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17. 不同的成绩 谁跟谁比得过

    郁红叶这次推了自己的事情, 把这段比赛时间门给空了出来,带着一家老小来这边看现场。
 

    辛抒怀还在跟她一起开公司,她在公司忙, 女儿夏陶倒是跟了过来,小孩今年十七岁,在上高三, 明年就要高考了。
 

    这次来看比赛,也是请了周五的假,连着周六日凑了三天, 等到周日晚上得连夜飞回去。
 

    郁红叶本意是担心跟上次比赛似的, 出现了考斯滕的故障, 这次还带着团队里的一个裁缝一起过来了。
 

    公费出差不是很快乐, 但能免费看比赛外加后续补假期,裁缝本人倒是挺乐意。
 

    丛凛留着照顾家人,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等人都在, 郁红叶接了电话后,直接赶去了国家队所在酒店。
 

    没定到一起, 房间门紧俏。
 

    丛澜龇牙咧嘴从电梯里出来,见到的就是气喘吁吁等在大堂的郁红叶。
 

    她一下子就有点撑不住了。
 

    “妈”
 

    郁红叶猛地跑了过来, 逮着丛澜就是一阵上下打量“怎么样还好吗得多疼啊”
 

    最怕来自亲人的关心, 本来十分的疼痛能在这一刻达到一十分。
 

    郁红叶抱着丛澜, 安抚地摸摸脑袋“姑娘不怕啊”
 

    哪怕已经成年许久,被无数人夸赞气势凛然,称呼着“澜神”、“at”, 在妈妈这里,也还是会被说上一句,不怕啊。
 

    丛澜有点憋不住了。
 

    本来收得好好的情绪, 也不觉得委屈,病痛嘛都正常的,在这一刻如溃堤之势,一泻千里。
 

    见丛澜哭红了眼,郁红叶又心疼又焦急,小心翼翼地给她擦眼泪。
 

    于谨轻声道“先去避避。”
 

    这边太开阔,容易被人拍到,也有其余人往来。
 

    郁红叶“嗯,好麻烦你了于教练。”
 

    丛澜自觉从兜里掏出来纸巾在擤鼻涕。
 

    一群人又乌泱泱地往一处走,找了个会客室待着,等郁红叶与丛澜平复心情。
 

    “我没事,”丛澜瓮声瓮气的,“就是突然看见你,没刹住车。”
 

    郁红叶给她整了整头发“鸡窝。”
 

    丛澜“这叫随性自然”
 

    郁红叶“腰疼啊昨晚上没睡好吧”
 

    丛澜也不瞒她“我都没怎么睡好疼啊妈妈。”
 

    郁红叶没说什么疼咱们就不比了,而是又抱了抱她“女儿辛苦了。”
 

    国家队的全名包括“集训”一字,不允许家长进入,但很多运动员的家长都会在周边租个房子,跟孩子通话时也能让彼此安心,知道都是在一片蓝天下的。
 

    少而又少的假期里,也能近距离见一见。
 

    除了短期集训,其实一周里的假期也能回家住的。
 

    郁红叶去国家队的次数不算少,现今考斯滕基本快要被她承包了,不是只有休赛季才会去做考斯滕,日常比赛期间门也可能会临时换新、修补、为下一季做设计等等。
 

    她打包了全队的,就会直接带着团队和半成品上门,一口气试衣登记,这样也方便队员们提意见,费用上也降低了许多,毕竟是团购,很多支出都摊薄了。
 

    看着丛澜比前一个月要瘦,郁红叶又摸了摸她的脸“休赛季咱们多吃点。”
 

    也只能这样了。
 

    丛澜“好啊”
 

    外面,有人在问于谨“情绪起伏大,影响比赛了怎么办”
 

    于谨“那说不定会是一个新的节目展现呢”
 

    强大的人也有委屈柔弱之处,于谨不能说,赛前见到郁红叶对丛澜不会造成影响,但他觉得,孩子或许需要见见亲人。
 

    他也不想对外说,丛澜现在都这种高度了,自然会处理好一切,不会让这些情绪影响到比赛。
 

    因为他觉得,丛澜也有这样的权利,她不是只能做到最好的,她是人不是机器。
 

    “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于谨给这个教练留下了这么一句指代不明的话。
 

    有时,在最激进的那一刻,退一步能看到的风景,未必不如一直靠前的广阔。
 

    舒傲白领了一个直播镜头,正在满场乱窜。
 

    她看着扛机器的两人,有点担心地询问“是不是太沉了要不要休息五分钟”
 

