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桃桃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二章 要两面赚良心钱

花卷馒头等食物倒是不用速冻起来,现在天气还没有那么热,找个凉哇哇的地方,起码存储三四天是不会放坏的。

 只是要将一些带馅的食物冷冻起来。

 所以事实上,用不了多少硝石制冰。

 不过,许田芯为了奖励九宝帮她对大将军保密,她连给带送不少硝石,让九宝留着夏天慢慢用。

 而古法用硝石制冰并不是什么秘法,历朝历代,这里的一些工具书上都有提及。如何熬煮硝石才算是个小秘密。

 在九宝眼中,这对于能做出炸弹,还能炸了自家房屋的许田芯来讲,第一步最基础的弄硝石就跟闹着玩似的,连他都会,他也就没多问。

 九宝对许田芯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我们就对付吃几日呗,月余都没问题。以前随将军出门赶上天气不好时,风餐露宿,什么没吃过,最长的时候半年没吃过一颗绿叶菜,喝水都是老大难。所以姑娘真不用如此,让家里那面还没包的快别忙了。”

 九宝感觉自己都有点儿心理负担啦。

 他有那么一瞬,有些后悔找许田芯订饭,搞得人家许家眼下出门很费劲儿,他们很像那一拨托后悔的。

 可也只有那么一瞬是后悔的。

 九宝心想:如果上天让他再重来一次,他一定会更早的找到许姑娘订饭,绝对不会在硬挺俩月才出现。

 毕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稀罕吃苦啊?他们又不是没钱。

 他们这些精兵要尽量保重好身体。别再挖完矿,一年后体能跟不上废了。他们上战场不能以一敌十,才是更大的损失。

 不过,都包子饺子的了,还想吃天鹅肉不成?许姑娘竟然还一脸抱歉。

 九宝差些对许田芯鞠躬说:可别这样,我们虽然拿自己当作大宝贝对待,但我们真不是什么金贵身子。

 这要是让少爷知道,搞不好会赏他几板子。

 当晚,在许田芯第五次折腾食物时,她在路过那片和霍允谦狭路相逢的水泡子时,九宝他们从山楂树后面冒了出来,犹如鬼影般出现。

 然后还没有一个人说话,四散着围了上来。

 九宝不敢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示意许田芯摘掉前胸后背挂的馒头布袋。

 九宝走了两步一顿,差些错过,牛脖子和牛身上还捆着两麻袋。

 许田芯感觉自己就摘袋子的功夫,再回头看过去,之前还冒尖的车空了,刚刚那些“鬼影”也没了。

 眼看着九宝头上用绳子捆好顶一筐干粮,脖子挂一袋,后面背一大筐,两只胳膊挂四袋,前胸还像袋鼠一样,正张着胳膊要立马调头离开。

 许田芯急忙喊住他。

 “怎么了?”

 还没等许田芯开口,九宝也想起一事。

 虽然他觉得许姑娘要是缺钱的话,那他就是穷鬼。

 但万一呢。

 许家是农家起势,零零杂杂的生意加在一起,在没卖出去时都很压钱。要是再有个什么急事就更不好说了。

 不是有那么句话?英雄都有被一文钱憋倒的情况,何况老百姓是有一时紧手的可能。

 九宝一边准备卸下这些粮袋,一边问道:

 “姑娘,我们从武的都是糙人,别嫌弃九宝唐突,我这里出来前带不少零花。”

 他还将十安枕头里的零用钱都划拉出来了,再加上自己的身上的,差不多有三百多两。

 六张五十两银票,剩下才是有零有整的碎银子。

 他今晚出来迎许田芯时都带了出来。

 “要是有用千万别多想就拿着,我在山沟里又花不到。

 还有,您真不用我给您传个信儿吗?传给吕将军,让她给您开个条子呗。

 有权不用何必呢,一路畅通无阻。

 夜里遇到巡防,多一句不用啰嗦,掏出带吕将军私印的信,横着走,哪个也不敢欺了您去。”

