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第380章 夏日杯的热闹

    桑莹的3a还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毕竟她这一年都在练,上半年也出了成果,只是暂时不稳定, 就没有放到jr赛事里。
 

    但冼初然的4s, 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睛。
 

    “啊啊啊你怎么跳出来的啊疯了吧”景筱曼揉搓着冼初然的脸,把妹妹的脸都挤变形了。
 

    冼初然在之后傻笑着, 嘿嘿道“蒙的。”
 

    后方跟着的丁教练一脸无奈。
 

    对, 冼初然这个四周跳,是蒙出来的。
 

    她尚未参加过jr国际赛, 去年在国内跨组比过sr的全锦赛, 当时因为技术不稳定, 成绩有点落后只拿了十五名开外。
 

    加上全锦赛的热点在于丛澜的gs短节目cs满分, 以及冬奥名单的竞争,所以冼初然是被忽略了的。
 

    不然,肯定有一堆人去嘲讽,原来这就是丁教练新收的徒弟, 怎么这么拉啊
 

    也有这样的言论, 只是比较少, 没有形成气候。
 

    那个比赛里, 冼初然就是短节目一般、自由滑前面两个跳跃接连失误, 她临时改了后面的配置,将32连跳改成了3z3t,摔了, 挺惨的, 于是后一个跳跃原本是单跳3f,她换成了3f3t。
 

    很猛的一个妹妹,别人前面失误了就心慌, 对接下来的跳跃产生犹豫,节目就此崩溃。
 

    她倒是好,前面失误了后面就立刻拼难度追分数,不管不顾的,也不晓得是虎还是有脑子。
 

    “反正已经落后了,就拼一把呗”冼初然吐了吐舌头。
 

    短节目她第三,自由滑刚才有个2a落冰不行,她扶冰了。这些劣势加在一起,撑死了她也就是个总分第三。
 

    冼初然在扶冰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改4s。
 

    她自己都没想到,居然真的可以拼成这个跳跃要知道她也只是在夏训快结束的时候,蒙出来一个而已
 

    景筱曼感慨“训练里都没成过,早上的公开训练也没练过,你胆子是真的大啊”
 

    大到没边儿了。
 

    丁教练在kc区问她后听闻了这样的回答,脸上的表情也是很精彩。
 

    刚才被特写播出了之后,网上很多看直播的人都在问丁教练这是听见了什么,居然有这种复杂表情。
 

    纷纷找会唇语的想要知道内容。
 

    在后台,丁教练没说什么扫兴的话,让开了位置,看着冼初然跟大家闹啊聊的,说着这个四周跳的事情。
 

    很雀跃,也格外活泼,还带着小孩子的天真和臭屁。
 

    “哇我也太厉害了吧不行我要把这个片段截下来存着”
 

    “我的第一个四周嗷嗷嗷我好神仙”
 

    还有景筱曼等人吹捧她的声音。
 

    “是是是,我们初然第一厉害。”
 

    “向冼同学学习回去我就加练”
 

    “冼大神,求个签名合影哎呀你打我做什么”
 

    “哈哈哈”
 

    丁教练不舍得用一句“戒骄戒躁”来打乱这个气氛,他希望大家能深刻地感受并记住这份愉悦,以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回想起来此刻的单纯快乐。
 

    人们的路总是越走越难的,运动员更是这样。
 

    能坚持走下去,总得有点支撑。
 

    丁教练嘴角咧了起来。
 

    4s吗
 

    他其实,也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颁奖嘉宾之一,是丛澜。
 

    这个事情没有提前对外告知,她也只是jr和sr女单这一项目的嘉宾。
 

    冼初然跳上领奖台之后,等着余下两人上台子,音乐响起了以后,她才见到了冰场围栏挡板的那边,红毯上站着的是丛澜。
 

    穿着套装的丛澜很少见,她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考斯滕,闪闪亮的仙女,要么便是运动衣,国家队队服、训练服什么的。
 

    对冼初然来说,她见得更多的,是丛澜的训练服。
 

    有时候是色彩丰富的,有时候是黑灰两色的,但总的来说都比较的随性。
 

    白色的套装,不算很高的高跟鞋,编发细致地盘在脑后,丛澜一步一步地,踩着红毯上了冰面。
 

    落脚的时候她有点不太适应,一般来讲,冰上的她都是穿着冰刀的。
 

    “啊啊啊啊啊啊这是谁啊啊”
 

