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64章 赵高让刘邦破防,岳飞二度北伐,秦皇汉武激动失态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中都皇宫之中,垂死的完颜吴乞买看着面前的诸谙班勃极烈(太子)完颜亶。

  这位即将登基的金国皇帝,仅仅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

  从亲属关系来说,完颜亶是完颜吴乞买亲哥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应该叫完颜吴乞买一声叔爷爷或者叔公。

  叔公传位给侄孙,这在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很奇怪的事情。

  完颜吴乞买缓缓开口道:

  “大金是皇兄的江山,朕把皇位传给你,也算是回报皇兄的信任,朕死后也对得起皇兄了。”

  完颜亶忙道:

  “孙儿绝对不忘陛下的大恩大德。”

  完颜吴乞买勉强地笑了笑,道:

  “恩德就不必了,你要好好的治理大金,就是对朕和你皇祖父的最好回报。”

  顿了顿,完颜吴乞买轻声道:

  “你过来,朕有话对你说。”

  等完颜亶附耳过来后,完颜吴乞买轻声开口:

  “朕给你安排的人已经全部到位了,留下的几个职位,你就放自己绝对信任的人上去。”

  “等朕死去后,你不要先动手,一定得等宗翰和宗辅他们班师回来,解散军队之后再动手。”

  “宗翰和宗辅是一定要除掉的,你若是不想杀他们,就免掉他们的官职,派人监视他们。”

  “宗弼(兀术)虽然野心勃勃但能力不足,你可以利用他。”

  “挞懒是个蠢货,如果将来犯错你就杀掉他。”

  “宗磐是朕的儿子,朕已经和他交待过了,他会尽心尽力的服侍你。如果他做不到,你想杀就杀吧,给朕留一点血脉就行。”

  “还有……”

  镜头渐渐拉远,出了大殿。

  几秒钟后,传出一声凄厉的哭声。

  “陛下!!!”

  【皇帝完颜吴乞买之死,立刻就引发了金国政坛内部的大洗牌。】

  【无论是国相撒改的后裔完颜宗翰,还是完颜阿骨打的后裔完颜宗辅、兀术等人,都蠢蠢欲动。】

  【由于完颜吴乞买死时这些大将都在外领兵,已经就任诸谙班勃极烈(太子)之位的完颜阿骨打长孙完颜亶非常顺利地登基,成为了金国第三任皇帝。】

  画面中,一支金国大军正在浩浩荡荡地进入妫州,正是返程班师的金军主力。

  妫州官衙之中,兀术双目通红,紧紧地握住了正躺在床上完颜宗辅的手。

  “三哥,你、你怎么会这样……”

  此时的完颜宗辅一脸的形容枯槁,显然已经病入膏肓!

  【在南征作战中,“三太子”完颜宗辅感染风寒,随后病情迅速恶化,班师北上至妫州时,已经一病不起。】

  完颜宗辅吐出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

  “四弟,三哥……也只能到这里了。”

  “我已经预感到了父皇和二哥的召唤。”

  兀术身体冰凉,整个人心神散乱。

  “不,不会的,你还年轻,你会好的!”

  “兀术!”完颜宗辅重重地握住了兀术的手,艰难开口道:

  “你先听我说。”

  “我死后,你一定要隐瞒讯息,不要让宗翰那家伙知道。”

  “然后你得立刻派人去通知陛下……”

  兀术愕然道:

  “陛下不是已经死了吗?”

  完颜宗辅吐出一口气,道:

  “新陛下。”

  “兀术啊,如果新陛下让你……”

  “……记住了吗?”

  兀术脸色渐渐变得凝重,道:

  “这样难道不会内乱吗?”

  完颜宗辅笑了笑,道:

  “大金的军队,现在还有谁听宗翰的?”

  “你以为我和挞懒会无缘无故的对宗翰发难吗?”

  “你以为这一次南征真的是为了打金国吗?”

  听着这一连串的反问,兀术直接傻掉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道:

  “为什么我之前都不知道?”

  完颜宗辅叹了一口气,缓缓道:

  “因为你输给宋国三次。”

  这句话犹如一记耳光抽在兀术的脸上,将他脸上的血色抽得一干二净。

  完颜宗辅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血沫从他嘴角飞溅出来。

  兀术赶忙收起心神,给完颜宗辅拍背。

  过了好一会,完颜宗辅终于勉强恢复了一些,对着兀术轻声道:

  “我死后,你好自为之。”

  “记住,对咱们那位年轻的皇帝恭敬一些,等待时机……”

  “如果实在不行,你就好好的,当一辈子的大金名将。”

  “大金是父皇的大金,只要皇帝还是父皇的子嗣,我们都对得起父皇……”

  兀术沉默地听着,整个人似乎变成了一尊雕像。

  【完颜吴乞买死后不久,完颜阿骨打的三儿子完颜宗辅也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

  终于,金国主力大军班师回朝,各位将领奉命觐见新皇完颜亶。

  和之前不同,由于金军并没有获得胜利,再加上旧皇刚逝,也就没有了各种胜利的庆祝仪式。

  十六岁的完颜亶穿着一身孝服,接见了完颜宗翰、完颜挞懒、兀术等一干金军高级将领。

  完颜亶少年的脸庞上还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完颜宗磐。

  这位前不久还是大金国大皇子的金国皇族,乃是先帝完颜吴乞买留给完颜亶的头号心腹。

  完颜宗磐点了点头,拿出一封旨意,对着众人宣读:

  “惊闻左元帅完颜宗辅病故,朕失一肱骨,心痛之情无以言表。”

  “特追封潞王,谥襄穆!”

