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疏横 作品

第4章:事后余波(第2页)

    一大妈想了想今天的事情,还真是易中海说的这样,但也没肯定,说到:这还说不准,这孩子病好了才一天,还看不出来好歹。

    一大爷:是啊,还要多观察观察。

    听到这话,一大妈说:老易,你不会是想,,,

    一大爷:是的,现在还不确定,还要多考察考察,看看接下来情况再说。

    对此一大妈没说什么,自己不能生孩子,在养老大事上只能听一大爷的。这就是腰杆子不硬,说话没有底气。一大爷算计傻柱,算计贾家她不知道?怎么可能,不过是向现实妥协罢了!

    再说此时二大爷刘海中家。

    刘海中坐在桌子上吃饭,看着几个孩子就来气,要不是粮食珍贵不好买,他都想把碗扣到刘光天刘光福脸上。

    想想程立国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都能打自己脸,让堂堂的二大爷威严扫地。连普通群众都震慑不住,这如何能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能力,提拔自己?

    心中愤愤不平就在二大妈和三个孩子面前抱怨了几句。

    二大妈听着回了句:这孩子也就现在没人管了,用钱不知道节制,程家家底估计还是有的,这些年也省吃俭用多少存了点。你看看他今天买的行头,中山装,黑皮鞋,又是大鱼大肉,没个几十块都不够,这么作,估计坚持不了多久,迟早有败光的一天。

    二大爷听了,更加不耐烦,我说的不是这个,程立国败不败家和我没关系,我说的是那小子今天敢顶撞我,下了我的面子,以后谁还会听我的,本来傻柱就是个刺头,现在又多了个程立国,以后更加不好管理了。

    说着二大爷又开始训斥两个小儿子,你们两个兔崽子怎么这么没用,也不知道帮我打配合,我说话连个呼应的群众都没有,以后耳朵放灵点,别整天知道吃,啥事都不会。

    两个小儿子没有大儿子的待遇,不是打就是骂,也就是两个儿子还小没有工作,出去了只能乞讨为生,不然早就跑了。骂了一会孩子刘海中气消了一点,暗下决心以后要找机会整整程立国。

    程立国虽然不知道刘海中想要整治他,就是知道了也不怕,就刘海中那点本事手段,家里都弄不明白还当官?后来起风了当了个组长不也就几天,被拿了下来。

    再说此时三大爷家,三大爷把一家六口人召集起来坐在餐桌上,虽然只有一盘咸菜,一盆青菜汤还是程立国送的,加上每人几个杂面窝窝头,但形式还是很庄重的。三大爷先开口,说:今天的事大家怎么看?

    闫解成年龄大,今年19了,懂得事多。先开口:爸你说的是今天贾大妈和程立国的事?

    三大爷说:是也不是,主要是通过这件事,能看出程立国怎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对我家很重要。对了,今天的青菜汤还是那小子送的。

    闫解成:那小子比我还小两岁,但也不好忽悠,今天贾大妈胡搅麻缠,但那小子并没有吃亏,不过也多亏了爸你帮他说话,不然他估计不好收场,就贾大妈那没理还搅三分的劲,程立国斗不赢。一大爷二大爷也不向着他。

    三大爷:对,我要说的就是我为什么帮那小子。你看到没,那小子今天买鸡买肉,还买了新衣服,人也精神了。别人或许以为他母亲去世了,没人管制了花钱大手大脚。但通过今天的事我发现这小子做事不急躁很有章法,不像傻柱一根筋,就知道动手。应该是一个很有成见的人。

    我帮他说话也不是因为今天送我青菜,而是和那小子打好关系以后或许还会获得更多的好处,那小子在院里没有靠山,傻柱有一大爷,许大茂也有二大爷,而那小子却没有。现在拉拢过来我也有个帮手。

    三大妈:但那小子会那么好拉拢吗,会听我们的话吗,今天的事来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三大爷:所以说才要大家商量,总之以后大家见了程立国都客气点,搞好关系总是没错的,至于以后的事情再看看吧。最后三大爷给定下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