尚不是国家大力建设,查询户籍之时,所以不能入院,也是正常的事情。礼部、工商部、刑部,礼部只有象征,近乎虚设,但古太常为九卿之首,权低而位高,可入候补,工商部只管商业,刑部管律法,不如前几者重要,同样当入候补。”
 

    他这话一听还乍有道理,因为财政部非常重要,在后世排名当中虽然只是第三梯队,但那是在国家排名,下到地方,县市财政局、省财政厅,那不妥妥的各部门老大各个部门都要求着财政局拨款。
 

    教育部和兵部也确实都是未来要改革的方向,教育事业关系到数理化的推广,兵部则是要改变冗兵现状,谏台要行监督权力。
 

    但难道工商业和法律就不重要了
 

    显然吕夷简这一手就是避实就虚,打击敌对党派,把王曾那一派的人排除政制院外,赵骏提的就给个候补同知,自己的全都入院扩充自己实力。
 

    除了郑戬和陈执中一样的理由不好打击以外,别人都被他拦在了政制院门外。
 

    哪怕他知道做不到,但也得摆正好这样的态度,将来面对自己小弟们的盘问,自然也有个说辞,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之类。
 

    “扯淡。”
 

    赵骏都快逗乐了,指着吕夷简道“你个老逼登,干脆政制院你做知院算了”
 

    “唉。”
 

    吕夷简连连摆手道“老夫虽执宰多年,但如何比得上汉龙年轻有为呢当然,若是汉龙愿意让贤”
 

    “我让伱个头啊你。”
 

    赵骏翻着白眼道“官家,别听这老头胡说八道,这厮整天不为国家效力,一天天就知道党争,这届选举我提议罢黜吕夷简。”
 

    “好”
 

    范仲淹来了精神,高声道“我举双手赞成”
 

    “咳咳咳。”
 

    王曾咳嗽了两声,眼角看向吕夷简,泛着诡异的光。
 

    “你们”
 

    吕夷简顿时就蔫了,没好气道“老夫就是说这么个意思,你们要是不同意反驳便是了,何必闹到这样。”
 

    他其实也没真想政制院全安插小弟,但他必须做这个姿态,否则没法给下面交代。
 

    “好了。”
 

    还是晏殊打圆场道“在座都是自己人,就少开玩笑了,还是谈谈正事。”
 

    说着他看向赵骏道“汉龙,你怎么看”
 

    赵骏沉吟道“有一点吕老登说得是对的,第一,正式入院不能太多人,知道我身份的也不能太多,人越多,暴露的危险就越大,我提议暂时一定能入选的有老范,拉日叔,还有李迪,其余人再商榷。”
 

    这一点没什么质疑,连吕夷简都没反对。范仲淹和晏殊做了几年候补同知了,并且老范还那么大功劳,正式进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何况晏殊虽然并不是吕夷简的小弟,且在吕王斗争当中保持沉默,看似谁都不帮,但其实还是比较偏向于吕夷简更多一点,算是半个帮手,所以吕夷简当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