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仁姚雨 作品

第1190章 水一章,想想剧情。


                 或许是王哲和慧智收到了行刺失败的消息,在选举副盟主的那天,王哲和普陀寺竟然都缺席了。

  王哲是否离开对于其他人来讲并不重要,也不关心。他与在场的众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交集。

  但普陀寺悄无声息的离开,就不免让其他人感到意外。慧智虽然在盟主选举上只获得了10票,但担任副盟主也绰绰有余了。

  “哎?达慧和尚,你与普陀寺同为佛教,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吗?”

  达慧有些无语,虽然他们香严寺与普陀寺拥有同样的信仰,但毕竟不是同门,私下里也没有联系,完全是两个不相干的门派。

  “这位施主,你这句话可把贫僧问住了。

  别看我们脑袋上都没有毛,但我们并不是一家人。

  我香严寺在浙江,他普陀寺在在珠海凤凰山麓。

  我香严寺有近1200多年的历史,鉴真法师东渡倭寇的时候,率弟子20多人逗留寺内,讲经说法10余天。

  而普陀寺建于2000年,明生大和尚应四众礼请,发愿开山建寺。普陀寺的前身是怀庵古寺,在我们佛教中,用寺、庙、庵来区分规模大小。

  寺的规模最大,庙次之,庵最小。

  庵通常是僧侣或修行者的隐居之地,用于禅修或冥想。它可能位于山区或自然环境中,远离城市喧嚣。

  庵的规模较小,古时称呼庵为一种茅草屋。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一个成语,结草为庵。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僧侣或修行者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以炼化他们的精神修行。

  其次,在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

  所以,我们之间没有半点关系好吧。”

  提问之人轻轻挑了挑眉,他本想询问一下达慧是否知道普陀寺的去向,没想到对方却有些不高兴了。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还颇有些看不起普陀寺一般。

  “哟呵?我听你这意思好像是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啊?

  人家普陀寺现如今可是你们佛教的代表啊。能够在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与天师府和太阴门并驾齐驱。

  并且慧智大师还担任了大会的主持人,足以证明他的德高望重。

  像什么少林寺啊,五台山啊,虽然在世俗中名声显赫,但怎么在大会上没有一点声威呢?是不是忙着敛财,把修行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啊?”

  达慧听到对方的讽刺也不恼怒,作为出家人这点控制力还是有的。但为了解除他人对佛教的误解,还是忍不住开口解释起来。

  “施主。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我们修习佛法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不是为了名利。

  其次,世俗供奉的香火也不是揣进了我们个人的口袋,而是要用这些俗物来修缮庙宇和佛像。

  我们诚心修佛,不喜欢抛头露面,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去证明自己,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

  五台山,佛寺之始。有近2000年的历史。

  少林寺,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

  我们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经受住了历史的洗礼,所以不要拿我们与普陀寺这个近代寺庙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