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43. 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 它不3在乎……

    这场世锦赛当真是看点连连
 

    不论是gs大力制裁裁判组, 还是技术毒瘤选手们在世锦赛上齐齐露丑,又或者教练们在场周集体滑跪。
 

    一出出好戏,属实是褚晓彤所言小丑现形。
 

    出场比赛分组是直接按照世界排名积分来的, 然后组别内抽签,所以世锦赛这类的大赛,前后出场的选手们实力差距甚大。
 

    双人可能最初一组的选手们连单跳都不利索、抛跳各种摔, 到最后一组的人又稳又美。
 

    男单要更明显一些, 跟前几年一样, 第一组甚至都不能上四周跳,3a都糟糕得厉害,要不是isu规定男单短节目只能用3a, 怕是有人拼都不拼, 直接上2a。
 

    这样的情况下,越到后面,3a越多、越稳,而四周跳的花样也越来越复杂,短节目用两个四周跳配置的也逐渐出现。
 

    可是他们的结果,都不如这个赛季之前那么好。
 

    孙娅然都快哭了“我终于在赛场看到这一幕了”
 

    gf那是一场针对当赛季高端玩家们的特殊展示, gs在的情况里依然被裁判组操纵着,成绩趋向公平但又有着无数的试探。
 

    而受益的, 只有那么六个人、六个组。
 

    算下来四个项目也不过是36人。
 

    世锦赛不一样, 这里的人更多,选手水平跨度更大, 涉及到的国家也更多。
 

    就跟十一月才举办的中国全锦赛一样, 这里的比赛是那么的正常。
 

    孙娅然“错误的技术被判罚,正确的动作被肯定。量化的节目内容分里,真正涉及到艺术性的也不过是两个单项, 余下三个完全可以用细则来规定分数高低。我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梦想成真。”
 

    别的比赛里,裁判组可以不管不顾地出分,顶着现在的风险去捞最后一把也不是不行。
 

    但这个比赛不行啦,出分渠道完全被gs把控,只要后台里技术组人员不放行,那么gs自动锁定出分,裁判不改就全场僵持,听着观众集体谩骂就行。
 

    这阵势,听上去就像是赛后会摸到裁判酒店房间拿把刀去割喉似的。
 

    任谁听上两场都忍不住哆嗦,再不作妖。
 

    点冰前过度re的,点冰跳压成了刃跳的,还有那种f和z错刃的,不管什么情况,扣分点触碰了就扣,该扣多少就多少。
 

    被嚷着“技术毒瘤又如何我们第一我们高分我们世界纪录”的人们,再没有了这份威风。
 

    尤其是常见的那几个人,日本的木须隆明,美国的orton he这是被抓最惨的,三个跳跃标红,该降组的降组,连旋转都被标记成了不认可。
 

    我就说h的z是错刃你们还说不是,他这个甚至是降组的周数都不够
 

    h这个赛季只出了一场四大洲吧我记得全美都没比,直接拿的名额,当时四大洲打分可混乱了,他分数贼高
 

    撅屁股猩猩一样,他以前旋转还凑合但基本每次都是接近满分,今天终于被gs给整了
 

    也不算被整的吧,标准蹲转是屁股低于膝盖,他这撅起来的姿势活该被抓啊
 

    孙娅然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了,但她从来不觉说得厌烦。
 

    因为每次可以说出口,都侧面证明了这场比赛所具备的难得的公正性。
 

    她笑语盈盈“技术动作正确是一个很难的坚持,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这不怕,继续训练就可以,我们看得到这份努力。但偷懒的人,不该得到不应该有的高分。”
 

    对孙姐说得对
 

    这话我这个赛季听得最多,国内赛之外能听到一次我都觉得是祖坟冒青烟
 

    爽死了,我憋了八年多,现在终于看到这一幕了
 

    gs,来我们短道赛场吧求求了qaq
 

    还有别的项目跑来看热闹的。
 

    自然,也不乏“双担”的。
 

    褚晓彤跟丛澜犀利点评“看了一出猴戏。”
 