  站在大殿中的完颜宗翰闻言,大吃一惊,下意识抬起头来。

  完颜宗辅死了?

  怎么没人告诉我?

  完颜宗翰下意识地看向了兀术、完颜挞懒等人,却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显然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完颜宗翰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极为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他想清楚这件事情,完颜宗磐已经继续诵读旨意:

  “朕登大宝,乃顺应天命,大金国土辽阔,勃极烈之制度已然不合其时。”

  “今废诸勃极烈制度,改为三省、六部共掌朝政。”

  “完颜宗磐、完颜宗干为左、右相。”

  说到这里,完颜宗磐突然抬头看了一眼完颜宗翰,随后继续念道:

  “完颜宗翰身为主帅南征,无功而返,有负先皇厚望。”

  “今免去完颜宗翰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职,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干之下。”

  “免完颜希尹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

  “免高庆裔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

  “免萧庆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

  完颜宗翰听着这些任命,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完颜希尹、高庆裔、萧庆……这些都是完颜宗翰的部下!

  看起来他们似乎都已经高升,但问题是,军权没了。

  从武将变成文官宰相,一个个都还都升官了,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

  可这是大金,不是南宋!

  在大金,一个没有兵权的文官,真的有用吗?

  就在此时,完颜宗磐已经将旨意宣读完毕。

  众人齐声开口:

  “陛下圣明!”

  随后,弯腰行礼。

  只有完颜宗翰一个人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完颜宗磐目光锁定完颜宗翰,平静道:

  “宗翰,你是对陛下的旨意有意见吗?还不快接旨!”

  这一刻,完颜宗翰心中无数念头闪过。

  但最终,他弯下了腰:

  “臣接旨!”

  ……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后,“三太子”完颜宗辅病逝,首任国相撒改之子完颜宗翰也被解除了兵权。】

  【至此,金国开国一代的明君、名将尽数凋零,以兀术为首的第二代金国皇族将领成为了大宋的新对手。】

  【就在北边的金国因为皇位更替而陷入短暂的混乱期时,南边的赵构也正陷入抉择和纠结之中。】

  大宋左相赵鼎站在赵构的面前,劝说道:

  “陛下,如今金国皇位更替,正是咱们大宋北伐收复大河以南所有领土的最好时机啊。”

  “以吴玠收复关中,岳飞收复汴京,韩世忠收复山东,刘光世收复淮西,张俊可加入其中也可自成一路。”

  “五路大军齐发,何愁大宋不能中兴?”

  赵构听完,从脸上的表情来看显然还是颇为心动的。

  他毕竟是从小在汴京长大,江南这边的景色固然秀美,但对一个华夏人来说,当然还是家乡最好。

  但这种心动的表情很快就消失了。

  赵构看着赵鼎,正色道:

  “爱卿啊,朕是这样想的。天下已经动乱了这么多年,朕若是再发动战争,岂不是让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完颜晟(完颜吴乞买)既然已经死了,新皇完颜亶据说是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皇帝,而且又颇为年幼,朕觉得和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先和谈稳固内政,等大宋内政完全好转了,再北伐也不迟嘛。”

  【即便那些曾经让赵构闻风丧胆的名字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赵构的心中依旧对金国充满了畏惧,即便是金国皇位交替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赵构依旧不敢趁这个机会发动北伐。】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又一次忍不住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个赵构,简直就是蠢材中的蠢材!”

  “这都错过多少次机会了!”

  “气死朕了,真是气死朕了!”

  论掌握北伐时机这件事情,刘邦是真有话说的。

  当年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

  当时反秦诸侯领袖楚王熊心曾经做出承诺“先入关中者王之”。

  意思就是,谁先打进关中灭掉大秦王朝,谁就能当将来的秦王!

  按照这个承诺,刘邦是当之无愧的秦王人选。

  但有人违背了这个承诺。

  谁?

  项羽!

  所谓的楚王熊心,其实只不过是项羽叔叔项梁在起兵反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号召各地楚人加入,在一处村子里找来的楚国王族后裔。

  当时的熊心只不过是个放牛娃!

  不过就算是个放牛娃,坐在了楚王的位置上,也自然会生出自己的野心。

  就算没有野心,也自然有人会蛊惑他生出野心。

  在项梁被章邯杀死之后,原本只是傀儡的熊心就生出了野心。

  才有了那句“先入关中者王之”。

  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反秦诸侯的士气。

  另外一方面也是暗示大家,我熊心有资格封王,我是权威!

