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7章 决战序幕开启,朱元璋向李世民求教怎么翻盘


                 朱棣被朱元璋骂得哑口无言瑟瑟发抖,都不敢说出哪怕一个字了。

  但朱元璋依旧还是余怒未消,非常生气地开口着。

  “朕当年就是靠着猥琐发育最终才能夺取天下的,难道你们觉得建立了大明就万事大吉了?”

  “大明确实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假,但是大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对手了?”

  “瓦剌鞑靼,还有现在的女真,和当年朕面对的北元、张士诚、陈友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年朕能对那些家伙暂时忍耐,难道大明的后世子孙们就一定要为了什么可怜巴巴的自尊心,去打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把大明的国运全部都输掉?”

  朱棣额头的汗水越来越多了。

  他隐隐约约,不,不是隐隐约约。

  朱棣明显觉得,朱元璋这就是在喷自己!

  朱元璋怒其不争地看着朱棣。

  “你小子是喜欢刚正面啊,是喜欢猛打猛冲啊。那朕问你,你的五征蒙古,把瓦剌打没了,还是把鞑靼征服了?”

  朱棣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干巴巴地开口道:

  “父皇,这件事情您已经骂过儿臣很多次了。”

  “而且,现在大明不是已经灭亡蒙古了嘛。”

  现在的大明,不但灭掉了漠南的鞑靼,而且也灭掉了漠北的瓦剌!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

  “那也是朕的功劳,金幕的功劳,和你朱棣有什么关系?”

  “你不会以为换一个统帅去打瓦剌鞑靼,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就打不下来了吧?”

  朱棣哑口无言。

  确实,以得到金幕加持的大明实力,只要是不是一头蠢猪……

  不,哪怕朱元璋真的让一头猪坐在主帅的位置上,下面的将士们也一样能灭掉瓦剌和鞑靼!

  朱元璋足足痛骂了朱棣一刻钟的时间,这才冷冷道:

  “从今往后,朕可不想再听到什么狗屁天子镇国门的话。”

  “明白了吗?”

  朱棣的身体猛然颤抖了一下,高声回答道:

  “儿臣明白了!”

  朱棣的内心之中这叫一个苦啊。

  朱翊钧啊朱翊钧,你这个混账东西。

  朕怎么每次都给你背锅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朱翊钧搂着郑贵妃,一脸的得意洋洋。

  “爱妃啊,朕的大兵即将出发,很快啊,那个努尔哈赤就会被朕给灭掉了。”

  “呵呵,当年成化先祖的犁庭扫穴,马上就要在东北上演第二次啦。”

  郑贵妃闻言,赶忙娇声道:

  “陛下之前说的三大征,这回可是又要增添一件变成四大征了。”

  “当年成祖皇帝五征蒙古才三次胜利,陛下这四次胜利,绝对是大明历代皇帝之中最强悍的了。”

  朱翊钧闻言,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愉快,笑呵呵地开口道:

  “不不不,还不能算是大明最强悍的皇帝,毕竟朕也不能超越太祖皇帝啊。”

  郑贵妃正色道:

  “陛下这话就说得不对了。那汉武帝和唐太宗也不是开国皇帝啊,他们难道就不是汉朝和唐朝最厉害的皇帝啦?”

  “在妾身心里,陛下您就是大明最厉害的皇帝!”

  朱翊钧被郑贵妃这一番话说得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啊。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朕最喜欢的爱妃,没白疼你,哈哈哈。”

  镜头渐渐拉远,朱翊钧的笑声也随之越来越远。

  画面一转,到了沈阳城中。

  杨镐表情严肃,沉声开口道:

  “这一次,咱们的战略很简单,就是分进合击!”

  “四路兵马,第一路,由刘綎率兵会合朝鲜军,自朝鲜进攻。”

  “第二路,由杜松率军自抚顺进攻。”

  “第三路,由李如柏领兵自清河进攻。”

  “第四路,由马林会合海西女真叶赫部,自开原南下。”

  “四路兵马,在赫图阿拉城下会合,随后一举克之,此战可成!”

  听到杨镐的命令之后,在场的众人无论心中对于这场战争是什么样的态度,表面上都是非常严肃地开口。

  “下官领命!”

  杨镐嗯了一声,道:

  “好了,各自都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二月二十一日,四路兵马一起出击!”

