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颜忱 作品

第532章 女扮男装考科举5(第2页)

  古代读书是要拜师的,而且不能是女人去要男长辈带着去。

  王寡妇的相公死了,公公婆婆早逝,如今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就是三叔公了。

  请人办事自然不能光靠一张嘴,王寡妇提前准备了一斤猪肉和一斤红糖。

  三叔公在听到狗娃想要去私塾读书的时候还很诧异,不可置信的打量母子俩几眼。

  古代读书人身份高贵自然是有原因的,物以稀为贵,想供出一个读书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农村能出一个读书人都是稀罕事,光是买书就可能把家底给掏空了,就更别提上学的束脩了,如果能出一个童生都是值得庆祝的喜事,如果能出一个秀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要开祠堂祭拜祖先的。

  王殷他们所在的村子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沟,村里是没有私塾的,要读书就要去镇上,光是脚程就够累人的了,更别提后续的开销,那才是让人头大。

  三叔公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了,就是这样他也舍不得花钱供孩子读书,实在是开销太大了。

  没想到他这样的‘有钱人‘都舍不得读书,而王寡妇这样的’穷酸破落户‘却愿意掏空家底供孩子读书。

  这就让三叔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王寡妇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虽然他也听说王寡妇家靠卖竹雕赚了点钱,可是那又如何,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能赚多少钱?

  三叔公不解就把疑问问了出来:“你们有钱吗?读书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买书就让人头疼了。更别提后续的开销了。当然你也可以抄书,但束脩总是要给的吧?你们拿得出来吗?听说要2两银子呢。“

  王殷是有备而来的,她已经打听过了,镇上只有一间私塾,一年束脩就要2两银子,普通人家还真的供不起。

  读书确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光是束脩就是一个难题。

  王殷并不打算放弃,她打算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她很聪明学习能力强悍,她不是小白,有上辈子的文学功底在,这辈子可以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