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似乎提供了些线索(第2页)

 而现在,却是李瑜单枪匹马与吕布战至平手,足见其武力之强劲,甚至或许不输吕布。</p>

 对秦岩这样一个纨绔 ,想要刺杀这般文武双全的对手,简直等于送死,绝无成功的可能,袁绍这样认为。</p>

 “秦岩,我能明白你的决心,但是此事实难。</p>

 与吕布对抗,恐怕你三招不到就得败下阵来。</p>

 而李瑜,却与他战成平等!”</p>

 袁绍惋惜道,“</p>

 你想现在就去行刺,无疑是送死,毫无结果的徒劳之举。”</p>

 然而,秦岩却咬紧牙关,语气坚决地反驳道:“我知道李瑜的实力,若不尝试,怎知结局?我只是要行刺,并未预设大量军队消耗。</p>

 若能成功,固然是好,即便落败亦无大碍,对吧?”</p>

 在秦岩心中,亲人已亡,活着又有何意义。</p>

 更何况他的出卖直接导致家族的悲惨境地,他对不起父母的灵魂。</p>

 他感到强烈的负罪感,若不能替家人复仇,死后也会良心谴责。</p>

 袁绍短暂思索,秦岩的想法虽有几分危险,但也非毫无可行之处,毕竟规模可控,主要问题是秦岩自身的冒险精神。</p>

 他同意给予帮助,于是缓缓起身道:“看在你坚持的态度,我将额外拨给你百人兵马,听从你调派。</p>

 若你还需要其他,尽管提。”</p>

 秦岩轻轻挥手,表示自己现在并不需要更多的物资,只需几十人相助便已足够。</p>

 他感激之余许诺:“如果我真能完成刺杀,定当重回明公麾下,重重回报您的大德。”</p>

 袁绍笑着,安慰了几句,随后配备人员和武器,并让秦岩自行策划行动。</p>

 而秦岩则带着士兵,乔装难民,避开视线,潜入了许昌。</p>

 此刻的曹操正在招募百姓,收容人心,所以接纳了众多流离失所之人。</p>

 秦岩融入人群,未经太多盘查就被安排了妥当。</p>

 望着繁华的许昌,秦岩内心五味杂陈,甚至是有些懊悔当年的选择。</p>

 他曾觉得跟随曹操前景渺茫,毕竟袁绍的势力更强;然而世事变幻莫测,曹操的力量迅速崛起,掌控的人口已然超出袁绍的预料。</p>

 此时,他或许该反思过去的决定,重新考虑下一步行动。</p>

 而这样的状况还在不断加剧,若无变化,曹操统一天下的梦,似乎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p>

 令秦岩最为心痛的是,推动这一切背后的 竟是他的宿敌李瑜。</p>

 这令秦岩的心情复杂万分:他明白李瑜极具才干,如果跟随李瑜,无疑有更为光明的未来;但背弃过李瑜,他们的仇恨已经难以解开。</p>

 秦岩努力甩了甩头,排除所有内心纠结,咬紧牙关道:“无论怎样,我与李瑜已成死敌,我必置他于死地!”</p>

 随后,他转脸对手下道:“散开,化整为零,搜集关于李瑜行踪的每一个线索,务必找出他的准确位置!这是刺杀计划的关键。”</p>

 众士立即点头散开,开始四处寻找李瑜的具 置。</p>

 不久他们锁定,李瑜如今身处丞相府中,无专属居所,生活起居皆在曹操府内,深得曹操信任。</p>

 得知此事后,秦岩眉间难掩一丝无奈,他曾设想功绩巨大的李瑜必有所归属,但实则两人共享居处。</p>

 在这种严密监控下,刺杀变得越发艰难,因整个府第戒备森严,难以接近。</p>

 秦岩愁云满面,“</p>

 难道我真的无计可施,无法除掉李瑜?”</p>

 他又愤然道:“真不甘心!”</p>

 原本,秦岩对此已有心理准备,知道刺杀并非易事。</p>

 然而,亲眼看着对手近在咫尺却无力应对,内心还是充斥着绝望。</p>

 然而,正当秦岩咬牙切齿、黯然神伤之际,他的队伍带来了重要信息。”</p>

 将军,我们刚获悉,明日清晨,李瑜将亲赴郊区,指导百姓耕田!”</p>

 听到这个消息,秦岩震惊至极,首先怀疑信息真实性。</p>

 身为高位官员和文人士大夫,李瑜岂会做农事教导这般朴素的事情?</p>

 秦岩疑惑询问来源并确认无疑。</p>

 李瑜近期确如是行为,尽管身居要职,却从未摆架子,持续关心民生,特别是教导农事。</p>

 明日李瑜还将亲临郊野,这一情况对于秦岩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p>

 因为在人群中,他可以混迹而不被察觉,趁接近之机行刺,只要抓住时机,成功的机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