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疏横 作品

第4章:事后余波

    回到家后,程立国放下肉就准备做饭了。打开煤炉子,等炉火旺盛,程立国就开始切菜,,准备做个青菜炒肉,把鸡杀了,放上青椒做个黄焖鸡,煮点米饭,晚饭就对付过去了。

    程立国前世也是农村人,会做饭的,受限于食材器具的原因,后世很多菜都做不出来,但是,后世几种流行的菜做法程立国还是会的,在网上看过教学视屏也动手做过,现在自然没问题。而现在用的蜂窝煤炉子,程立国家里也用过,自然不陌生。

    边做饭边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程立国不由感慨,没有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真没办法体会到这个时代人民性格的两面性,两种矛盾的人性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极其不协调,但又是这个时代得普遍现象。

    从四合院里的各家各户,到百货大楼售货员,菜市场买卖人员,国营理发店的理发师傅,想打自己主意的贾张氏。给程立国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一方面保留着人类最原本的纯朴,没有后世那么多花花心思。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像后世老人摔到了都没人敢扶起来的事情在这里很少。碰瓷,这个词现在还没有,在这里随处可见人性的真善美,伦理道德对人的约束还要大于法制。毕竟现在法律还不健全。同时另一方面:人们会为了日常小事,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而斤斤计较,吵闹不休。看不得别人过的好,爱占小便宜。甚至于封建落后思想仍有残余。

    程立国想了想,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物质基础太薄弱,都是被衣食逼得,是的现在没有“住行”两个字。而人们表现出来的纯朴敦厚更多的是没有被现代文明所开化的原始色彩,以及没有被世事繁华所考验诱惑下的无知。就好比:农民以为皇帝种田用的都是金锄头,其实他们不知道皇帝是不种地的,皇帝的生活方式他们想象不到,既然不知道也就没有那么多想法。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要遵守这个时代的法则,按规则做事,用程立国后世的思维来着做事,百分百下场惨淡晚景凄凉。

    就拿今天下午贾张氏坑自己得事来说,如果按照程立国后世的做法,直接将事情真像说出来,但是结果如何,大家能相信吗,扯到最后可能双方各执一词,事情没解决,还会给别人一个程立国不尊敬老人,强词夺理的印象。程立国有肉大家不想吃吗?肯定不是,只不过大家都没有贾张氏那么无耻,多少还要点脸面,但心里肯定有想法。这就天然把程立国推向了大家对立面,这是仇富心里。大家都吃糠咽菜,你天天吃肉你好意思,肯定看你不顺眼。

    所以面对贾张氏还得按照这个时代办法来,先打感情牌,让大家认可自己,再拉拢三大爷给自己说话,从而逼迫贾张氏主动松口,从而逐渐道出真像,其实今天下午全程,程立国没说几句话,都是贾张氏说的加大家脑补,然后事情就清楚了。人们都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想到的,这是人的主观意识自我意识在作怪。

    此时,一大爷家,一大爷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一大妈:中海,你在想什么,今天下午的事吗?一大妈和一大爷一起生活几十年,对一大爷的想法也是非常了解的。一大爷的许多做法一大妈也不是很认同,但是没办法,生不出孩子,为了以后养老也只能认了。

    易中海:是的,我总感觉程立国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老实不说话的程立国了。

    今天中午他出门时我就有点感觉,但说不上来哪不一样,老刘还说他母亲去世了,没有依靠了才支凌起来。但刚才通过这件事我刚觉这孩子彻底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能独当一面了。做事稳重有章法,不卑不亢。

    你想想那闫书斋是什么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今天都为程立国说话而得罪贾张氏。这说明程立国给了闫老抠什么好处。这孩子都学会拉拢人了。你看刚才遇到事情处理起来那叫一个有章法,我都被牵着鼻子走了。这孩子都会揣摩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