    “雾草啊啊澜澜澜澜”
 

    观众们疯了。
 

    知道这个b级赛里没有丛澜之后,她的粉丝就没有执着来此了。
 

    不过刨除掉国家队sr组的那几个知名运动员,靠着“第一届自家b级赛”和“国家队成员”以及“大量国内运动员”的名头,这个五六千人的场馆还是坐了个七八成,观众席并不是大片空白。
 

    花滑市场较索契时期扩大了十倍有余,丛澜二月份才平昌冬奥夺金,花滑这一个大项目就拿了三枚金牌,可以说是这届奥运会奖牌榜的功臣。
 

    张简方多年来的努力在方方面面,赛前的宣传、国家队下了高原基地就去路演,都是有用的。
 

    如果说鸟巢九万余人是丛澜一人的号召力能抵达的天花板高度,这几日的“夏日杯”就是国内花滑的基本盘新篇章。
 

    这是一场没有丛澜,但依旧有许多观众不远千里来此观赛的b级赛事。
 

    张简方听闻票都定得差不多了以后,手抖着去拿杯子“还好还好。”
 

    定这么大一个场子,他也是有点心慌的。
 

    其实人塞不满没有关系,大不了最后要面子拉小学生大学生去观赛,但总归,不如群众自发来此的真实。
 

    张简方想看看,自己手里有多少砝码。
 

    毕竟,国外此类赛事哪怕是老牌的雾笛杯等,都没办法做到这样的程度。
 

    大部分b级赛的场地更是小得可怜,几百人、一千人的观众席比比皆是,还大多只有零星一点观众会来。
 

    开幕式之前就有现场冰迷拍了合照,发到外网配字“ho ant it,u or isu”,简洁明了还非常损人。
 

    现今又见到了丛澜,哪怕她不是运动员,也依然引发了观众们的热情。
 

    这次的颁奖花束设计上,是一把绘着红梅白雪的精巧小团扇,一面是一个雪花造型的软质裁片,一面是红紫的鲜花,三者合一成为了这份来自华夏的浪漫。
 

    台子上的三个人都激动异常,如果不是彼此隔开,怕是这会儿得紧抓着对方了。
 

    景筱曼第三,她扭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冼初然,两人一对视就同时小跳了起来。
 

    “啊啊啊怎么来这里没提前说啊”
 

    “是要给我们颁奖的吗”
 

    挨个发了花花,戴了奖牌,丛澜笑着向她们道贺。
 

    景筱曼小声询问“可以要个抱抱吗”
 

    丛澜大方伸开手臂“当然。”
 

    一个都抱了,其余的两人自然不能落下。
 

    冼初然“呜呜呜澜神,是澜神给我第一场国际赛颁奖。”
 

    丛澜“哭出来眼线就该花了。”
 

    冼初然打了个嗝“憋、憋不住。”
 

    丛澜“”
 

    是你没错了。
 

    颁奖典礼还是非常有传统特色的,四个项目的都搁在一起来,所以大家都在侧边等着,得奖的都见到了丛澜。
 

    下面的男单正等着丛澜上来呢,就见换了一个陌生人。
 

    三人“咦”
 

    但是没办法,丛澜确实只颁女单。
 

    他们以为丛澜就这么一次颁奖,没想到在之后sr女单上台了以后,丛澜又踩上了红毯。
 

    桑莹“”
 

    嗷sr第一场比赛是澜神给我颁奖
 

    赢了
 

    “3a很漂亮,”丛澜与弯腰下来的桑莹拥抱的同时,夸她今天的比赛跳跃,“加油”
 

    她刚才jr时也夸了冼初然挑战四周的勇气,小姑娘下了台子就连蹦带跳的,抓着景筱曼不放,嗷嗷自己被夸了。
 

    景筱曼快烦死她了,嘴里嫌弃着,却未曾扯开她拉着自己的手。
 

    现役运动员来一场b级赛颁奖,合适吗
 

    张简方觉得挺合适的。
 

    说出去丛澜是2ogg连号的女单第一人,但大家总是忘记,她还有一枚团体金,真要论起来,丛澜是3ogg。
 

    这奖牌数量和质量,花滑at还不能来颁个奖了
 

    他非常喜欢看到这一幕,前辈成为了长大的模样,满载荣誉,在拼搏的同时也与后辈们联结在一起,于这片雪白冰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
 