 许田芯没忍住笑了,赶紧拦住九宝别费事卸袋子掏钱了,她有钱。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感觉九宝更像她的朋友。

 别说,真要缺钱的情况下,还非要朝异性借的话,许田芯细品品,竟然发现朝九宝开口,甚至比向白慕言伸手更没压力。

 白慕言的眼神太过深情,向这样的异性借钱有种还不起要出卖色相的错觉。

 相反,九宝身上有着“小厮”的接地气,还有一种武将的大气。就很纯粹。

 而许田芯想对九宝说的是:“最多十日,你等我回来的。我看过,我家地窖里还存有四缸酸菜,到时让我祖母给你们做酸菜炖大骨棒。”

 九宝:好嘛,这季节了,许家竟然还有酸菜,可见其他零七零八的存货会有多少。

 要他说,许家才叫钟鸣鼎食的人家。

 人缘好,家里常来常往的实在人多。没有勾心斗角,不用费心思周旋没用的人和事。吃喝方面,更是啥顺口吃啥,没有对着一桌饭菜味如嚼蜡,过的有滋有味。

 九宝奔跑着消失在夜色中。

 当晚,许有田收到神秘礼物。

 ……

 而在临出发前一天,端午节快要来临,许田芯为了直播销售额,特意提前做了预售。

 她的预售方式和她奶卖咸鸭蛋,要到养殖场亲手捡蛋有异曲同工之妙。

 许田芯伴着清晨鸡鸣生,布谷鸟声音,雨后蛙鸣声,蟋蟀蝉鸣声,就是直播间许多家人们怀念的小时候的声音,走在村庄中。

 她记得她的视频下,有个高赞回答是:原来终其一生最后想要的自由和田园生活,早在最初的时候就拥有过。小时候没珍惜,还觉得没意思,长大了很怀念,却再也回不去。

 所以许田芯想着,家人们想看什么,她就播什么。

 在路过西院郝银花家的鸡时,许田芯特意给个特写。

 因为西院的报时鸡,可热心肠了,或许是知道她家蹭鸡叫声,天天清早跑到墙根儿底下,冲她们伸长脖子打鸣。

 有一天下雨,她们家起来的晚点儿,鸡很着急,还差些上墙对她们叫。

 她在屋里睡觉,听到西院郝银花奶奶骂鸡:“你咋那么欠登,啊?管自家事就算了,还管人家盖不盖酱缸。盖了盖了,快别叫了,田芯儿在睡觉,看等会儿她太奶又出来要拔你毛。”

 此时,许田芯来到几个做端午香包的妇人家中。

 这些婶子果然早起,在忙着用彩线打络子。

 “呦,田芯来啦,吃饭没?我去给你倒碗甜水。”

 “不用,婶子,我不渴。我就是来看看,攒了多少个啦?”

 妇人叹息,忙乎一个多月快俩月,起早贪黑的编才攒了四十六个香囊。

 她不认为是田芯改良的样子复杂才会编的慢,她认为是地里活太多了,破破烂烂的家活计也多,还要拉拔一帮孩子伺候男人老人给洗衣裳嘱咐,才会耽搁挣钱。

 “今儿就收走吗?”

 否则田芯不会起大早来家里,田芯爱睡懒觉在村里不是秘密。

 “嗯,收走。”许田芯蹲在妇人旁边,认真看着也就是直播着,几根彩线是怎么编出一个个小元宝、小动物形状的香囊,到时她会在里面装上驱蚊草艾草。

 可妇人却误会了,以为不放心。

 粗糙的手缩了缩,小声解释道:“你放心,婶子知道,这些香囊你是要卖给富贵人的,每次编之前,我都用热水泡手,洗得干干净净。还用从你那里买的油擦手,以免刮了丝线。你瞧瞧,没有一个起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