    与手机直播不一样,这种官方直播跟录播用的一套机器,都是摄像机一堆设备,两人组要前后配合,大型设备直接背在背上,非常辛苦。
 

    一人摆摆手“工作,没事的。”
 

    后方那个也是如此。
 

    舒傲白“辛苦了辛苦了。”
 

    其实还好,他们的设备会借助固定在腰间门反馈回来的力气,拆解整个器械造成的压力,比纯扛重物稍微舒服一点。
 

    但也没舒服到哪里去,所以这边的摄像师大多都是男性。
 

    女性也有,一是行业限制排外,一是对体能要求高,两相叠加就给抬高了门槛,导致人数占比较少。
 

    这跟花滑倒是相反了。
 

    花滑里,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女性群体。
 

    “这边是我们的热身区域”舒傲白一路走一路介绍,还偶尔会讲一下曾经发生的趣事儿。
 

    “之前我跟寒哥参加比赛,有一次世锦赛,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热身,结果在做这个的时候,他没接住我,给我整个人从他身上扔出去了。”
 

    舒傲白开始翻旧账“我直接在地上滚了一圈”
 

    哈哈哈打他
 

    疼死了都
 

    寒哥出来,你媳妇在翻旧账,你先记着回去再收拾你
 

    今天在选手通道进出的地方,拐角处立了一个机器。
 

    上面可以显示后台直播的某个镜头直播间门,弹幕和评论区都被拉了上来,就在屏幕侧边的区域放着。
 

    运动员要是想看的话,可以来这边瞅瞅,镜头也是在这个机器旁边的。
 

    算是一个互动吧,能够实时对弹幕评论做出回答。
 

    好好好我昨天就想要了,想看喜欢的运动员念我的彩虹屁
 

    动作好快能采纳意见的主办方才是好主办方
 

    我立刻就去搜彩虹屁八十问
 

    舒傲白“昨天都说想看运动员的回应,喏,今天我们就紧急安排上啦”
 

    位置还是在与混采区交叉的地方,是运动员必经之地,也有工作人员在这里站着,会引导运动员来这边跟线上的观众打招呼。
 

    现场的观众则是看不到这个了,虽然外面有好几台通讯车,但信号是真的差,文字都不好聊,更别提看直播视频了,完全进不去。
 

    她们只能等比赛结束后到网上找这些物料,也是有舍有得了。
 

    舒傲白先站在这里看了看机器上的评论“找丛澜澜澜还没到,嗯,她的比赛要晚一些,跟昨天的顺序一样,第一场是男单。”
 

    祁寻春给郁红叶找了个证件,让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工作人员,直接混入队伍进到场馆里。
 

    于谨没跟着一起来,他得去照看沐修竹,男单比得早,上午的o和热身时间门都很靠前,所以他很早就跟孩子到了场馆里。
 

    丛澜则是拜托给了秦柠,她是经纪人也差不多算是赛事编外成员,主要负责的就是丛澜。
 

    “是不是有点小感冒”秦柠给端来了一杯热手,“先暖暖,我看你好像体温不是很好。”
 

    丛澜鼻子有点堵,头也发晕,还是很困的样子。
 

    郁红叶忙前忙后,一直围着她跑。
 

    丛澜无奈“真的没事,不用这么紧张,我又不是大熊猫。”
 

    旁边周妍宁笑着道“澜姐是大熊猫,独一无一的那种。”
 

    桑莹狠狠点头表示赞同。
 

    郁红叶见状也轻轻地笑了笑。
 

    今年的比赛是四场自由滑,时长比昨日拉久了不说,难度和刺激性也不是短节目可比的。
 

    陆心怡坐下后,听见周边有人嘟囔。
 

    “遇见那种不太好的,我觉得四分钟可漫长了,但如果是很好的表演,我就觉得这四分钟根本看不够”
 

    “我很烦看见那种前面炸烟花,后面无望了,就不好好比开始摆烂的。只要认真比赛的我都喜欢”
 

    “天天在网上逼逼赖赖,说运动员那么辛苦我们都要支持,不能只看到丛澜。我求求了就这稀烂技术一看态度就不好,我凭什么支持啊”
 

    稀烂技术在观众的眼里,乍一听,指的是炸烟花、水平不高、总是摔倒,其实与前两年不一样,大众认为的“不好”,并非是技术难度上不去。
 

    而是技术毒瘤、敷衍、不求进取,这些在节目里都是很明显的。
 

    一个人真的因为技术不高导致了失误,但一直没放弃,这种进取精神是会体现出来的。
 

    与总是追求赢,输了就全面骂人的前景相比,今年的情况要好上许多,观众们能看到“努力”了。
 

    固然,还是有在沐修竹等人失利后展开谩骂的,但怼他们的也更多了。
 

    就整个大方向来说,张简方今年在宣传的运动员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他号召大众上冰,不只是响应体总的“三亿人上冰雪”任务,也是在让滑冰这个项目走近群众,令大众感受到滑冰的魅力与艰辛。
 

