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卫 作品

第240章 南中之策(第2页)

 


    想到这,阿斗沉声道:
 


    “攻心为上没有问题,可有个前提。”
 


    诸葛亮闻言来了兴致,问道:“什么前提。”
 


    “把叛军斩杀殆尽,杀到有异心者心惊胆战,再无非分之想,把中间派杀成投降派,安分守己,一心向汉。这时,咱们在谈攻心。”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赵云道:“这不就是赶尽杀绝了么,咱们以仁义之师立足,怎可如此屠杀?”
 


    阿斗摇头:
 


    “仁义是对臣民的,不是对敌人的!他们忠心耿耿地归降,我们自然会以仁义待之,若是面和心不和,表面投降背地反叛,哼……杀尽他们,才是对黎民百姓的负责,杀尽他们,才是对江山社稷的担当,杀尽他们,才能国泰民安,才是真正的仁义!”
 


    诸葛亮微微摇头:“恐怕短期内难以做到!”
 


    阿斗点头:“短期内确实做不到,但我们已经有了十万铁骑,掌控雍凉十三郡,牢牢扼守陇山道和渭水谷道,抽出五到十万部卒南下平叛,并就地屯边,不会伤筋动骨!甚至不会耽误明年东征长安!”
 


    刘备眼睛亮了起来,沉声道:
 


    “公嗣言之有理!我们的军力已经不是半年前了!如今孤坐拥荆州、益州、凉州和半个雍州,控制陇山、渭水、襄樊、陆口,对曹丕和孙权都可攻可守!兵力雄厚,确实有了分兵南中的实力!”
 


    赵云闻言,很是激动,抱拳道:“末将愿带兵镇守南中!”
 


    此言一出,刘备、诸葛亮都有些犹豫,若让赵云南下长期镇守,他们绝对放心,但派他南去,实在有些浪费人才。
 


    可如今马超镇守凉州,法正镇守荆州,关羽和张飞留守益州,将来有可能分出一人驻守雍州。
 


    黄忠年纪大了,短期去南中烟瘴之地征战还好,若是长期驻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在那里了。
 


    魏延、邓芝、廖化、吴班这些人资历稍稍欠缺。姜维二十岁出头,属于新兵蛋子,压根不会考虑他。
 


    目前有威望、有战力、性格沉稳的高级将领,似乎也只有赵云了。
 


    阿斗看出了刘备的犹豫,笑着道:“赵叔正是能打之年,将来还要攻长安、破洛阳,横扫中原呢,怎么长期镇守南中呢?”
 


    刘备问道:“那派谁去?”
 


    阿斗笑道:“带兵南征的主帅呢,让我来做就是了,留守南中的人选,我觉得让李恢、马忠、张嶷几人协同镇守即可!”
 


    诸葛亮闻言一愣,道: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人,主公入蜀时便主动投靠,参与过攻雒城之战,还前往汉中联络请降的马超,文武兼备,资历却稍逊魏延、邓芝等人。
 


    马忠是阆中人,去年刚刚举孝廉为官,目前在巴西郡下汉昌县任上,多少有那么点资历,至于张嶷,他是谁?”
 


    阿斗笑了,心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我能知道众人将来的成就,知道他们的专项能力!”
 


    他知道,南中平叛时,数万叛军将李恢包围在滇池县,李恢兵力不足敌军两成,但依旧施计大败叛军,并追逐叛军残部至盘江,此后,南夷再叛,李恢独自统兵平叛,铲尽叛贼,并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极大充实了成都的军用物资。
 


    可见其军事能力、统御能力、经济能力非同小可。
 


    而马忠和张嶷,不仅击讨平獠人之乱、冬逢之乱、杀刘胄、狼岑、狼路诸多叛贼,更长期驻守建宁郡,恩威并济,修缮城郭,控制盐铁,并重新贯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复亭驿通信。
 


    阿斗还没说话,刘备率先开口了:
 


    “李恢文武兼备,能谋善断,是个帅才;马忠此人孤见过一次,其人思维敏捷,腹有韬略,是个贤才。
 


    至于张嶷,孤听闻前几年强盗寇犯南充,是张嶷率众杀出一条血路,保住县令家眷性命,确是个人才!”
 


    阿斗闻言微微吃惊,心道:“刘备竟然知道张嶷这种小官!还如此肯定李恢、马忠之才!刘备的识人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闻言道:“这么说来,大王是同意此三人协作镇守南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