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三章 庆历八年落幕,该提一提税了(第2页)

    几名宰相顿时来了精神。

    要论起征税,他们可是专家级别的专家。

    当初大宋那刮地三尺的税收,可不就是朝廷这些重臣们制定的吗?

    “当年我也是矫枉过正了。”

    赵骏说道:“从极高的税率大幅度降低,而且一降就是那么多年。虽然促进了民间发展,但对于国家还是有些不利。”

    庆历新政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减轻百姓负担,所以新政施行的第一年,朝廷收入直接跌了4000多万贯。

    从庆历元年的10375万贯,到庆历二年掉到了不到6000万贯,减少了40%的收入。

    而且如果不是赵骏在那几年扩大外贸交易,让外贸收入增长了约700多玩贯,并且大量出售国有矿山、茶山、盐场等资产,恐怕财政还得暴减。

    由此可见庆历新政对于农业税的降低,以及商业税的宽松程度达到了多少,简直不是腰斩,而是直接在原有比例上降低了三分之二。

    税收太高了不行,会让民间贫困,百姓生活困难。但税率低了也不行,太多的钱在民间流通,供过于求,会造成通货膨胀。

    所以税收同样也是经济循环的一种,加上银行和信贷,一起维持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

    这是高中政治教的知识。

    赵骏现在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当初虽然做好了不少准备措施,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扩大外贸,又陆续解决三冗问题,缓解国家财政困难。

    通过大幅度降低税收,让民间农业和商业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期。

    可国家是繁荣了,政府的财政却是减少了许多。

    别看现在一年财政收入两亿,再算上分给地方的30-40%左右的地税,总税收约2.6-2.8亿贯。

    但占gdp的总量却只有9%左右。

    这显然是不健康的财政收入。

    因为后世很多国家的税收都超过gdp的20%以上。

    霉帝那边是20-18%,我国比例逐年下降,年年调低税率和起征税点,已经下降到15.1%,

    而大宋的税率比后世我国都要低6%,要花钱的地方却非常多,教育、基建、国防、科研、军事等等。

    造成了每年都要维持一定的财政赤字,通过发行的国债来维持每年额外的支出,造成大宋朝廷欠交子务很多钱。

    然后国债还得给利息,这样下去就跟后世霉帝和日本一样,通过举债来发展国家,接着不断发国债,用新发的国债还旧债和利息。

    虽然这个套路只要gdp和经济一直能维持下去,国家一直在持续发展,那么就能无限循环,没有止境地搞下去。

    但问题在于过低的税收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国家没钱发展,又怎么可能会继续增长?

    所以现在也是时候该提高税收,以此让经济和发展更上一层楼。

    赵骏继续说道:“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虽然给予了农业和经济蓬勃发展,但还是要有国家这只宏观的大手进行调控,不能任由民间搞自由市场,因为持续下去,很容易让资本冒头,然后形成垄断。”

    “眼下我们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就需要国家这张宏观的大手继续往前推一推,就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

    “目前的情况是以前我们一年铸币不过300-400万贯,甚至到后来的宋神宗时期,大宋一年也只能铸币500万贯,财政收入严重不足。”

    “现在则想铸多少就铸多少。”

    “可以用金银做为锚定物,发行银元和绵钞。”

    “加上如今我们从国外大量引进金银铜矿,让朝廷可以每年铸铜币超过一千万贯,银元和绵钞都是数百万贯,年年能多出很多钱花。”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无限制的印钞,因为这样只会造成民间通货膨胀,让原本健康的发展变得不健康。”

    “因而就必须要配合税收、银行和信贷完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体系,通过税收回收钱币,防止市面上的钱币过多,造成供过于求的情况。”

    “不过眼下百姓已经习惯了低税率,贸然增税,肯定会引起反对声音不断。”

    “虽然我们完全可以无视这些反对的声音,但这事关百姓的利益,就不能够搞一刀切,直接大幅度上调。”

    “所以就一步一步来,年后新政提高各类税1%左右,明年再继续往上提,最多维持到gdp的15%左右,应该就是比较合适的税率了。”

    他环顾众人,最后看向夏竦道:“至于具体征税制度,就由财政部拿出个章程出来。可以适当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收,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像那些大商人,大资本家,就不要手软了。”

    “现在这些有钱人可富得不行。”

    夏竦笑道:“听说江浙有盐商斗富,拿丝绸挂彩船,直接百艘百艘地包,豪掷千金啊。”

    “是啊,还有那些卖茶叶的,卖酒的,咱们汴梁身家数百万贯乃至上千万贯的大富商都有不少。”

    晏殊也说道。

    他在汴梁有很多房产出租,自然知道汴梁商业情况。

    “所以就更不需要手软。”

    赵骏说道:“当初盐山、矿山、茶山进行半私有化改革,造就了大批富贾。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起飞,也应该回馈这个时代。”

    庆历年前,大宋富商的最高财富积累也不过是百万贯,很少有突破数百万贯乃至千万贯的商人。

    但到了明朝时期,江浙盐商动则千万两白银的家产,清朝和珅的家产更是达到了约8亿两白银,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这其中固然有明清时期日本和美洲白银大量流入,造成白银巨额增多的因素。

    可也有宋朝对于大商人的高额征税政策。

    一旦到达一定的财富值,宋朝朝廷对于你的搜刮那可以说是敲骨吸髓。

    有些数十万贯身家的商人,甚至能一夜之间被朝廷吃干抹净。

    不像明朝时期,朝廷很难收这些顶级大商人的税,造成了这些人财富的迅速积累。

    所以宋朝看似繁荣,但只听说过宋朝百姓穿绫罗绸缎,却从未听说过宋朝首富多有钱,就在于宋朝首富上限被限制死。

    甚至百姓穿绫罗绸缎也不是百姓多有钱,而是汴梁百姓有钱。

    欧阳修里描述的贩夫走卒穿绫罗绸缎,那是因为汴梁的人工收入高,一天工资在150文左右,一个月收入4-5贯,这才穿得起绫罗绸缎。

    你换成乡野农民试试?

    因而大宋的情况就是高额税收,造成了虚假的繁荣。

    朝廷有钱,民间积贫积弱,百姓和商人不得不拼命干活,才能养家糊口,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现在不一样。

    税收大降之后,有钱人就能突破财产上限。

    据说江浙一带,已经出现了身家千万贯的大商人。

    所以赵骏就打算实行阶梯式的收税策略。

    继续提高富人的税收比例,以此达到让税收每年稳固提升的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