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18章 为跟金国苟和,赵构秦桧谋害岳飞,李世民破防大骂


                 过了好一会,杨勇才开口道:

  “儿臣觉得,岳飞恐怕是不会按照父皇您的这种方式去做的。”

  隋文帝呵呵一笑,点头道:

  “那是自然。朕和岳飞原本就是两种人。”

  “坦白说,如果朕穿越到了岳飞身上,那么朕就不可能撤军,而是继续北伐,渡过黄河追击兀术。”

  “啊?”杨勇大为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隋文帝。

  “父皇,您刚刚还说要忍耐的。”

  隋文帝笑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傻孩子。”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岳飞当时不理睬赵构的十二道金牌继续北伐,会发生什么事情?”

  说着,隋文帝看了面前的群臣一眼。

  “诸位卿家也可以参与讨论,帮助勇儿集思广益。”

  于是,诸多隋朝大臣们自然也加入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中。

  经过激烈的相互反驳和分析,大致的思路基本成型。

  岳飞执意拒绝朝廷的命令北伐,肯定会在知情的岳家军高层内部引发一定程度的动荡。

  以岳飞平日的威望,这种动荡不太可能会对岳家军造成太大的困扰,岳家军的整体实力和听命程度都不会下降。

  那么接着就是岳飞占领汴京,渡河追击兀术。

  抵达河北之后,有多路义军的帮助和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岳家军定然能势如破竹地收复河北大片地区,直指金国中都。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国两淮、关中地区的兵马肯定是要进行撤退收缩的。

  中路都被打穿,马上岳家军都要捅到老家去了,两翼不收缩,难道等死?

  伴随着两翼金军的收缩,无论是东边的韩世忠、张俊、刘琦,又或者是西边的吴璘等人,必然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功劳。

  就算他们不愿意和金军交战,也一定会顺势北上,收复那些被金军放弃的城池。

  那么,整个黄河以南就有很大可能性,不费吹灰之力落入宋朝的手中。

  此时,岳飞就必然成为宋朝的大功臣。

  但也会成为赵构和秦桧的眼中钉肉中刺!

  赵构和秦桧一方面会捏着鼻子承认岳飞北伐的功绩,另外一方面也必然会想方设法把停止战争,把岳飞调回临安进行处置。

  有十万岳家军护身的岳飞,肯定是谁也处置不了的。

  但到这里,岳飞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他一方面是功高震主的大英雄,另外一方面因为违背命令是赵构秦桧的必杀目标。

  该怎么办?

  众人讨论半天,提出许多种可能性,都被相互否定掉了。

  隋文帝笑呵呵地听着众人讨论,突然开口提示了一句:

  “各位,别忘了在金国那边,还有一个大宋皇帝活着呢!”

  众人闻言,先是身体一震,随后顿时都明白了过来。

  宋钦宗还活着!

  杨勇思绪前所未有地活跃,脑海中一个计划立刻成型。

  “岳飞收复河北之后,应该马不停蹄继续追击,直接杀到金国中都。”

  “要么灭掉金国,要么就逼迫金国交出宋钦宗然后讲和。”

  “在获得宋钦宗之后,岳飞可以立刻率领十万岳家军护送宋钦宗南下前往临安府。”

  “有宋钦宗这个正牌皇帝在手,岳飞就拥有了和赵构、秦桧等人博弈的筹码。”

  “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岳飞直接护送宋钦宗抵达汴京重登皇位,让赵构秦桧前来觐见。”

  “一旦赵构秦桧不愿意承认宋钦宗重登帝位,岳飞立刻领兵南下临安征讨赵构、秦桧两个逆贼!”

  “宋钦宗的正统加上岳飞民族英雄的身份,还有岳家军天下无双的战斗力,绝对能轻松拿下赵构、秦桧!”

  “在那之后,岳飞就是大宋的曹操,想忠于大宋就忠,不想就能改朝换代!”