    陆心怡这次准备了东西,与周边的人交换小礼物。
 

    看到接来的是场馆贩售的周边,这个姐妹笑了“刚买的呀谢谢”
 

    陆心怡不好意思道“没有准备。”
 

    姐妹“官周超级好的我特别喜欢”
 

    陆心怡“你好厉害,能自己做周边,每天都有啊”
 

    姐妹“我是找画手太太约的稿子,然后去定制的无料。这个不能一次贩售哦如果后期退坑出物,希望可以送给其余的同好呢”
 

    陆心怡听得有些吃力“太太无料这是什么”
 

    姐妹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在圈子里说习惯了,我是找画手约的稿件去做的这些,因为是不盈利只赠送,所以以后你不想要的话,也请不要卖给别人,最好是找同样喜欢国家队和丛澜的人,送给她们哈”
 

    陆心怡“哦哦哦”
 

    她也会买国家队出的周边,但对于这些自成一体的圈子并不多了解,因为事情忙没这么多时间门,也做不到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网上。
 

    不过,也有工作忙依旧能对这些了如指掌的,比如蓝莓酱、江乐心等人。
 

    世界很大,人海茫茫,线下线上都有数不清楚的独特“茧房”,先知道只是先人一步,并非什么高高在上的优势。
 

    同时,不了解却非要以自我角度去批评,这样的“高高在上”也属实没有必要。
 

    男单出场十一人,比赛很顺利,这次没有人退赛。
 

    沐修竹是第十个出现的,他抽签的位次在第一组后三人里,手气一般般。
 

    应答和殷英千则是靠前一些,一个是第一组,一个是第一组。
 

    大概是破釜沉舟,殷英千上场了以后,观众们无来由地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壮士断腕”的气势。
 

    孙娅然眯了眯眼睛,断定“我们的小将似乎要拼死一搏了。”
 

    当即就被直播间门里的人给纠正了用词。
 

    吉利点,是拼活一搏
 

    是你死我活,不管如何都是我活
 

    都是一群很讲玄学的人。
 

    孙娅然瞥了一眼旁边摆放的显示屏,没忍住笑了一声。
 

    “好的,”她纠正道,“我们的小将马上要爆发了”
 

    殷英千感觉自己的上半身都是硬的,借着滑行这段空挡,他深呼吸数次,按照训练习惯做准备动作。
 

    jr时期他的成绩说不上优秀,但也不差。
 

    拿过两个jg的银牌,一次jg铜牌,还进入过一次jgf,jc里的最好成绩是第五。
 

    国内的成绩要比这个好一些,毕竟四周跳男单基本都进国家队了,双四的则是全在国家队里。
 

    在冰迷那边,并不是查无此人,只能说他还不到非常优秀的程度。
 

    升组后,教练说你的发展前景是不错的,骨骼肌肉逐渐发力,只要好好训练,成绩会越来越好,技术也会越来越稳定。
 

    殷英千很喜欢国家队的氛围,也压根不想离开这里。
 

    滑到世锦赛,滑到北京,滑到越来越远的地方。
 

    这是他们这一批运动员想要的。
 

    你的短节目已经这样了,不拼一把怎么追
 

    我们不比任何国际上的人差我们的教练后勤是最好的
 

    殷英千沉住气,站在场中听到漫天的掌声后,心里陡然一静,在这喧闹中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我能行。
 

    这是他在音乐响起的前一秒,在心里蓦地出现的一句话。
 

    后台里关注前面赛事的于谨,见到了显示屏上拉近的殷英千脸部特写,贼贼地笑了起来。
 

    啊,这个表情他知道,见过几次。
 

    虽然每次的主体都不太一样,但结果都很好。
 

    于谨将视线转移给了沐修竹。
 

    沐修竹正戴着耳机在地上来回变速跑,熟练地进行着他的热身环节。
 

    沐修竹也有过这样的表情。
 

    见过人一夕之间门成长吗
 

    当他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不再惧怕,决意扛起,那一刻他就真正地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入了这片“大地”。
 

