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冷静应战(第2页)

 于是李瑜立刻对士兵宣布:“计划已然成功,牵制了袁绍。无需继续驻留,立即撤往安全地带!你们跟着我,不恋战,无论遇上谁也不要硬碰硬,跟着我就行。”</p>

 目标是平安逃脱,脱离包围圈。“最重要的是保持队伍,一起突围。”</p>

 士兵们也并非愿意赴死,担心袁绍真的对他们进行围剿。听见撤离命令,毫无反抗便策马疾驰,跟随李瑜一路向南,途径数重城池。他们连休息的片刻都没争取,径直穿越城区,好在广袤的河北平原为他们提供便利。</p>

 李瑜等不久已跨过鲁国地界,望着远方,他深深喘了口气:“呼,终回家乡,终于安稳了!”</p>

 “好了,让大家稍微歇息一下。这么久未歇息过,正常人该有的休息时间不能剥夺。”</p>

 战士们的紧绷情绪总算缓和下来,这几日的劳累让他们无法消停下来。</p>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憩时刻</p>

 众人纵马疾驰许久,此刻终有机会停下来歇息,不少人纷纷下马,在周边寻找安逸之处休息。</p>

 李瑜倚着一棵大树,享受这难得的宁静。</p>

 “此次战役已落幕,鲁郡应在我等掌控之下,袁绍欲再夺回已是难上加难了!”</p>

 然而,下一步行动却令李瑜颇感困扰。“但我们的下一步该如何走呢?”</p>

 李瑜生性无法闲坐,即便身疲体倦,思绪仍一刻不停歇,始终在构思新的计策与步骤。</p>

 他深知,这乱世逐鹿就如同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只有在大局完全奠定,四海归心之前,绝不可停下歇脚。</p>

 “攻克鲁郡后,我方掌控半个豫州,基础渐固,接下来该考虑争霸天下,建立巩固前进步伐的根基。”</p>

 在心中权衡各地区,青州似乎最适合做下一个目标,“袁绍想必会觊觎青州,我们要如何先他一步!”</p>

 稍作沉吟,李瑜想到个绝妙点子,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好了,众位辛苦多时,今日暂且休息,咱们需速回,主君在城中焦急等待。”</p>

 李瑜自然不会透露他的策划给手下,带领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鲁郡。</p>

 甫至鲁郡城外,曹操一眼望见李瑜归返,全军将士欢呼雀跃。</p>

 “快看,那不是李瑜将军吗?他还活着回来了!”众人议论纷纷。</p>

 几天杳无音讯,以为此行已告失利,此刻重现眼前,令人惊叹。</p>

 曹操本人更是激动难抑,亲临城门,亲自迎接这位功臣,见面后连忙道:“三郎,你让我担惊受怕!”</p>

 他曾以为你遭意外,险些失去理智。</p>

 李瑜拍拍胸口,挺直背脊,身躯健硕,豪气非凡。“嘿,主君放心,袁绍手下残兵,怎奈我何!安然无恙便归来了。”</p>

 曹操赞叹道:“太好了!三郎,你简直就是韩信再世!不对,简直是韩信、张良两者兼修啊!”</p>

 听闻曹操溢美,李瑜面露羞赧,轻轻摆手谦让:“主公谬赞,我怎堪比拟两位大神兵仙谋圣呢?”</p>

 曹操含笑握住李瑜的手,问道:“三郎,这次你到袁绍老巢去所为何事?他是忽然退兵,与你定有关联吧?你做了什么,竟使他恐慌至此,连车马云集亦不带走,逃了回去?”</p>

 李瑜详细解说他的计划及其所作所为,从假装成公孙瓒的身份讲起。曹操听完他的陈述,惊讶不已:“难怪如此!三郎,真是妙极的一计!我们的兵势不足,并未令他畏惧,但粮草短缺也无法让他轻易退让。他真正的忌惮,乃是公孙瓒。你的这一计,实是救我们于生死边缘啊!”</p>

 夏侯惇对李瑜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归来,更是引发一连串赞扬之辞。</p>

 \"嘿,那个猪脑袁绍,十个都不足以和我们家三郎相比!\"李瑜哈哈笑道,显得十分自信。</p>

 \"大人智珠在握,决胜千里啊!这次若非你关键时刻出手,恐怕我都成袁绍砧板上的肉泥了!\"一位将领对曹操赞叹道。</p>

 曹操也笑着点头,\"嗯,别再夸我了,容易滋生骄傲啊。我们先进城再说,我有些新计划需要同你们商讨一下。\"</p>

 曹昂等人齐声答应,一行人簇拥李瑜返回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