    颁奖的丛澜,得奖的冼初然景筱曼桑莹,她是后者的未来,也是后者追逐的目标。
 

    后者亦是丛澜的支撑,是她未来将会并肩作战的战友。
 

    “花样滑冰,薪火相传”,这是颁奖典礼上,女单两幕所阐述的一句话。
 

    网上已经快热闹翻了。
 

    论坛和贴吧里被冼初然和桑莹的4s、3a刷了屏,经过多年的锤炼,赛事直播早就搞得轻轻松松了,蹲直播和成绩方便了许多,冰迷人数也是急剧增加。
 

    谁说我们没有四周跳jr小女单我冼妹妹不服
 

    一个3a一个4s,打死bd老冰毒的脸了真的是
 

    梯队建设不完善就是13岁jr第一场国际赛出4s,hhhh骂两年梯队的人,我真想问脸疼不疼
 

    你澜神还是你澜神,啊啊啊澜澜去颁奖了好美这人好美哦
 

    梯队建设是一直在完善的,女单在张简方上台之前基本就处于断代刚出现jr小苗苗的时代。
 

    索契周期开始之前,那几个周期是真的,把顶端之外的女单苗苗都给薅没了。
 

    索契靠的是丛澜褚晓彤和梅山雁秋翠王萱等人,平昌周期开启的时候,大家以为会出来新的小女单,结果没想到还是这群人。
 

    其实那会儿也出来一些人的,周妍宁洛蓓蓓等,搁褚晓彤当年也是能打的技术储备,可丛澜将大家的眼光都拉高了,所以对于她俩和她俩以下的储备女单,冰迷都觉得“啊不够看”。
 

    等到平昌周期后两年,jr出四周跳的女单越来越多,大家就急了。
 

    每一天都有人去冰协的各大官号下面询问,我们的女单到底怎么样了第三个3a女单还没出吗难道褚晓彤丛澜退役了都续不上这个难度吗国外那么多四周跳小女单了我们连成年组女单都没一个吗
 

    特别是四周跳,这是最有噱头的一种难度跳跃,也是被问得最多的。
 

    今年冰协夏季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总结了这两个周期的成绩,也对外公布了当前的国青队、国家队成员与教练团队的构成。
 

    他们是很自豪的,说梯队建设很完善,各个难度层级的适龄运动员储备都足够。
 

    冰迷们却觉得,不够,很不够。
 

    只说女单,怎么能没有四周跳呢别家都开始在卷4z了呢,国外那谁还发了训练的4z视频,我们怎么连个4t都见不到
 

    浑然忽视了大部分国外运动员技术大瑕疵的现实。
 

    今日,桑莹的3a,冼初然的4s,给理智冰迷们狠狠出了一口气。
 

    因为她们看得出来,桑莹是真的稳了3a,她是靠自己的实力跳出来的。冼初然的4s问题比较大,控轴和落冰还有难度进出上都够呛,可她的技术非常标准。
 

    新的3a女单出现了,这让大家兴奋。
 

    新的标准4s出现了,这让大家振奋。
 

    标准,这是两个本就应该做到的词汇,可好像已经被人给排除在外了。
 

    3a的发力方式不同,再怎么投机取巧都不一定能练出来,哪怕真的出来了,成功率稳定性也低得可怕。
 

    四周跳不一样,平昌周期从男单到女单,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专属于技术毒瘤的偷鸡摸狗方案,一个个的,没有最毒,只有更毒。
 

    反正,落冰站住了就行。
 

    赛后采访里,冼初然回答了记者的“你的萨霍夫四周都已经出来了,但队内很多人没有出这个难度,是因为她们天赋和训练不足吗”问题。
 

    有着虎牙的冼初然奋力趴在桌子上,伸手去够那个鹅颈话筒,调低到适合自己的高度。
 

    “我们教练说了,”最稚嫩的童声里,说出来了最讽刺的话,“要练就要练技术最正确的四周跳,要出就要出赛场最符合标准的四周跳,我这个跳跃并不完美,它问题很大加分也很少,但我能确保的只有一点,它符合国际滑联技术手册上的所有认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