  但项羽不听。

  项羽压根就看不起熊心这个自家叔父扶立的放牛娃傀儡。

  在得到机会后,项羽立刻杀掉了熊心派来的监军,然后领兵北上支援巨鹿。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歼灭章邯、王离两大秦军主力军团,威震天下。

  随后项羽带着诸侯联军西进关中。

  进入关中后,项羽一度想要杀掉刘邦,这就是“鸿门宴”。

  后来虽然没杀,但项羽当然也不可能去兑现熊心的承诺。

  有人觉得不封刘邦为秦王是项羽政治智慧不足的表现,这显然过于片面了。

  承诺是熊心做的,如果项羽兑现了熊心的承诺,就等于昭告天下熊心才是真正的老大,项羽只不过是熊心的臣子。

  一个楚王熊心的臣子,有什么资格分封和楚王平级的赵王、韩王、齐王等诸侯?

  所以项羽给刘邦封了一个汉中王,这就是“汉王”这个头衔的由来。

  为了表彰刘邦的功劳,项羽不但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还把汉中以南的蜀地也封给了刘邦。

  从项羽的角度来说,他觉得这很公平。

  刘邦只不过是一个街溜子,完全没有贵族血统,但项羽却给了他最大的一块封地,难道还不够?

  在后世的华夏,贵族血统狗屁也不是。

  可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华夏人是认这个的。

  不然陈胜吴广为何要喊出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项羽觉得自己足够厚道,但刘邦却是一肚子气。

  明明说好的“先入关中者为王”,你给老子封到汉中和巴蜀这种破烂地方?

  没错,在这个时代,汉中和巴蜀是不折不扣的贫瘠偏远之地。

  刘邦气得当场就想要造反弄死项羽,却又只能忍住。

  那时候的刘邦太弱了,根本没办法和项羽打。

  只能在萧何等人的劝说下,无可奈何地带着部队去汉中。

  巧合的是,刘邦的部下们也是这么觉得的。

  汉中什么垃圾地方你就带我们去啊?

  我跟你去汉中,还不如回老家去呢。

  于是刘邦一路从秦岭南下,他的军队一路出现大量不告而别的逃亡士兵。

  有一个投奔过来的人看不下去了,就跑去找刘邦。

  “汉王,你若封我为大将军,我一定能帮你灭了项羽。”

  这个人叫韩信。

  刘邦看了一眼韩信,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那个钻别人裤裆的怂货么?

  就你?

  吹牛皮吧!

  当然刘邦是会做人的,拍着韩信的肩膀就一番亲热。

  老弟,哥是懂你才华的。

  你就是怀才不遇,给你机会你肯定是能发达的,哥都懂!

  但哥现在手头也很紧……哦不,手下的官位都有人占了啊。

  我要是给你大将军,其他跟着哥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不服啊。

  所以你就别当大将军了,你就去当个小官吧。

  韩信一听,表面没说啥,回去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跑路了。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急眼了,当时就追去了。

  事情太紧急,萧何甚至都没时间通知刘邦。

  刘邦第二天就傻眼了。

  不是,我的汉王国相都跑了?

  要不大家还是散伙吧。

  就在刘邦认真考虑要不要散伙的时候,萧何带着韩信回来了。

  萧何当时就生气了。

  大哥,韩信是我推荐的人,你不给他当大将军,你就是不给老兄弟这个面子。

  你就说吧,到底给不给,不给我以后也不跟大哥混了,我金盆洗手回家带娃了。

  刘邦一看,哎呀韩信老弟,你说你跟老萧是熟人,你早点告诉大哥啊。

  大哥早知道,能和你那么客气嘛。

  来来来,大将军归你了!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之后,立刻提议刘邦。

  大哥……哦不,大王,现在是个好机会啊。

  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个王根基不稳,咱们立刻北上干碎他们,关中不就重新是大王你的了嘛?

  刘邦当时就觉得韩信是在扯犊子。

  项羽只是回家了,又不是去世了。

  我特么北上打关中,我命不要了?

  但看了一眼在旁边的萧何。

  刘邦陷入迟疑。

  如果从正常的军事角度来说,刘邦这个北伐的时机其实并不好。

  作为汉王,刘邦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在自己获封的汉中、巴蜀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稳固秩序。

  此时开战,是非常冒险的。

  赢了自然是一切都好,可要是输了的话,刘邦怕是就要直接崩盘,从堂堂汉王被打回街溜子原型。

  刘邦又看了一眼萧何。

  娘的,老萧是个有主意的人,他看重的人差不了。

  干了!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场北伐“还定三秦”之战轻轻松松。

  但事实上,开战之前,没有任何人能预知未来,刘邦也不行。

  刘邦是真的在察觉到一个有利时机后,就豁出了全部身家压在韩信身上,赌了!

  这就是刘邦为什么特别不喜欢赵构的原因。

  登基之前就不说了,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对大半辈子生活在最底层的刘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登基之后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