  隋文帝听着杨勇这一连串的话,脸上露出了微笑。

  “不错,勇儿,你终于误了。”

  旋即,隋文帝又感慨道:

  “岳飞还是被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给迷了眼睛啊。”

  “赵构这种皇帝,有什么效忠的必要?”

  “该换就换,这样才是真正对得起大宋,对得起华夏老百姓的大好事!”

  说到这里,隋文帝又摇了摇头。

  在这种时代,大部分人的心中还都是“忠君报国”的理念。

  事实上,忠君是必须的吗?

  没必要。

  只要忠于华夏,只要能让华夏文明继续发展,继续强盛。

  改朝换代,又有何不可?

  皇帝什么时候没有?

  华夏文明,才是真正的唯一!

  可惜,可惜。

  这就是岳飞的局限性啊。

  隋文帝一边感慨,一边继续注视着金幕: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岳飞虽然阻止了韩世忠的死亡,但有些事情他依旧是无法阻止的。】

  海州城外。

  岳飞震惊地看着面前的张俊。

  “张大人,你为何要拆毁海州城?”

  张俊看了一眼岳飞,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这是陛下的旨意!”

  海州、楚州这些地方,都位于淮河以北。

  由于杜充决黄河导致黄河夺淮,现在应该说是黄河以北。

  明面上的理由,是这些城池在黄河以北属于孤城,不利于防守。

  但张俊知道赵构和秦桧的真正意思。

  那对君臣已经打算完全放弃淮河以北的所有地区,就以淮河为界,和金国苟和。

  岳飞非常愤怒,据理力争。

  “区区一条大河,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宋的防守屏障。”

  “金军连长江都能南渡,这大河又算什么?”

  “在大河以北建立诸多据点,才是最有效的防守方式。”

  “况且弃守楚州,拆毁海州,将来大宋还怎么北伐?”

  然而岳飞的这些话并没有让张俊有任何退缩。

  张俊斜了一眼岳飞,平淡地说道:

  “朝廷让本官主事,这就是本官的最终决定。”

  “岳大人,你只需要看着就好。”

  岳飞无可奈何,只能沉默地看着面前的海州变成废墟,看着诸多海州民众在张俊的强令下,哭声震天地离开居住了千百年的家乡,朝着淮南而去。

  【亲眼目睹了种种倒行逆施却无力阻止的岳飞极为愤慨,回到临安府之后立刻就向赵构递交辞呈。】

  赵构看着面前的辞呈,忍不住重重地哼了一声,极为不满。

  “都这种时候了,这个岳飞还给朕脸色看,还想要用辞职来要挟朕?”

  秦桧在一旁赶忙趁机上眼药,道:

  “陛下,岳飞就是这种目中无人的样子,否则当初也不可能一连十二道金牌才勉强召回。”

  “经过这些事情,他非但没有悔改,还屡次上奏章威胁陛下。”

  “此人若是继续留着,将来必成大患啊!”

  赵构脸色阴沉,良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看向秦桧。

  “好,那件事情你可以开始去办了。”

  秦桧闻言大喜过望,立刻道:

  “臣遵命!”

  【表面上,赵构不但没有批准岳飞的辞呈,还下诏情真意切地安抚了一番岳飞。】

  【但实际上,在解除了韩世忠兵权之后,下一个遭受大难的自然就是岳飞!】

  【就在岳飞提交辞呈不久,对金军而言最不适合用兵的夏天也过去了。】

  【于是在兀术的率领下,金国再度大举对南宋用兵,以继续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筹码。】

