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引汉济渭


                 看到温体仁的表现,朱由校甚是满意。

  这做官还得看老温,咱瞌睡他就递枕头,咱肚子叫他就端上窝窝头。

  难怪人家能在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位首辅、五十位阁臣的情况下,还能当了八年的首辅大臣。

  “温阁老之言,深合朕意。”

  “即日起每年十月一日定为国庆节,休沐三天,全国欢度国庆。以此写入大明律。”

  众臣大喜高呼:“陛下神明圣德!”

  于是,国庆节就这样诞生了。

  从此又多了三天休沐日,官员们无不欢喜。

  京城内到处披红挂彩,商贩云集,官员带着家属出游购物,好不热闹。

  官员有的玩,商贩有钱赚,尤其是青楼酒馆每至傍晚人满为患,只是东华楼出了花柳后生意寡淡不少,不过花船却依旧红火。

  休沐三日,第三天正好是朝日,罢朝。

  直到十月初六再次朝会,朱由校才正式上班。

  满打满算起来也有五天假期了。

  在此期间除了看望皇后和太子,又去淑妃那儿看了小妍妍,顺便也光顾了延禧宫。

  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好好梳理了一番大明朝如今的发展问题。

  十月初六,众臣上朝行礼已毕。

  工部尚书吴淳夫捧着个折子上前奏报。

  “陛下今有延绥巡抚张九德、宁夏巡抚李从心,联名具表上奏!”

  朱由校对此二人并没有太大印象。

  实在是大明人才太多了,六部加上诸少卿等京官就一大堆,外放的巡抚少说也得三四十。

  大多数人他连一句话都没说过,除非名头非常响亮的人,不然还真没有什么印象。

  此时闻言,他看了看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壮丽等人,又看看吴淳夫,不由眉头微皱。

  “地方巡抚上书,不经都察院之手上奏,怎么由你工部出头?”

  房壮丽闻言当前出班解释:“回禀陛下,都察院已审查过了此奏表,因事涉运河开凿之事,所以臣等认为应先转交工部商讨,并由其转奏陛下更为适宜。”

  “哦?”朱由校有些好奇看向吴淳夫:“‘引瀚入陕’工程,之前朝议不是已经议定暂且搁置了吗?他二人还有何话说?”

  吴淳夫赶忙道:“回陛下,他二人所说之事可以说与‘引瀚入陕’有关,但有不相关。”

  温体仁闻言斥道:“吴淳夫和陛下说话少卖关子,直接说事!”

  吴淳夫连忙点头称是,开始说到:“回陛下,因‘引瀚入陕’工程的搁置,李从心和张九德二人提出了解决山陕两地旱情的新方案。”

  朱由校:“哦!这新方案不是你们工部提出,却由两个地方巡抚提出,还真是难得。”

  温体仁闻言便知他对此二人并不了解,当即上前轻声道:“陛下,这李从心,号介石,山西马邑人氏。曾任九江提督,总理河道,颇有政绩。”

  “张九德,字成仲,乃浙江慈溪人。曾在宁夏灵州按察使,曾修筑灵州河堤、秦渠长湃、汉渠芦洞等,治理黄河功绩卓著。”

  “此二人不仅对河渠水利之事颇为精通,彼此关系也很密切。”

  “张九德晋升宁夏巡抚,李从心亦有推荐之功。”

  “若是关于运河之事,此二人联名具表倒是可以理解的。”

  朱由校闻言不由睁大眼睛看向温体仁。

  这老头真他娘的是个宝贝!

  不仅全国政事要务他都一清二楚,就连这些官员的出身政绩全都了然于心,当真是行走的大明百科全书,活该他当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