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69章 口蜜腹剑李林甫,九死一生霍去病(第2页)



    杨国忠可是西南糜烂战局的主导者,一听这话魂都吓没了,直接跪在李隆基面前苦苦哀求。



    “陛下,晋国公欲至臣于死地也!臣此去西南,必死无疑啊。”



    李隆基听完,大手一挥。



    “李林甫,国之柱石也,如何会害你?”



    “且去便是。”



    杨国忠心如死灰,带着死志前往和南诏的西南战场。



    不想到了半路,竟然被长安来使急召回京。



    一打听,原来是李林甫病重,马上要死了!



    这下杨国忠那叫一个高兴啊,一路腾云驾雾般的就回来了。



    可到了长安之后,一听李林甫派人相请,杨国忠头皮又开始发麻了。



    这李林甫一肚子坏水,不会是又玩什么口蜜腹剑的新套路吧?



    是以,即便看着一脸病容的李林甫,杨国忠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见李林甫不说话,杨国忠愣了一下,拍了一下脑袋,道:



    “哎呀呀,看我这猪脑子,下官见过晋国公!”



    说着,杨国忠单膝下跪,朝李林甫行了一个大礼。



    李林甫见状,脸颊微微颤抖,努力想要起身,却无法做到。



    “杨、杨相公,咳咳,何必行如此大礼?咳咳咳,快起来,快来吧,折煞老夫了。”



    李林甫越是客气,杨国忠越是心中害怕,礼节那是一丝不苟,比见皇帝李隆基的时候还要恭敬。



    李林甫无奈,只能等杨国忠跪完起身,这才拉着杨国忠的手,诚恳道:



    “老夫死后,中书令非杨相公莫属。”



    “老夫之后事,尽托杨相公矣!”



    说着,李林甫让诸子过来,朝杨国忠跪拜行礼。



    杨国忠头皮发麻浑身冒汗,嗖一下就跳开了。



    “哎呀呀,这使不得,使不得啊!”



    “各位,杨某向来是将晋国公视如父辈的,你我平辈,怎么能行此大礼呢?”



    一番折腾,杨国忠浑身大汗,总算是把李林甫的儿子们都强行扶起来。



    娘的,这该死的李林甫,一定又在算计老子!



    李林甫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正打算说些什么,突然神情涣散,头缓缓一歪。



    死了。



    过了片刻,杨国忠小心翼翼地开口。



    “晋国公?”



    “晋国公,我老杨真听话了,您别这样。”



    噗通噗通,李林甫的几个儿子全部跪下,大哭失声。



    “父亲!”



    “爹!”



    杨国忠闻言大惊,立刻伸手在李林甫鼻孔之前一探。



    良久,杨国忠又是惊喜,又是疑惑地开口。



    “真死了?”



    杨国忠深吸一口气,凑到李林甫耳边。



    “晋国公,差不多行了,再憋气久了,真会死的。”



    李林甫一动不动。



    又过一会,杨国忠终于将放在李林甫鼻孔前的手收回,脸上惊喜之余,带着几分茫然。



    大抵,李林甫这一次是真的死了。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果然成为了中书令。】



    【很快,杨国忠和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生前和突厥阿不思部落同谋造反,还让安禄山派出阿不思部落的降将来到长安作伪证。】



    【此时李林甫的尸体甚至还未下葬,就被李隆基下旨削去官爵,抄没家产,并将李林甫诸子流放岭南、黔中,同时贬斥了李林甫亲友、朋党数以百计。】



    画面中,一副棺材放在大堂中。



    一队大唐禁军冲进来,直接用斧头劈开棺木,露出其中李林甫的尸体。



    随后,一名军官上前,将长剑插入李林甫口中,硬生生地将李林甫尸体的嘴巴撬开,从里面取出一颗宝珠。



    统领这支禁军的大唐将军见状松了一口气,满意道:



    “好,再把陛下赐给这奸佞的紫金袍服给剥下来,换一副小的棺材,以庶人百姓之礼下葬吧!”



    很快,一副和原先相比极为寒酸的小棺材被抬了进来。



    禁军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将李林甫的尸体从大棺材之中抬出,砰一声丢入小棺材里,然后急急忙忙地合上。



    禁军将军大手一挥,心满意足地开口。



    “行了,丢到城外乱葬岗去,本将军要回宫复命了!”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看到这里,长出一口气,露出欣慰表情。



    “这奸佞之臣,总算是遭到报应了!”



    “看来,这李隆基在李林甫死后,总算是没有继续被蒙蔽了!”



    秦始皇闻言,呵呵一笑。



    “扶苏啊,你错了。”



    扶苏愣了一下,拱手发问。



    “还请父皇指教,儿臣错在哪里?”