  等众人散去,杨镐回到自己书房之中。

  此时,书房里放着一封信,乃是来自徐光启。

  杨镐皱了皱眉头,哼了一声。

  “这个信奉西洋邪教的家伙……”

  徐光启乃是万历朝的进士,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但却信奉了来自西方的基督教。

  这一切是因为徐光启有一个老师——传教士利玛窦。

  在信奉基督教之后,徐光启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西洋名字——保禄。

  在利玛窦的教导下,徐光启结合西方经验,撰写了许多书籍。

  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

  徐光启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

  但这位学者并没有因为著作而放弃仕途,他如今是大明的赞善。

  在这封信之中,徐光启直截了当地写道:

  “……下官闻大人希望四路分进合击,此乃下下策也。”

  “建奴首领努尔哈赤常年征战,难道不知各个击破的道理?”

  “当会师一路,自沈阳直发大兵,十二万兵马一同朝赫图阿拉前进,使建奴无机可乘,不得不在赫图阿拉与我军决战,方是上策!”

  杨镐皱着眉头看完了徐光启的这封信,随后发出了一声冷笑。

  “书生之言,不堪一用!”

  在杨镐看来,徐光启的这个策略同样有着很大的问题。

  如果把兵马都集中在沈阳,难道努尔哈赤就不会各个击破了?

  军队可以移动,但城池可不会移动!

  杨镐几乎可以断定,只要开原的兵马南下,那么努尔哈赤一定会立刻领兵直扑开原。

  若是开原城破,那么大明在女真之中唯一的盟友叶赫部也就完蛋了。

  以开原城叶赫部的那点兵力,在没有明军的情况下,怕是连两天都支撑不了。

  开原一旦丢失,努尔哈赤就可以南下直扑沈阳。

  有人就说了,那跟努尔哈赤换家不行?

  当然不行。

  沈阳,是大明在辽东建立起来的最大城池,城里的人口达到六万多人,是大明在辽东的命根子。

  赫图阿拉是什么地方?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木头寨子而已!

  明军若是当真直扑赫图阿拉,那里面努尔哈赤的妻子老婆等人只要往到处都是密林的长白山一躲……

  明军就找吧,使劲找,一找一个不吱声。

  更何况,沈阳一旦没了,十二万明军的后路也断了。

  到时候咋办?

  好,那又有人说了,开原的兵马不动可以了吧,把其他两路集结到沈阳了。

  没用!

  其他两路,分别是从宽甸堡(朝鲜边境)和威宁营(本溪市)一带出发。

  宽甸堡这一路位置最偏,但却偏偏是会合朝鲜的地方,而且交通比较便利,一路沿着长白山脚过来,是非常好的攻击路线。

  放弃了宽甸堡,就等于明军主动放弃一条非常顺畅的进攻路线,以及和盟友朝鲜的呼应。

  那又有人说了,让宽甸堡的刘綎、朝鲜军,去和威宁营的李如柏会合呢?

  同样不行。

  为啥?

  因为威宁营这条路线,是四条路线之中最难走的!

  除了密林,就是深山。

  刘綎、朝鲜军再加上李如松,几万人走这条路?

  要么被努尔哈赤直接伏击,要么就是因为崎岖难行,拖拖拉拉半个月才到。

  问题又双叒叕来了。

  不走宽甸堡,就只分兵两路,一路走沈阳,一路走开原,行不行?

  还是不行。

  因为明军不走威宁营,那清军就得走了!

  把威宁营的军队调到沈阳,兵力空虚的威宁营就极有可能面对后金军的突袭。

  后金军和明军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后金人,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啊。

  对明军来说很难走的路,对后金军来说,难度会小很多很多!

  换言之,杨镐面临的局面是。

  不守开原——后金突袭开原,绕路沈阳,换家。

  不守威宁营——后金突袭威宁营,绕路沈阳,换家。

  不守宽甸堡——朝鲜军出动困难,明军平白少了一条攻击便利,对赫图阿拉威胁巨大的路线。

  按照徐光启的意见,三个地方(开原、威宁营、宽甸堡)都不守,全军从沈阳出发——后金想打哪就打哪,想怎么换家就怎么换家。

  就问你咋办?

  杨镐想到这里,长叹一声。

  “唉,若是还有三万辽东铁骑,何至于此。”

  女真人无敌吗?

  当然不。

  要是女真人有那么无敌,大明成化皇帝怎么犁庭扫穴,把女真三部杀得将近一百年都服服帖帖的?

  成化皇帝,或者说在万历二十年之前,大明能把女真按在地上磕头两百年的秘方其实很简单。

  辽东铁骑!

  你说东北是女真人的家?

  不好意思,俺们辽东铁骑世世代代住在东北,俺们也是东北银,对这嘎达和你们女真人一样熟悉。

  你说女真人行军速度快?

  不好意思,俺们是辽东铁骑,铁骑!

  你女真人速度再快,能有四条腿快?

  既熟悉地形,机动速度又远胜女真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同样胜过女真人。

  就问女真人怎么赢辽东铁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