    丛澜“倒也不至于。”
 

    褚晓彤耸耸肩“你不要那么宽容,他们抢牌子的时候可从来不手软。”
 

    丛澜头有点疼,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不是宽容,是忽略。已经懒得看了。”
 

    从前还会生气,现在就感觉这份心情还不如花在别处,省得浪费时间。
 

    褚晓彤等着沐修竹出分,突然想起来了女单的混乱“我看好些人在改技术动作”
 

    提到这里,丛澜就想笑“对。”
 

    gf之后还不太明显,但已经有人这么做了,因为脑子清明的人都看出来了张简方的意图。
 

    他们其实很早就知道他想干什么,只不过一直以为他做不到而已。
 

    也曾经私下吐槽、打赌过,猜张简方什么时候会颓丧放弃。
 

    丹尾千佳能在没有3a的情况下,在全日夺冠,靠的是实力和稳定发挥,但同时也占据了一个极大的优势技术毒瘤们的心境,不稳了。
 

    gf里的冲击是对着所有花滑运动员的,以前为了能在冰上站住,这类运动员从最开始练的就是错误技术。
 

    木须隆明的下场,就是gs的警戒。
 

    他们慌了。
 

    她们也慌了。
 

    单说有延铃她们,虽然有的会3a,有的也练出来了四周跳,却很不稳定,每次放在赛场都是赌运气。
 

    这样的环境里,一早就稳稳打基础的丹尾千佳们,则是有了上风优势。
 

    俄萝那边照旧是混战,一群乱糟糟的,技术正确的少,还吃亏在了国内冰协偏袒一两人,打分情况也是离谱得很。
 

    这次的全俄比赛中,阿丽娜潘科娃越级比了sr,还塞进去了四个四周跳,试图用bv来战胜其余人。
 

    她想得很美,教练也铺垫好了一切,结果最后被状态正好的西妮娅库里科娃用三个四周跳个压了个彻底,而且后者这次的短节目里还成了3a而不是用的2a。
 

    全俄的冠军也是西妮娅库里科娃,阿丽娜潘科娃最后拿到了第三,虽然站上了领奖台,却与她的算计遥不可及,让她那出了跳跃就是跳跃的自由滑显得像是个笑话。
 

    丛澜“四大洲之后吧,应该就开始慌着想改了。”
 

    四大洲之后就是isu的丑闻一连串地爆发,组织内部接连爆雷,大部分官员被带走,各国冰协的成员也没躲过。
 

    至于教练们,也得到了严厉的检查。
 

    在这次大普查中,还翻出来了不少没曝光的事,敌对竞争者也借机在里面搞了不少的风波。
 

    总之,花滑圈的猹猹们是狠狠地吃了一波瓜,睡醒就是xxx被带走、xxx黑幕,一秒换一个天下。
 

    gs的威势再次加强,失去教练的选手惶惶不安,幸运的人则是纠结地看着自己的冰鞋,忧愁未来要如何走下去。
 

    一些摇摆不定的教练们,加上那些偷偷走捷径的,开始正视“gs赛场没有瑕疵”的现实。
 

    他们痛心疾首,不得不承认自己担心的一天真的成为了现实,而且张简方忙了这么久被打击了这么多年,他居然没有放弃
 

    那么问题来了,gs如果接管了赛场,他们怎么办
 

    十一三岁的男单或者女单,正在进行四周跳的练习,他们的基础还可以抓紧改一改。
 

    但是,十五六的呢四周跳已经初具规模的呢比如终于学会了存周落冰的比如错刃比用刃正确的成功率要高的呢
 

    再比如,他们已经很久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打磨的三周跳
 

    褚晓彤“我真的很长时间没看到过漂亮的3z了。”
 

