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94.45 奇迹

    夸张的分数除了表现在场馆里永无止境的娃娃雨之外, 就是网络上一茬又一茬的上亿讨论度了。
 

    丛澜满分
 

    丛澜是谁
 

    花滑
 

    冰迷接连屠了各大sns的热搜榜,小众项目一下子就成为了今日的焦点。
 

    孙娅然在解说中反复解释着为什么丛澜能拿到满分,以及这个分数里是否存在所谓的“gs偏待中国选手”。
 

    “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 她们的实际水平要去争夺分数区间里的最佳分数, 但丛澜不一样, 前两年她是这样的人, 现今她的最低水平也几乎是与满分持平的。”
 

    孙娅然反复强调“丛澜的实力, 已经远远超过规则的要求水准了。”
 

    她的即时解说很关键,因为是中国的官方解说, 本就具备权威性,提前说这些会避免不少的麻烦。
 

    哪怕不能完全避免。
 

    跟来现场的isu官员里, 好事者算了一下这波热度, 发现他们估计错了,一场比赛兴许比他们一整个赛季赚的钱都要多。
 

    或许至少顶的上他们三个赛季的收入,后续的延伸收益会更多。
 

    赞助商们已经开心疯了, 挡板上那偌大的o不单单是名气, 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宣传效果,这笔钱花得着实是值。
 

    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幕呢
 

    原以为最大的噱头已经在前面的比赛里都出现过,世锦赛再好也只是那般, 却不料居然能出现全部满分
 

    就好像风暴出现的那一个赛季, 逢出即r,无人想到它一山更比一山高。
 

    都以为丛澜已经登顶了啊
 

    “快出分”
 

    “别算了别算了”
 

    “计算器给我丢了”
 

    现场中的大屏幕上在不断滚动着裁判席的给分, 有的人对七个技术动作反复地修改,3a一会儿给5一会儿给4最后又在嘘声里给5,cs也要么975要么1000,纠结得要命。
 

    九个人里一半多都在斟酌着,尽量地寻找哪里能扣下1, 哪里能少个025。
 

    为此,他们紧皱着眉头,就差抓耳挠腮了。
 

    大屏幕上一直变动着的实时打分,这会儿看上去热闹得紧,裁判们改来改去的频率越高,越显得他们跟猴子似的,惹人发笑。
 

    丛澜抱着保温杯,她有点冷了。
 

    于谨“太慢了。”
 

    茱迪“想看结果。”
 

    丛澜手欠,扭头把脑袋后面的花暗戳戳地摸了个遍,嘟囔着“好想拽一朵”。
 

    也不是没收到过花,但这种花团锦簇的氛围里,“揪一朵”是人心里的痒痒肉,就想犯一下贱。
 

    她不是多么的紧张,已经完美发挥过了,能做的也做完了。
 

    丛澜期待,但不会惧怕这份期待落空。
 

    她已经不是13岁的她了。
 

    观众们开始嘘起来了。
 

    “留这么长时间门给自己现打棺材呢是吗”
 

    “帕金森啦手抖什么呢加加减减的当我们不知道你们现在慌得一批吗”
 

    “今天但凡扣了一分,你们几个就别想囫囵走出这个场馆。”
 

    “裁判们,现场人数可是上万,掂量着点儿啊”
 

    以防外国人听不懂,大家嗷嗷的时候还用英语日语法语等都重复了一下。
 

    这时,语言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丛澜诚不我欺,学语言就是为了在需要骂人的时候能直接骂出来。
 

    离裁判席位最近的,更是直接把手里的玩偶等东西砸到了他们桌子上。
 

    惹得本就心情不悦的裁判愤怒扭头。
 

    结果收获了一枚亮闪闪的中指。
 

    随后,收获了一大排面的中指。
 

    观众们“哈哈哈哈哈”
 

    有人想得多,小声地嘟囔“会不会被人骂中国观众没素质啊”
 

    旁边的人听见“嗐,你真当外国人都多有素质啊再说了,对上国际滑联要个的素质。素质是对自己人的”
 

    礼貌要给讲礼貌的人,同样,素质也要给讲素质的人。
 

    这话似曾相识,今赛季好像出现过很多回。
 

    一个坐在现场的冰迷恍然。
 

    挨着丛澜奶奶的一个老人,是她朋友。
 

    四十多年的交情了,原是成家立业后搬去北京打拼了很久,跟奶奶是邻居。
 

    再后来就成为了关系一直很好的朋友,她这次来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小姑子。
 

    小姑子今年才不到五十,她跟她哥不是一个亲妈,本没有血缘关系,两人的父母都是离异后再婚结合的,所以年纪上她要小很多。
 

    眼睛亮亮的,气质很年轻,看上去也就是不到四十岁的样子。
 

    她是一个很久很久很久之前的花滑运动员。
 

    其实她拢共就参加过国内的两次比赛,还是很古老的计分方式,当年还有不同的规则和项目,能有一个两周跳就很厉害了。
 

    关注花滑至今,却不料,现在竟然看到了这种场景。
 

    她“像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今年赛季初的、去年的、索契冬奥的、双人丢失的数枚金牌、单人大赛的名额、冰舞挣扎的一生,一次次摔倒后的血泪被裁判一手忽略,数十年的艰难困苦,回想赛事时历历在目的愤怒。
 

    凝结在最后,是那抹青蓝色背后的无尽能量。
 

    一把剑,明晃晃地立在现场,用大屏幕来播报着isu的窘迫。
 

    比前段时间门的全球性丑闻还要丢脸,这是万人场合之下,所有人的指责。
 

    “出分出分”
 

    “快点”
 

    “丛澜丛澜”
 

    张简方在后台,愣愣地盯着显示屏,想看看最后到底会如何。
 

    截断了isu的指令,裁判组没办法实时得到后方指示,现场席位里的总裁判这会儿心里乱的不行。
 

    堂溪早已经靠着椅背坐好了,她给出的分数全是满分,在这段其余裁判挣扎的最后时间门,淡定得仿佛是占据了最佳位置的观众。
 

    她没当t裁,也没执法主裁判,只是一个朴素的j裁。
 

    不是她资历不够证书不足,而是isu不愿意。
 

    就像是这场世锦赛里,四个项目的裁判席位中,没有一个主裁判是中方的。
 

    这其实也是isu最后对张简方亮出的“权力”,亦是一种威胁。
 

    无所谓,她想着,反正真正主持赛场的,不是人。
 

    镜头给到我溪姐谢谢,我代入她来感受这最佳嘲讽位
 

    溪姐此时想必爽死了快,给我看我姐的花容月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