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8章 李世民的看法,激战萨尔浒!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这条弹幕之后,不由笑了笑。

  “诸位卿家,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下,明军还有获胜的希望吗?”

  听着李世民的询问,李勣想了想,道:

  “除了后金人犯错之外,臣觉得明军很难获胜。”

  李靖点了点头,道:

  “后金军看起来实力更强,在战场上只要不犯错,胜利是很容易的。”

  程咬金哼了一声,颇为不服气地开口道:

  “打仗这种东西意外因素是很多的,如果实力强的就一定能赢,那历史上的那些以少胜多战役又是从哪里来的?”

  李靖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就是因为以少胜多是很难得的事情,所以史书才会浓墨重彩的记载。”

  “以多胜少是很简单的事情,史书就会一笔带过。”

  程咬金呆滞片刻,坚持道:

  “那也只能代表希望少,不能代表没有。”

  牛进达点了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当年陛下不也是三千铁骑大破窦建德王世充?”

  “战场上是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

  李世民含笑听着臣子们的争论,思考了一会之后,发了一条弹幕。

  【唐太宗李世民:朕和臣子们讨论了一下,明军若是想要获胜,应该只能期盼奇迹了。】

  看到这条弹幕,朱元璋的心就是一沉。

  其实朱元璋的想法和李世民是一样的。

  大明世界大殿之中,群臣继续噤若寒蝉。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身躯缓缓后靠在龙椅上。

  这一刻,这位大明开国皇帝,真的有些累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东路军刘綎所部,大张旗鼓地朝着赫图阿拉前进。

  这让随同出兵的朝鲜将领有些提心吊胆,忍不住开口道:

  “刘提督,咱们声势这么浩大,难道就不怕建奴发现我们吗?”

  建奴,是辽东人对建州女真的蔑称。

  原本这种蔑称只在辽东民间流传,随着这些年大明和后金冲突不断,建奴这个称呼也迅速流行到了上层。

  刘綎呵呵一笑,正色道:

  “怕什么,本官就是等着努尔哈赤带着建奴来打我们呢。”

  朝鲜将军皱起眉头。

  对刘綎,朝鲜人可是很不放心的。

  当年抗倭战争,刘綎在水师提督陈璘的帮助下,打个已经元气大伤的小西行长,硬是没有把顺天城打下来。

  最后刘綎还用金钱贿赂小西行长退兵,还把顺天城里能找到的朝鲜人全部杀了冒功。

  这些事情,朝鲜人可都还记着呢。

  也就是大明乃朝鲜宗主国,朝鲜确实也拿刘綎没办法。

  不然的话,第一个就要弄死刘綎这个混账东西。

  朝鲜将军想了想,又道:

  “将军,咱们故意这么做,会不会反而被建奴看破我们的虚张声势?”

  刘綎呵呵大笑,信心满满地开口。

  “你怕什么?如果建奴主力不来,那我们正好直扑赫图阿拉,第一个攻破!”

  朝鲜将军目瞪口呆,道:

  “杨镐经略大人不是说了吗?要四路一起会师啊。”

  刘綎不以为然地开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别管,反正本将军自有计较。”

  “传令下去,继续加快速度,不要慢慢吞吞的!”

  画面一转,已经到了大明的西路军。

  这支西路军是从沈阳出发的,兵马大约在四万人左右,是四路明军之中数量最多,同时也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

  统领这支明军主力的,是来自大明西北边军的总兵杜松。

  杜松可不是一般人,他在西北的名声非常响亮。

  镇守西北多年,和鞑靼人大小战斗上百次,从无败绩。

  打到后来,鞑靼人听到杜松的名号就怕了,于是给杜松起了一个外号“太师”。

  这外号的意思是,杜松就像当年瓦剌的也先太师一样可怕!

  杜松骑着高头大马,正在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前进着。

  “加快速度!”

  听着杜松的命令,一旁的部下不由有些忧心。

  “提督大人,咱们赶路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开原那边的兵马还没有赶到呢。”

  开原方向,是明军马林所部和海西女真叶赫部组成的北路军。

  杜松不以为然,大笑道:

  “怕什么?本将军一生纵横战场,打得草原鞑子闻风丧胆,还怕几个女真鞑子不成?”

  “杨经略就是当年在朝鲜输了之后过于胆小了,把这些女真鞑子太当回事了。”

  杜松是四路明军之中,信心最足的一路。

  谁让他真的是大明的常胜将军呢?

  看着前方重重叠叠的密林,杜松已经开始畅想。

  只要这一战能攻克赫图阿拉,自己就是大明的下一个戚继光。

  不,是大明的下一个蓝玉!