  兀术领兵浩浩荡荡地进军两淮。

  此时韩世忠的兵权已经被完全剥夺,淮东、淮西两支大军尽在张俊的掌控中。

  张俊在赵构、秦桧的授意下,将本部张家军撤到长江以南的建康府,刚刚接手的韩家军则在建康以南的镇江府。

  整个长江以北,竟然只有张俊侄子张子盖所率领的三千骑兵“伺敌进止”。

  不但淮河以北所有地区被放弃,事实上连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也不要了。

  于是兀术自然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泗州、楚州、淮阴、六合、招信等两淮城池。

  镜头中,无数南宋百姓被金军残害、屠戮、污辱。

  反而是在西部战场上,吴璘等人由于天高皇帝远,加之大将吴玠已死,巴蜀宋军本就已经被拆分,反而保持了战斗力。

  吴璘等人连战连捷,接连击溃金军,甚至还反攻占领了几个州郡。

  这也足以证明,此刻宋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在金军之下。

  若是能正面抗衡,南宋已经拥有足够实力反攻金国,甚至灭亡金国。

  然而赵构、秦桧、张俊这三个无耻的君臣组合,只想着苟安和争权夺利,将岳飞、韩世忠等忠心耿耿的将军夺权闲置,自毁长城,最终带来了这样的恶果。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赵构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公开宣布要跟金国方面议和。

  议和苟安的策略,虽然依旧受到诸多南宋有识爱国之士的极力反对,岳飞也在其列。

  但赵构、秦桧、张俊三人已经完全把持了皇权、政权和军权,任何的反对声都无法掀起什么波澜了。

  秦桧又来觐见赵构,并带来了一大堆的奏折。

  “陛下,这些都是朝中官员弹劾岳飞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既然赵构、秦桧君臣已经决定再次向金国屈膝议和,那么就必须要满足兀术的最大要求——除掉岳飞!

  早在几年前,秦桧就已经完全把持了御史台,让所谓的言官们成为了投降派的走狗。

  此刻想要构陷岳飞,这些秦桧走狗们自然是疯狂出力,各种弹劾奏章应有尽有。

  赵构满意点头,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上面的罪名。

  第一条是“自登枢院,郁郁不乐,日谋引去,以安旧闲”。

  指责岳飞不愿意给国家效力。

  第二条是岳飞在淮西之战中,“坚拒明诏,不可出师,导致濠州之败”。

  说的是岳飞在濠州之战中拒绝救援张俊,导致失败。

  第三条是:“宣言于众,以楚(州)为不可守,退兵江南,致有两淮之祸。”

  说的是刚刚发生的金军荼毒两淮事件。

  这三条罪名当然都是扯淡。

  尤其是后两条,濠州之败是张俊刚愎自用强行要求岳飞不得支援,退兵江南更是张俊以枢密使的身份强行要求。

  但张俊为了加官进爵,和赵构、秦桧沆瀣一气,秦桧自然也就投桃报李,把张俊的过错全部都推到岳飞身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弹劾奏章也是实在找不出岳飞的毛病了。

  只能让岳飞给张俊背黑锅,才能实现对岳飞的弹劾打压。

  赵构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这些弹劾奏章原本就是赵构想要的结果,他自然不会反对,而是非常满意地对着秦桧说道:

  “朕早知岳飞言行如此,实在是让朕愤慨啊!”

  秦桧闻言忙道:

  “岳飞此人素来狼心狗肺,陛下能识破岳飞真面目,善莫大焉!”

  在犹如潮水一般的弹劾面前,岳飞自然不可能不为所动。

  临安,岳府书房。

  岳云极为愤慨地对着岳飞开口道:

  “爹,秦桧张俊等人如此无耻,竟然用这种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来诬陷您。”

  “咱们必须要联合朝中有志之士,上奏章反驳,打倒秦桧张俊,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岳飞看着面前愤怒的长子,没有说什么,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云儿,不必多言,为父已有打算。”

  等岳云离开之后,岳飞再度提笔,写下奏折:

  “……臣请辞去所有官职,归隐山林,冀保全于始终,不负效忠陛下半生之念。”

  【宋朝素来有“刑不上士大夫”的传统,岳飞已经做到了太尉、枢密副使的高官,无疑已是士大夫的顶层。】

  【但即便是这样的岳飞,也在奏折中说出“冀保全于始终”的话,明显已经意识到了赵构、秦桧等人的杀机。】

  【只是此时的岳飞已经丧失兵权,又在临安城中被无数监视,想要保全活命,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情了。】

  鄂州。

  岳家军副帅,御营军都统制王贵按照朝廷的诏令,前往镇江府面见如今南宋朝廷真正的掌兵者张俊。

  张俊态度倨傲,敷衍了几句之后直入正题。

  “王贵啊,听说你之前在军中因为两次违背军令,受到岳飞的惩罚?”

