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引汉济渭(第2页)

  不过,温体仁也有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如果朱由校没有死而复生,那么历史上在两年前,吴淳夫和郭允厚的尚书位置就是这二人的。

  不管怎么说,既然这两位都是水利工程的大拿,那朱由校还真的要端正起心态,好好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吴爱卿,你说说看他二人有何办法可解陕西缺水之忧?”

  在众人的关注下,吴淳夫有些兴奋地朗声道:“陛下,张九德、李从心二人提出开凿河渠‘引汉济渭’!”

  “他们建议从汉江开渠穿过秦岭,南水北调至渭河流域,以长江之水充济黄河,这就是所谓的‘引汉济渭’”

  虽然众臣之前已经听过了“引瀚入陕”和开炸喜马拉雅山这样的大工程,但听到‘引汉济渭’的计划,还是小小地震惊了一下。

  郭允厚开口道:“陛下!秦岭巍巍,若要凿河而过,怕得有近两百里隧洞,工程难度旷古未有!”

  还没得朱由校答话,徐光启已经抢道:“郭大人莫非忘了之前陛下还御准将喜马拉雅山炸出一个长四五百里的深坑?”

  “与此相比,这引汉济渭工程量怕是还要少一些。”

  房壮丽也插口道:“但这些都是太过耗费民力,所以陛下才将这些工程搁置,不是吗?”

  吴淳夫立马给徐光启帮腔道:“房大人,这俩个工程可没法比!引汉济渭的工程就在陕西本地,吃穿用度皆由朝廷出钱,当地百姓供应。”

  “如此无论是开渠挖河,还是百姓供应衣食等物,那都是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一举两得!”

  郭允厚道:“诶,吴大人,朝廷出钱这个,咱们可得说清楚。这可是你们工部接的活,这钱可得你们工部来出!”

  吴淳夫闻言顿时瞪着向郭允厚。

  “郭允厚,你不要太抠了!搞清楚,这引汉济渭乃是国家大计!是解决陕西境内农物灌溉和百姓用水的最好长期有效的方法!”

  “这钱你们户部要是不出的话,今后陕西的税就让我工部收吧!”

  郭允厚:“你这岂有此理,你工部收什么税.......”

  朝堂上就此事,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都别吵了!”

  朱由校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他看向一众大臣缓缓道:“引汉入渭当真是解决山西缺水的长久之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户部该当出这份钱!”

  “另外,现在引汉济渭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而已,开凿河渠之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开河路线如何设计,当中会遇到哪些阻碍,需要什么方法来解决等等问题,前期都要经过充分的勘探论证之后,才会形成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才开始准备工作,再到正式动工开凿的时候,已经是许久之后了。”

  “此时你们在朝堂上争论无益。”

  “吴淳夫。”

  吴淳夫:“臣在!”

  朱由校:“你工部尽快安排人手赴陕西与两位巡抚确认具体线路,然后开始勘探路线可行性。”

  吴淳夫:“臣遵旨!”

  朱由校:“此事暂议到此吧。”

  众臣见状齐赞:“陛下圣明!”

  又有吏部尚书王永光驱步上前。

  “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