    她感慨。
 

    连3o更是少见,jr这群人里几十个能出一只手的规范,就已经烧高香了。
 

    丛澜“会好的,最快下个赛季。”
 

    世锦赛来得太快,赛前中国冰协集中轰炸宣传的“黑科技”太多,从冰面设置到场周协作,再到现场的gs,每一点都在逼着那些走偏门捷径的人们去死。
 

    可是以前,包括现在,是他们在逼着所有正视规则的人们去死。
 

    不过是风水轮流转罢了。
 

    褚晓彤看着沐修竹的短节目创造了男单新的r,苦笑一声“现在才感觉,花滑是活着的。”
 

    丛澜站了起来,随着所有观众一起鼓掌喝彩。
 

    “好样的”
 

    “小沐全世界最棒”
 

    “拿第一”
 

    年初去sa分站赛时,在机场撞见的北美小哥osborn at这次短节目发挥也极好,拿了第一。
 

    至于木须隆明,分数只在20位,好歹是进了自由滑的名单。
 

    至于orton he,造势的四大洲强势回归在这场世锦赛中原形毕露,上个赛季的傲然、一个月前的强悍,皆成了笑话。
 

    丛澜听到旁边有人笑着挖苦。
 

    “看,我就说了,四大洲单人金牌就是个毒。”
 

    稍后意识到丛澜在旁边,而她又是女单第一,当即就哭丧着脸,本是因为沐修竹的短节目第一喜极而泣的眼泪,瞬间转变成为了悲伤的泪。
 

    “我错了呜呜呜,澜神你不一样,你一定不一样你不要听我胡咧咧”
 

    丛澜失笑“哪里就这么毒了”
 

    观众“在外国人身上就是毒的我一定为你祈祷,许愿你接下来的比赛全是顺顺利利”
 

    褚晓彤在一边拱火“我以前拿四大洲第一的时候,好像也挺倒霉。”
 

    观众“啊啊啊啊彤姐你不要再说了我不听”
 

    褚晓彤和丛澜相视一笑。
 

    玄学一事未可知,但也只是人们将已经发生的事情尽量往上靠的答案而已。
 

    就像是爸妈给生活费,本来就是要给的,可前一秒转了好运锦鲤的微博,下一秒收到钱,就会把这件事归结给微博。
 

    实际上,给钱的是爸妈哎
 

    丛澜“挺好玩。”
 

    看大家从这些东西里找规律,也是有趣的。
 

    丛澜找于谨的时候,他正在跟沐修竹扒拉小分表。
 

    “3a加满啦”于谨开心地挥舞着双手,“真好”
 

    4z和4t被他忽略,看着e满分的3a,于谨比沐修竹拿第一都高兴。
 

    沐修竹也超开心的
 

    旁边邝玉海拉着卞玄在算他分数,顺便跟他讲自由滑要怎么弄。
 

    世锦赛的成绩关乎下个赛季的名单,g分站的名额必须拿满,明年的世锦赛当然也要满额
 

    邝玉海“成绩不能落后啊”
 

    沐修竹前三的话,后面两人的压力也很大,毕竟最好的两个成绩之和加起来得在13的范围内。
 

    邝玉海“最少也得前十”
 

    这是最稳妥的一个成绩,除非沐修竹锁定第一,那么余下两人才可以用第十一的来凑这个人数。
 

    卞玄的压力很大,应答的压力也不小。
 

    易儒还是旧伤严重,他这个赛季都没怎么参赛,冰迷都担心他是不是要退了。
 

    这次世锦赛,他也随队来了云南。
 

    见孩子们这么紧张,他温声地开导着,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其实也不用这么担心,”他手里是这次来参赛的所有男单的技术编排资料,“有gs在,至少我们不用担心盘外招。”
 

    盘外招,原是指棋盘游戏外的阴损招数,这里很明显,易儒指的就是花滑赛场上一直存在着的不公平。
 

    卞玄一下子就泄去了一半的压力。
 

    应答“对哦”
 