  王贵愣了一下,点头道:

  “确有此事,不过末将当时也的确犯错,罪有应得。”

  王贵的两次犯错,其中一次就包括上次北伐,在颍昌府外怯战。

  若非岳云极力要求出战,那一战的结局尚未可知。

  岳飞事后并没有因为王贵是发小、副帅而手下留情,依旧责罚了王贵。

  王贵也心服口服。

  张俊闻言,顿时不喜,冷笑道:

  “怎么叫罪有应得?分明就是岳飞对部下过于严苛,多方打压!”

  没等王贵反应过来,张俊就又继续开口道:

  “眼下陛下和秦相公已经准备查办岳飞,你本是岳飞心腹党羽,自然也在查办之列。”

  “若你能配合朝廷揭发岳飞的不法事迹,朝廷自然会对你宽大为怀。”

  王贵大吃一惊,身体颤抖。

  “这,张大人,岳帅对陛下和朝廷向来是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有什么不法事迹呢?”

  “还请张大人禀明朝廷,让陛下和秦相公明鉴啊!”

  王贵极力给岳飞喊冤申辩,希望能让张俊改变主意。

  但张俊既然都和赵构秦桧狼狈为奸,又怎么可能会同意给岳飞洗清冤屈?

  张俊再三威胁王贵,扬言若王贵不揭发岳飞就将王贵罢免将职,外放当一岭南戍边小兵。

  王贵依旧还是不为所动,各种给岳飞求情。

  终于,张俊忍无可忍,拿出了杀招。

  “王贵,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有两个私生子吗?”

  “若是你不同意,我立刻就能让你那两个在临安的私生子死于非命!”

  “不仅如此,除你之外,你全家也通通都得死!”

  王贵闻言,顿时如遭雷击。

  “张大人,你……”

  张俊冷冷地看着王贵,道:

  “少说废话,你到底是揭发岳飞,还是不揭发!”

  王贵浑身颤抖,各种念头在脑海中碰撞。

  最终,他无可奈何地开口道:

  “我,我愿意揭发岳飞的不法事迹!”

  张俊闻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王贵,算你还是一个识时务的人!”

  画面一转,王贵已经离开,取而代之的是岳家军的另外一位副将张宪。

  张俊将之前对王贵说的那番话又对张宪说了一通,同样也要求张宪揭发岳飞。

  岳家军的两大副帅如果同时揭发岳飞的不法事迹,那么全天下的南宋子民肯定都会信服,觉得之前被岳飞蒙蔽,痛骂岳飞是个伪君子。

  如此一来,南宋朝廷自然就能顺理成章地杀掉岳飞,也不用担心引发大规模的国内动荡了。

  在张俊想来,王贵这个岳飞的发小都屈服了,张宪只不过是半路加入岳家军的,自然是更容易屈服。

  但张俊想错了。

  任凭张俊怎么威逼利诱,张宪只是冷着脸,平静地开口。

  “岳帅一心为国,全无任何私心。”

  “完全就不存在的事情,大人让末将怎么揭发?”

  张俊恼羞成怒,又拿出了之前对付王贵的终极杀招,拍桌对着张宪喝道:

  “张宪,你若是执迷不悟,你的家人也会被你牵连而死!”

  听到这句话之后,张宪的脸上没有任何恐惧,反而笑出了声,道:

  “张大人,我一生抗金,我家人也早就知道这是一条不能容于朝廷诸公的不归路。”

  “我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