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简直是碾压级别的(第2页)

 “将来若是能为他们效力,对我来说也将是一件幸事。”</p>

 离开永城后,那些护卫们紧跟李羽,满心敬仰。他们曾以为只是因李羽体型高大,武力一般;然而此刻看他的表现,文韬武略无所不精。</p>

 当时在众多包围下,他轻松解决所有问题,并且能迅速制服对手将领,这样的技艺实为罕见。他们笑着说:“先生,你的武功是从哪学来的?真了不起,比我们强多了,如果换成是我们,怕早就被消灭了吧。”</p>

 “先生制服敌方将军,掌控了整个局势,真厉害。”</p>

 对赞誉保持平静微笑后,李羽轻描淡写地回答:“冷静分析,果断出手才是关键。”</p>

 “刚才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开口,那些士兵不至于对我敌对,他们并不想死,都想得到归顺的机会。”</p>

 “现在我们去临淄,那里青州最大,原属王家的领地。但战乱后,王氏已迁居他处,临淄目前由几个小型门阀掌控。”</p>

 “永城黄巾已解决,拿下临淄,则整个青州大体就能安定了。剩下最强势力不捣蛋,其它就慢慢处置吧。”</p>

 护卫们齐齐应承,跟着李羽赶往临淄。同一时间,临淄城中的大小门阀急如焚蚁,围在一起老幼恳请年轻继承者秦岩:“岩儿,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外头黄巾匪徒日益疯狂,此时出城,后果难料!”</p>

 “你所掌控的万余人,可以说是临淄所有生机最后的保障。若全都交给你送往战场,那所有与我们家族相连的临淄世家,都将为你陪葬!”</p>

 “留在这里据城坚守,难道不更为明智吗!”一名唤做秦岩的年轻人,不满地眉宇紧皱,对着前方众长老大声主张。</p>

 “据守?”</p>

 “我们的小舟已然沦为失势之地,各个势力都将争夺此地,你们认为自己还能自保吗?”</p>

 “我说,这不是自保,干脆称为投诚最为合适!”</p>

 一帮长者对投降的说法倒是没什么抗拒,轻易认同了秦岩的看法。</p>

 他们劝导秦岩:“投降也并非不善,只要能保住如今的境遇与家财,这不正是我们期望的吗?”</p>

 “毕竟这里是我们的家乡之地,任何新政权入驻,我们的地位都不变。只要能够抵御黄巾贼,有何不可呢?”</p>

 然而秦岩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临淄的主导权本属于王氏。他们的抬头得益于王氏离开的机遇。但假使王氏重掌大权,他们将何去何从?是否要一直居于二流家族地位?</p>

 秦岩明白这是一次提升地位的机会,于是他拒绝了长老们的劝说:“我绝不可能寻求安宁,如今要领军出征,收复失去之地。”</p>

 “我打算带走五千人马,其余则留在城中,守护诸位的安全,希望这样能达成共识。”对于那些安于现状的老人们的犹豫,他不愿多做解释,毕竟一旦有所建树,他们的荣华也会跟随。</p>

 听此决定,余下的长老也难以反驳,因为若成功建立战功,他们会共享荣辱,若是败了,仍有数千部众可保自安,不如让秦岩试上一试。</p>

 他们同意道:“那么,秦岩,尽管去尝试吧,只是要务必谨慎。”得到肯定后,秦岩不再迟疑,领着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出城而去。</p>

 李瑜恰在此刻接近临淄附近。他还没进城,就看见有一支庞大的队伍正气势汹汹地往外冲,那位引领队伍的年轻将领显然不足二十,与李瑜年资相仿,却一脸杀气,径直奔向西北方向。</p>

 目睹这一队伍离去,李瑜暗自琢磨:“这支部队应出自本地士族私兵,他们会去哪里?莫非是要主动进攻吗,勇气实在惊人。”</p>

 他决定不去管此事,专心于自己的使命:“我乃兖州牧曹公府的主簿,李瑜!速速开启城门!”</p>

 城中将领尽管从未见过李瑜,但曹操之名却是耳熟能详。听见他是曹操派遣来的使者,并且观察到身后的百来兵马无碍大事,便放心接纳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