    丛澜挠着下巴过来,于谨眼尖,发现她脖子里有些小红点。
 

    “过敏了”他问。
 

    丛澜毫无所觉“有吗今天一直有点痒。”
 

    于谨“去找队医弄点药膏抹抹,你这一大片一大片的。”
 

    他掰着丛澜的脸颊,侧脸到脖子那里都被她抠得一大片红色,差点破皮。
 

    于谨“算了我带着你过去吧,就半天没顾上你,你看看你这搞的。”
 

    丛澜“好的谢谢于妈妈”
 

    于谨作势要打。
 

    丛澜一个躲避“哎嘿打不到打不到”
 

    次日上午o。
 

    因为十点半要开始比冰舞的短曲,所以他们今天o的时间也提前了。
 

    丛澜早上五点多就爬了起来,哈欠打得一个比一个大,直到坐在餐桌边,都没停止。
 

    于谨“赶紧吃。”
 

    也没什么好吃的,控油盐和分量控得厉害,特别是比赛期间吃东西简直就是严格保持在“人不要挂掉”的边缘。
 

    丛澜现在没什么胃口。
 

    于谨“昨天还挠吗”
 

    丛澜仰着脖子给他看“还有吗”
 

    于谨“不泛红了,你不挠的话应该就没有了。”
 

    旁边有人搭腔“空气过敏还是南方不太适应”
 

    云南的湿度相对全国较高,但那是夏季,现在才三月份,况且这边的地势复杂,周边有山有水,此时正是最舒爽的时节。
 

    连吹来的风都是清爽的。
 

    国家队的人都说这里好,还问综合性的场地什么时候建好,以后能不能来这边集训。
 

    但也有人水土不服,闹肚子什么的。
 

    丛澜“不知道啊,可能纬度太低了。”
 

    队内有人从北边跑来云南,纬度的变化让他便秘好几日了。
 

    神奇的人体反应而已。
 

    于谨也懒得追根究底,没伤到根底,这玩意儿也追究不出来。
 

    “不影响就好,你吃两口,要不然等会儿耽误训练。”他毫不留情。
 

    丛澜叹气“催命似的。”
 

    于谨不跟她计较,自己又去端了一堆吃的过来。
 

    他吃得多,冰场外面冷,得多囤点儿热量才行。
 

    冰舞的打分对裁判的依赖性挺大的。
 

    孙娅然“盐湖城丑闻都知道吗冰舞的交易内幕。”
 

    她趁着六练的空挡还跟大家唠这个八卦,就是两个国家交易第一名,我捧你冰舞你捧我其他项目。
 

    这个比较出名,一提的话冰迷们大多都知道。
 

    哪怕不晓得的,也会对此感兴趣,认真听上两句。
 

    感觉出来了,我们冰协是真的站起来了,官方频道都敢掀isu裤兜子了
 

    孙姐我敬你是个狠人
 

    孙娅然“我看大家都很喜欢嗑c,就是双人啊、冰舞啊这些组合。在cs的构成里,我们默认这两个项目是有默契分的。”
 

    默契要靠日复一日的训练与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
 

    两个项目里都出现过双胞胎兄妹一起练冰,也有自小就是邻居组队的,基本上都是青梅竹马。
 

    拆队重组的更多,两个人嘛,比单人总是要多出一倍以上的问题与麻烦。
 

    孙娅然“冰舞的假船最多了,我知道你们说嗑错了c就是上了假船。其实在赛季最初,还会有组合放出烟雾弹,模拟出来一种他们正在谈恋爱的氛围。”
 