  想着想着,杜松的嘴角翘的越发高了。

  “传令下去,全军加快速度!”

  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明军出发的第五天,努尔哈赤接到了来自前线斥候的汇报。

  “东路和西路敌军来势最快?”

  努尔哈赤沉吟片刻,露出笑容。

  “那就先打西路!”

  皇太极闻言,有些迟疑。

  “皇阿玛,刘綎的南路军怎么办?”

  努尔哈赤哼了一声,冷笑道:

  “那刘綎,朕早在朝鲜战争时候就看透他了,就是一个没胆的鼠辈。”

  “他大张旗鼓而来,肯定是想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也派一千人,不,五百人大张旗鼓和他对峙,他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剩余的所有兵马,立刻随朕出击杜松!”

  【努尔哈赤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他只留下五百人来迟滞刘綎所率领的两万兵马,带领剩余的七万多主力昼夜疾进,朝着杜松率领的大明西路军而去。】

  三月初一。

  杜松看着两边郁郁葱葱的山林,随口问了一句。

  “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一旁的部下答道:

  “此地名为萨尔浒。”

  杜松皱了皱眉头,哼了一声。

  “这些蛮子起的名字,一个个奇奇怪怪,就没有像样的。”

  就在这个时候,斥候前来向杜松汇报。

  “提督大人,前方吉林崖发现建奴的营帐!”

  杜松闻言,立刻就来了精神。

  “好好好,总算是被我找到了,哈哈。”

  杜松策马前行,很快来到了吉林崖附近。

  这里确实有一片后金军队的营地,不,应该说是一处正在修建的土城。

  它的名字,叫做界凡城。

  界凡城一面靠着吉林崖,还有一面靠山,易守难攻。

  杜松沉吟片刻,下达命令。

  “此地地势险要,投入兵马太多也无益处。”

  “本官亲率一万精锐先锋进攻,剩余的主力部队在河对岸的萨尔浒扎营,等候本官调遣,防止建奴包抄本官的后路!”

  “还有,立刻派人去通知北边的马林将军,让他带着叶赫部即刻向萨尔浒靠拢,我们就在此地和建奴决战!”

  当天晚些时分,杜松带着一万先锋军,开始对界凡城的后金军发动猛烈的进攻。

  轰轰轰!

  明军的大炮不断发射,落在后金军阵地之中,尘土飞扬。

  这座仓促修建了没几天的城池,就连城墙也才修建了一大半,还有不少空隙可以被突入。

  这也是杜松之所以敢悍然进攻的底气所在。

  若是再晚个两三天,界凡城的城墙彻底完成,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出击!”

  杜松一声令下,一万明军立刻蜂拥而上。

  后金军方面也不甘示弱,纷纷射出弓弩,进行还击。

  嗖嗖的弓箭声中,明军的士兵不断倒地。

  但杜松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大笑起来。

  “这些建奴,竟然连火器都没有,果然不愧是茹毛饮血的蛮子。”

  “大炮和火铳给我使劲打,一定要压制住他们!”

  砰砰砰!

  明军的火铳手发射出密集的子弹,奋力压制着后金军的弓箭手。

  很快,在火炮和火铳的双重压制下,后金军阵地上发射出来的弓箭渐渐变得稀疏。

  杜松见状,不失时机地下令发动了新一波的进攻。

  这一次,明军先锋果然冲进了界凡城的最前线阵地。

  杜松见状大喜过望。

  “首战告捷矣!”

  然而下一刻,情况的发展完全出乎了杜松的意料之外。

  就在明军刚刚冲进界凡城的时候,诸多后金军士兵立刻就冲了上来,和明军展开了白刃战。

  激烈的兵器相交声中,明军先锋军纷纷被后金士兵砍翻在地。

  几分钟时间,冲上去的所有明军先锋被后金士兵屠杀殆尽,剩余的少部分明军只能败退下来。

  “什么,竟然打不进去?”

  杜松闻言,气得跳脚。

  “混账,有大炮和火铳做掩护,你们竟然说打不进去?”

  “给我继续压制,继续进攻!”

  在杜松的严令下,明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明军拥有着明显的火器优势,无论是大炮还是火铳,都能将后金军压制。

  但只要到了白刃战的阶段,相较于明军而言身材更加高大的后金军,总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明军打出阵地之外。

  后金军的最前线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倒了许多尸体,其中大部分都是明军的。

  杜松咬着牙,大声道:

  “不用慌,对面的建奴数量不多了,我们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一定能击溃这支建奴!”

  杜松发了狠,亲自冲到第一线,监督前线士兵作战。

  明军士气大振,又一次对界凡城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明军终于突破了第一线阵地,开始朝着第二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