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一章 如虎下山

第三百九十一章如虎下山刘子业选择从心而行,一副大战在即,风轻云淡的模样。让他手底下的一帮老下属,一个个佩服的不行。不愧是带着我们吃香的喝辣的多年的大佬啊。时局都成这个鸟样子了,人家依然风轻云淡。不过依然有人脑子坏掉了,不能领悟到刘子业的良苦用心。看着眼前只有五百人,有人壮着胆子说道:“大人,如今贼人在咱们面前分兵,咱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进攻,万一赢了呢,这可是泼天之功啊!”

刘子业一听,当即微微点点头。看向不远处说话之人,一脸的温柔。甚至内心都产生了一些羞愧之感。看看人家这觉悟,同样是坏事做尽,欺压良善,人家在大是大非面前,怎么就这么拎得清呢?这样的善人,如果死在战场上,肯定是死得其所的好官啊!佩服啊,佩服!那些分兵袭击大队辎重的反贼,肯定是不能得罪的。毕竟那是好几千号人,自己去摸一下老虎屁股,肯定得立马完蛋。不过眼前这几百人似乎可以打一打试一试。毕竟就算是投靠救民军,人家也得招收好汉啊!临阵就知道投降的废物,人家万一不要自己怎么办?得在一定称呼上,凸显出自己的价值来啊!而且对面那五百救民军,看起来似乎没有火铳!拿的都是和自己等人一样的刀剑长矛盾牌,这打起来也就不用过于担心救民军的火器犀利了。再者什么都不做也不行,总得表现一番,不然没有办法跟孙元化那孙子交代。万一,咱说万一,孙元化那厮赢了呢?他可是知道,孙元化这厮是有绝招的。万一他赢了,自己还没表现,岂不是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当即他说道:“既然贼军为我等震慑,主动分兵,那我们就要抓住机会,消灭我们眼前这支主力,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明天军的威严!”

一听主力二字,一帮将领都傻了。因为指挥同知说的是主力啊!我靠,真的去打主力啊,大家平时吹吹牛逼也就算了,咱们什么实力,大家伙还是很清楚的啊!但是接下来刘大人的话,却是让他们放心了不少,之前的一些担心都是白担心了,因为刘大人说:“传令,全军进军,击溃当面之敌!”

当面之敌是什么敌人?自然是前头的那五百救民军啊!这一下,他们的信心就又是上来了,之前五千多救民军汇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敢打,而已经转移朝着大乾后方突击的几千救民军主力他们还是不敢打!但是只是打眼前的这五百救民军的话,还是有的打的,即便是打不过,也是可以自保的嘛!己方五千多人,救民军只有五百,而且也没有在这些救民军身上看到火铳之类的火器。这一仗,似乎可以打!五千对五百,优势在我!嗯,可以打,说不准还能捞个战功什么的!至于那四千多兵马,还带枪带炮的救民军,谁爱打谁打去,反正我们是不去的!一听刘子业的号令,这帮明军将领似乎又回到了跟着大佬们,吃香的喝辣的的光荣岁月。毕竟当初他们去砸窑,欺负那些富户的时候,可是连狗都要威风凛凛的踹两脚的。一时间,诸将一个个群情激奋,一副纵横南北,挑战东西无敌手的架势。一个个都是那种打了鸡血,仿佛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英雄风姿。当即有人出列,怒喝道:“大人,我早就看不惯对面的贼子了,请让我率本部人马,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吧。”

“大人,大人,还有末将,末将愿意为大明,为您,效犬犬之劳!”

“大人,给我两千精兵,我定然能为大人凿穿地方阵型,让他见识见识我们大明的浩荡天威!”

看到下属们一个个奋勇请战,刘大人面带微笑,“果然,我大明养兵二百余年,还是有一定的军心的啊!”

当即也是不矫情,很快就是做出了安排:“王大人,你率领本部以及青壮一千,为大军左翼!”

“李大人,你带领本部以及青壮一千为大军右翼!”

“本官亲率剩下的本部兵马以及青壮两千作为中军!”

“诸君,此战关乎我们大嵩卫的荣辱,关乎朝廷安危,关乎莱州府、青州府两府乃至周边府县百万百姓的性命,尔等务必要用心用力,奋力作战!”

“待击溃当面贼军,本官亲自为尔等向巡抚大人请功!”

刘子业说的是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听着无不热血沸腾。再看在场诸兵将的神态,不知道还以为他们面对着数万精锐发起决死冲锋呢。仅仅是看他们此时此刻的神态和他们的声音,是绝对猜测不到,他们准备去欺负只有五百人的救民军。而且是没有火器的那种。随着刘大人的命令传达下去后,这五千明军开始动了!五千人动起来,其声势浩大无比,脚步声和呐喊声彷佛要让周边的天地齐齐变色!各级明军军官们吆喝着,骑着马跑来跑去,意图让本部的卫所兵和青壮们走的更整齐一些。不过他们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达到太明显的效果,那些单独编组的卫所兵还好,虽然说看起来都是老少残弱,战斗力渣渣,但是多少也经过军事训练,至少这队形列的还是勉强可看的。但是那些青壮们动起来,就是丝毫没有队形可言了!这些青壮们彷佛在自家后院里散步一样,步伐飘逸,行踪诡异,时而三人齐头并进,时而数十成群,更有人一边走一边攀谈,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事。手里头拿着的生锈或者有了裂纹的铁刀以及生锈了的长矛,极少人会有一面破损的盾牌。至于盔甲,不好意思,明军正规军里也没多少的昂贵装备,自然是不可能给这些青壮们装备的。就当对面的五千明军动起来后,第三卫预备队里,一个骑在马上,年约三十,身形有些修长瘦弱的副千户面无表情,彷佛他视线中的五千明军都是不存在一样。而在他的前方,预备队的士兵们早已经是列队完毕,他们排出的队形和正规千户所的队形不太一样,这是因为他们是纯冷兵器的部队,并没有火枪手。所以他们的队形也不太一样,基本上是三个队的长矛兵以密集的队形站在前方,一共有六列!不过在三个队并不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隙,而这两个空隙,则是站着大约一百名的弓箭手,弓箭手的后方,则是大约百名刀盾兵!这百名刀盾兵里,有半数刀盾兵是身披重甲的重甲刀盾兵!三个队的长矛队里,其第一排的长矛兵也是身披重甲!预备队虽然刚成立,就拥有了如此完整的装备,尤其是弓箭和盔甲这东西,那是因为这些装备基本都是缴获自明军的。王徐寨前所战役战场里,救民军可是缴获了两千多具盔甲、盾牌呢,弓箭、腰刀、长矛等等冷兵器更是多的很。所以说,目前的救民军其实并不是很缺各类冷兵器。而几个主力卫所里先配属的五个预备队,他们所需的盔甲、弓箭等武器更是优先供给,预备队挑选了武器后,才是轮到明军俘虏组成的守御千户所呢。第三卫预备队以紧密的队形迎战,而预备队的那个同样是读书人出身,但是屡屡不中,最后愤而投贼的副千户,此时看着对面明军乱哄哄的队形,面无表情的连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是冷笑!这个副千户之前是上直卫秦军的,担任过长矛队的百户,此人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却是一个数次率领本百户所的长矛兵发起肉搏冲锋,甚至亲自骑在马背上用指挥刀挥砍敌军士兵的军官。眼看明军来的差不多了,他也是终于下达了第一个命令:“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