    比如今年要罗朱,或者探戈选段,这样的“情侣”会让很多人先入为主,给节目的完成度增加那么一点点助力。
 

    最终靠的都是实力。
 

    但有的裁判挺吃这一套的。
 

    可惜的是,冰舞与双人的假船太多,很少有成真的恋人走到夫妻。
 

    甚至这里面还有出柜的,男女都有。
 

    要不然网上也不会有人骂花滑是个同性恋运动。
 

    可他们这样做,为的就是那么一点裁判的“眼缘”。
 

    一个被称为是谁分高、谁分低的借口,仿佛能用来解释一切。
 

    孙娅然“不知道今天的赛场上,冰舞组合们会有什么样的成绩。”
 

    她想说,gs主控的赛场里,再没有“眼缘”一说。
 

    今日的卷面谁答得好,该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丛澜要去比赛,所以今天是沐修竹来陪着褚晓彤当观众。
 

    “gs又进化啦”褚晓彤眼尖地发现了这一点。
 

    沐修竹歪在椅子上想睡,闻言睁开了眼睛“啊”
 

    褚晓彤嫌弃他“行了行了你睡吧。”
 

    gs又进化了,在对cs的判分中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包括这次的内置系统程序也多了一个“纠错采集”。
 

    它第一次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张简方也无法否认,当时的gs很薄弱。
 

    一年复一年,它才到了现在的精确度。
 

    但它依然要进步。
 

    比gf那两场要厉害,这次是自家场地,所有选手都被要求戴上了芯片,避免被人指摘这东西影响选手发挥,故而采集芯片做得更小也更轻了。
 

    手臂、肩颈、腿、脚踝,分散开来佩戴根本就没有重量感。
 

    自然,前两天刚到赛场,被告知这次的比赛方式后也有选手团队表示了不满,觉得这里面藏着阴谋。
 

    不管是他们自己这样想的,还是为了isu发声,总之,那时闹了一阵子。
 

    主办方也不惯着他们,当即就再次解释了这东西并不影响具体发挥,以及,这是本次比赛必须要做的,否则后果自负。
 

    没这个芯片,场周还有高昂的摄像头能捕捉动作从而让gs分析,只是终不如前者的便利和稳定罢了。
 

    闹事的人强硬地抬着下巴,只觉得自己胜利了。
 

    实则压根不知道,场周摄像头完全不耽搁让他们原形毕露。
 

    orton he这类的人就心虚地根本不敢接芯片,担惊受怕的,也让他们的短节目比得一团糟。
 

    昨晚上把这些矛盾传出去后,冰迷们鼓掌庆祝,为主办方打ca。
 

    还调侃说过了初一还有十五,真当自己能躲过去啊
 

    结合第一日的比赛乱象,着实贡献了不少的笑话。
 

    喜欢芯片的也很多,因为这边告知了之后gs的数据分析报告会发给选手及其教练。
 

    这一个赛季来,其他国籍的选手得到这份报告的不在少数,连着a级赛到b级赛,几十个人是有了的。
 

    甭管是否有用,又能不能对运动员的未来训练指导,gs现在大热,看上去就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啊
 

    又不要钱。
 

    孙娅然正在解说这个组合里的男伴“fay
 

    yan比起赛季初看上去瘦了一些,他减重是合理的,确保自己的核心力量不丢失的前提下,调整体型也利于进行技术动作。看,这个旋转托举就很流畅,以前都会卡一下的。”
 

    孙娅然斩钉截铁“这个不行,中线步一级定死了。”
 

    如她所言,gs的实时分数里确实是这样的。
 

    裁判组的给分要宽泛一些,但一级也是真的,只不过e稍高。
 

    沐修竹旁边有人不太理解,问他gs到底是怎么给的分数,为什么总跟裁判组有分差。
 

    沐修竹解释“gs内置的程序会进行一场打分模拟,因为打分是有区间范围的,像是一个3a的跳跃,严苛的人认为最多3,一般的认为是4,宽松的人则觉得能够给到5,这都是没有问题的,它是一个35的范围,那么九个裁判的综合分数就是要过滤掉里面的个人主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