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罪行累累

 14</p>

 夏侯惇当下明确表明了反对态度,表情颇为严肃:“此事须得慎之又慎。”接着,他说:“三郎虽才华出众,指挥若定,但他的军事素养我们都见识过了,无懈可击。可是,他未曾有过领军实战经验,骤然接手,若出现意外……那些流民出身的人本就难以掌控,缺乏处理突 况的能力。”</p>

 “况且,这些队伍并非一小数目,近二十万大军,不是儿戏,怎能贸然接手?”</p>

 曹操盯着夏侯惇,虽有些赞同他的说法,但出于承诺已给出,他也犹豫了。</p>

 思考许久,他不得不认同夏侯惇的话,同时也意识到,不能因反悔而让李瑜失望。他决定采用折衷的方案:“既然三郎自信满满,我决定让他尝试,但只分一小部分兵马。”</p>

 “这样你们两人可以借此机会比比高下,看看谁能更好地带领部队。”</p>

 然而,夏侯惇心中不甘,他认为自己的军事能力显然在李瑜之上,根本无需如此竞赛。尽管如此,曹操的话已出口,他无奈接了下来。“孟德大人,这决定我无法推诿,但若战败了,别说我无情。”</p>

 曹操连忙安抚,说这只限内部,勿伤和气:“此非敌我纷争,只为了公平竞技,元让切记。”而夏侯惇则默然离去,未再多作评论,脸上神情微妙。</p>

 曹洪与曹仁亦心绪难平,但他们的不满并未溢于言表。他们也倾向于李瑜的领军能否驾驭大部队存有疑惑。“主公,我们的意愿您了解。”</p>

 曹操同意,让他们离去自行处理琐事。此时,李瑜经过一夜好眠后醒来,看见窗外蓝天丽日,伸个懒腰便起身,整理好衣裳,前往军营中枢帐幕。</p>

 出门时恰好遇上了曹仁,二人虽交集不深,但也同舟共济。因此,尽管曹仁对此并不回以热情招呼,李瑜还是亲切打了声招呼,“子孝。”李瑜心中略感尴尬。</p>

 相比之下,李瑜显得极其冷漠,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后转身离开,留下李瑜独自承受那份尴尬无比的场景。</p>

 \"是我吗?我什么时候得罪他们了?\"</p>

 对此,李瑜并未深思,只是径直往前走,很快与夏侯惇、曹洪等将领相遇。出于礼貌,李瑜依然对他们致意问候。</p>

 然而,这些将领们的反应如同之前的曹仁一般,冷淡得无视了李瑜,仿佛眼前之人并不在场。</p>

 “嘿,这是在孤立我?”</p>

 李瑜猛地想起,昨 似乎向曹操提过训练军队的事宜。</p>

 想必今日之事正是由此而来。“看来,我无意间触动了一个马蜂窝。”</p>

 无视他们的冷漠,李瑜一心向着曹操的方向前进,甫一相见,就提出了问题。</p>

 “主公,昨天提到的事情,你是否告诉过元让人他们?”</p>

 曹操沉吟片刻,随后招手示意李瑜靠近。看着有些不自在的曹操,李瑜开口说道:</p>

 \"元让他们对我似乎有些不友好?”</p>

 李瑜大笑道:“不友好?他们的反应岂止不友好,简直视我为敌人。若非周围有人看着,恐怕他们早已将我撕碎了。”</p>

 见状,曹操显得尴尬,连忙宽慰道:“三郎,这都是一帮粗鲁的武夫,不谙礼数,他们不了解你懂道理、修养高尚,不必介意他们的无礼。”</p>

 听曹操安慰一番,李瑜微笑摇手,他清楚这样的小事不会动摇他心中的计划,也不会为此过于纠结。</p>

 \"放心吧,我不会再往心里去。\"</p>

 然而,关于昨日的话题,李瑜忍不住问道:“那么主公,你对那个事情考虑得如何了?”</p>

 曹操赶紧拿出自己的计策说:\"我想这样安排:让二十万军队分为两个部分,各由一人来训练。这样分担你的责任会小一些,并便于互相照应,你看这样怎样?”</p>

 对此,李瑜深知曹操此举乃是在夏侯惇他们的压力下做出的折衷,对此并无怨言,并坦然接纳了他的建议:</p>

 \"我认同这个方法。\"</p>

 \"我们就按此办理吧,各自负责部分军力的训练,以此比较谁更有带兵之能,以免将来有人不服气。\"</p>

 “我对此满怀期待,迫不及待想开始了。”曹操把新收纳的黄巾军分为几部分,分别分配给李瑜、夏侯惇、曹洪等人管理,鉴于他们的忠诚度尚且未巩固,暂不分配各地任务,只让他们留守在陈留附近的区域进行军事操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