    秦始皇抚须笑道:



    “你错就错在,觉得李隆基是被李林甫给蒙蔽的!”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啧了一声。



    “这李林甫的现世报,还真快呢。”



    李建成闻言忙道:



    “此事足以说明,大唐还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王朝。”



    “纵然有奸臣遮蔽一时,但民意终究还是能传递到皇帝面前,让正义得以重归人间!”



    李建成说着,不由感慨道:



    “儿臣想起一句金幕之中曾经说过的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李建成之言,立刻就得到了不少的赞成。



    李世民闻言,竭力板着脸。



    忍住。



    必须忍住。



    不行,忍不住!



    于是,李世民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这一笑,众人不由侧目。



    李建成顿时大怒。



    “二弟,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的笑声,简直就像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李建成的脸上。



    李世民耸了耸肩膀,笑道:



    “大哥啊,你难道忘了我前两天和你说过的话了?”



    “李林甫是个奸臣,李隆基早就知道啦!”



    “要不然,李隆基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投降番将的话,就直接在李林甫还没下葬前直接把李林甫一党清除得干干净净呢?”



    “这只能说明,李隆基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建成哼了一声,此刻有些骑虎难下,只能继续反驳。



    “谁说的?明明是李林甫死了,他的党羽再也不能蒙蔽皇帝了!”



    李世民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李建成。



    “李隆基本来就需要奸臣来打压太子李亨,之前不是说过了?”



    “李林甫活着的时候,很好地帮助李隆基打压了李亨,所以李林甫的宠信无人能及,就连杨国忠在面对李林甫的时候也是屁都不算。”



    “但李林甫一死,他这个工具人的作用就没了。李隆基又不傻,此时把李林甫这个奸臣一清算,那天下人谁不高呼皇帝陛下英明呢?”



    “清算完李林甫,再把杨国忠扶上来,继续打压太子李亨就好了嘛。”



    李建成咬着牙,道:



    “那按照你这个说法,假如有一天李隆基死了,李亨继位呢?”



    李世民一拍大腿,笑道:



    “那就更好了,让李亨直接干掉杨国忠啊。”



    “杨国忠一死,李亨就能说,我父皇当年是被杨国忠给蒙蔽了云云,把锅甩到杨国忠身上,李隆基依旧还是那个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好皇帝嘛。”



    李建成冷笑道:



    “李亨都被李隆基打压这么多年,等李隆基死了,他怎么可能把李隆基的黑锅丢在杨国忠身上?”



    李世民摇了摇头。



    “大哥你说这话,就太不懂政治了。杨国忠固然是李隆基用来打压李亨的工具人,但也是李隆基留给李亨的礼物啊!”



    “你想,李隆基一死,李亨新君初立,根基是不是不稳?”



    “这时候把人神共愤的奸臣杨国忠一杀,全天下的臣民是不是都得竖起大拇指,高呼李亨陛下英明?”



    “这样一来,新皇帝李亨的民心不就有了嘛!”



    “哦对了,杨国忠既然是奸臣,他肯定在朝中有一群党羽对吧?”



    “再把杨国忠的党羽统统清算一波,大唐朝廷是不是又要空出一大波官职,正好让新皇帝李亨安排心腹接替这些位置,名正言顺地掌控大权。”



    “你看,李隆基都这么替李亨着想了,李亨在干掉杨国忠,收了民心巩固了权力之后,又怎么可能不把黑锅丢给杨国忠呢?”



    “要是李亨真蠢到把黑锅丢到死去的父皇李隆基身上,那李隆基是个昏君了,被李亨干掉的杨国忠是啥,大唐忠臣?”



    “李亨难道要为了和自己死去的父皇斗气,就自行背负上一个擅自杀害大唐首相忠臣的罪名?”



    一连串的反问,让李建成哑口无言。



    李渊在一旁听得兴致勃勃,忍不住大笑起来。



    “世民啊,你这小子,还真是把帝王心术给玩明白了!”



    李渊心动了。



    李隆基这种办法,好像挺不错的啊。



    如今建成和世民相争,朝政混乱。



    朕要不要培养一个李林甫出来,先把这两个家伙给打压下去了?



    李渊想着,目光情不自禁地落在了裴寂这个他最信任的臣子身上。



    裴寂大惊失色,连连摆手。



    “陛下,饶了臣吧,臣可没有李林甫这种手段啊!”



    开什么玩笑,当李林甫?



    没看到刚刚李林甫死后被扒了棺材,全家流放么。



    裴寂又不傻!



    李渊闻言,不由遗憾地收回了目光,心中暗自惋惜。



    “啧,朕的大唐,怎么就没有李林甫这么一号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