    不再是浮于冰面的泡沫,颤颤巍巍,无可依靠。
 

    与殷英千相比,邝玉海要紧张得多,孩子如何他是清楚的,小毛病多,赛场训练场水平起伏大,能出一个好节目也能崩到炸烟花。
 

    要不然jr时期不至于世青赛上不了领奖台,不说第一,第三总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还是老话,掌握了三或四个四周跳,那得在赛场上跳出来,不然三四、四四的编排就是个笑话
 

    殷英千的两个四周跳,是最不被“高贵冰迷”在意的“低级四周”,也就是4t和4s。
 

    他在这两个跳跃上的成功率还算可以,4t在80落冰,4s在60落冰,摔倒的概率不高,就是小失误比较多,像是存周、滑出不畅、翻身等等,这些要是算起来就比较细节了。
 

    所以一般来讲,提到的成功率都是跳跃落冰不摔。
 

    自由滑改成了三四配套,外加两个3a,43连跳是4t3t,亦是殷英千的顶配难度。
 

    o里表现还算不错,就看这一把实际发挥了。
 

    孙娅然咋呼一下就站了起来,抓着自己的耳机“我们第一位出场的小将三四配套4t、4s、4t3t,三个四周跳完成得非常优秀连跳有点磕绊,第一跳落冰后稍显不稳,一次发力过于明显,但是两个四周跳的单跳完成得格外漂亮太标准了,跟上一个运动员的4t相比,这个点冰姿态真的对对对,就现在慢放这样”
 

    先于殷英千出来比的这个男单,来自日本,他的点冰动作属实难看加倍,一脚下去跟凿坑挖土豆似的,迸起的冰屑连他的具体动作都挡住了,要不是摄像头离得远,怕是得扑一脸的冰渣子。
 

    后续慢放时,技术人员还是特意找的其他镜头,有俩主要镜头压根就看不到他的冰刀。
 

    这次殷英千的4t很标准,干干净净,点冰的动作是国家队惯有的漂亮,技术人员同样是刻意找的镜头,但给的是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慢放,点冰姿态乍起,就跟昂首的天鹅一样。
 

    小男单骨架小,体重轻,做出标准动作时的表现是很好的,动作干脆也会给观众更好的美感。
 

    这一个天鹅湖的自由滑,一袭白衣的殷英千,抗住了它该有的风格。
 

    仙男风我爱死了这种风格
 

    小沐,小沐是你吗我们曾经的小沐
 

    笑死,竹子以前是青翠竹笋风,现在是耸立竹林风,成长了但也没那么仙了
 

    人都是会成长的,肌肉增多了以后沐修竹肉眼可见的有了体型上的变化,虽然技术还是很轻盈的样子,但节目风格有了转变,变得更沉稳了,不是以前轻飘飘的。
 

    殷英千这个,是沐修竹前几年的风格。
 

    说好吧,挺美的,但不好的是看上去太松散了。
 

    仙男风不一定就是松散,只是有的运动员表现着力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节目看上去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
 

    邝玉海在kc区低声与他分析刚才的自由滑,茱迪也坐在这边,跟殷英千说了两句表演上的东西。
 

    17814,其中分8052,后者不是很高。但顾虑到殷英千的表现也只是及格,这个分数算是不错了。
 

    成绩很好,出分是当前的第一。
 

    加上他的短节目得分,目前总分排在第一名的位置。
 

    哪怕是双四配置的一位运动员,因为四周跳存周降级和三周半摔倒,导致他80的bv直接降到了67多,分比殷英千高一点,自由滑得分要比后者低快30分了。
 

    故而,加上对方的短节目优势,算下来总分也要比殷英千低个快一十分。
 

    后台里的殷英千看了一眼悬挂在屏幕上的排名“啊”
 

    bv真的好关键。
 

    教练在身侧抱胸而立“那也得你能跳出来才行。”
 

    直到第一组里的应答上场,殷英千的名字都挂在第一的位置上。
 

    每次运动员kc区出分,观众们都会欢呼,但与常见庆祝的不同点在于,这个欢呼是分两道的。
 

    一是给刚比完的运动员,祝贺他们的成绩。
 

    一是给依旧挂在第一的殷英千,因为他还在第一。
 

    大家也干的不要这么明显hhhhhh
 

    你嘴都合不拢了你还让现场不要这么明显,勿要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哦hhh
 

    我好爽啊,怎么办,第八逆袭到第一了哈哈哈
 

    可是第一组还没比啊,六个人只要有仨正常发挥就能挤掉他的
 

    第一组的竞技实力相对较弱,零四、一四、一四的都在这里,还有那种七个跳跃标记一半的,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组就比较强了,不说最后三人就是短节目的一一三,余下的三人也很厉害啊
 

    还有要上三四、四四的猛人也在,翻过殷英千的成绩瞧着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