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颜忱 作品

第532章 女扮男装考科举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过去了3年。

  如今王殷8岁了。

  这3年时间,王殷偶然会出去玩,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做竹雕赚钱改善家庭条件。

  王寡妇每天就是干家务,侍弄两亩薄田,很无聊很单调,这是古代农村人的日常生活。还有就是带娃,当然王殷乖巧懂事不像之前的调皮捣蛋,压根就不需要她操心,甚至她还能补贴家用,这3年时间光是卖竹雕就赚了不少钱,不是大钱,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比村里很多人家吃的好穿的好了,王寡妇不贪心,她很知足了。

  8岁生日这天,王殷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上学。

  士农工商,古代阶级分明,尊卑有别,她不想一辈子做一个没有社会底层的人,她想出人头地就要为自己谋一条出路,很显然读书是最保险最快捷的那条路。

  王殷上辈子是个学霸,学习能力很强,文科成绩很不错,这辈子她不求自己能多出息,起码考个秀才,见官不用下跪,别人也会看在她秀才的身份礼让三分,有所忌惮,不会无缘无故就随随便便欺负她。

  听到她的要求,王寡妇却犹豫了。

  女儿又不是真的儿子,不过是‘假儿子‘,怎么能去读书呢?

  但她心里很清楚这个‘儿子‘是有出息的,这个小村庄困不住她,她是要飞出去的,要走出大山的。

  王寡妇把王殷视为自己活下去的希望,视为精神寄托,自然希望她过得更好,更有出息,很显然,有出息的人自然是少不了读书识字的,读书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有很高的地位,王寡妇也不能幸免,她是一个普通的人,自然也看重读书人,她也不可避免希望自家孩子能读书识字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读书人。

  但前提是,这个‘儿子‘不是假的。

  王寡妇很犹豫很纠结,迟迟拿不定主意。

  最终还是在王殷各种举例论证劝说下,王寡妇才一咬牙豁出去了决定陪‘儿子‘赌一把,赢了就是赚了,输了,额,她不想输啊,想想就很悲催。

  王寡妇前一秒答应,后一秒就后悔了。

  但是看到女儿坚定的神情,她就说不出反悔的话。

  不管王寡妇心里怎么碎碎念,怎么懊恼,第二天,王殷就拉着王寡妇去了三叔公家,请三叔公帮忙去私塾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