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枫 作品

第485章 石竹城现幸存者(第2页)

    华朗目光黯淡,轻声吐露:“十二叔,我们的家没了。”

    太皓闻言,不由分说将华朗拥入怀中,坚定道:“华朗无须悲痛,血债血偿,十二叔誓要为你父亲,为所有亲人讨回公道!”

    过不多时,朱烽火已率参卫山其余十一位英雄到来。

    燕无痕,其声清越如琴鸣,对太皓大侠言道:“太皓大侠,我等遍寻此地,未得一息生机遗留,恐是已无生还者。”

    太皓闻之,目光深邃,神色凝重,轻捋长髯,朗声道:“诸位袍泽,劳心劳力,太皓心中感佩无以复加。此番搜寻,既已竭尽全力,未有所获,便无需再作徒劳。石竹城劫后余生者,皆集于此,我辈当视为骨肉相连。然朝廷鹰犬,或许垂涎再至,为免再生枝节,我意速离此是非之地。”

    初洪的声音略带迷茫,似是夜雾中迷航的孤舟,询问着:“十二哥,我等还能去往何处?”

    太皓眉头紧锁,思绪如乌云密布,心海翻涌,低声道:“是啊,我们该去往何处。”

    燕无痕目光如鹰隼,破雾穿云,沉声道:“不如北行,遁入突厥之域,彼处东方帝国之爪难及,或可暂避锋芒。”

    太皓眉峰紧锁,心事千结,沉吟道:“突厥异域漂泊,非久计,断无根之国,心难寄。”

    朱烽火声如雷鸣,再起,振聋发聩:“何不向南?”

    苗起摇头,岁月之痕尽显,缓缓道:“南行,寒冰封四季,非寻常百姓可栖。”

    初洪语带急迫,似箭离弦:“若是往东去,离都城更近,会徒增更多危险。”

    刘铁盾挥舞着铁拳,眼神坚毅:“何不与我等共赴参卫山?朝廷权势虽大,却难以触及那山高水远的参卫之巅。”

    太皓轻摇羽扇,眉头紧锁:“我料想少灵那厮定不会善罢甘休,参卫山上的英雄豪杰们,为避免牵连,还是暂且回避。我们必须另寻一片净土,以图后计。”

    陆梦颖眼眸闪烁,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她轻启朱唇,声音婉转动人:“我倒是忆起了一处隐秘之地,多年前,我偶然间踏足,那里山清水秀,宛如人间仙境,与世隔绝,正是我们躲避风波的绝佳去处。”

    燕无痕剑眉一挑,目光中透露出好奇与期待:“梦颖姑娘,你所说的这片世外桃源,究竟在何处?”

    陆梦颖双眸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缓缓道:“那个地方,隐匿于天山脚下,世人只知它常年被冰雪覆盖,如同一条银色的巨龙盘踞在天际,守护着它深处的秘密。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即便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也难以轻易涉足。然而,一旦深入其中,便会发现那里竟是一片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

    她继续描绘道:“那里,山峦叠嶂,溪水潺潺,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每一处景致都宛如画卷般精致,每一处都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而更为奇特的是,在那冰雪覆盖之下,竟然藏有一个巨大的山谷,四季如春,温暖如夏。那里的风光,绝非世间所有,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作。”

    她的话语间,仿佛已经让人置身于那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感受着那里的宁静与和谐,让人心生向往,渴望一探究竟。

    太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沉声道:“若世间真有那等隐秘之地,便是我们暂时的避风港,我等应刻不容缓,即刻启程。”

    苗起长叹一声,白发随风飘动,他缓缓摇头,声音带着几分沧桑:“我已是风烛残年,步履蹒跚,江湖路远,我已无力涉足。我愿留在这石竹城中,为这些无辜的百姓,送他们最后一程。”

    太皓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上前一步,拱手道:“苗起城主,此处危机四伏,您若独自留下,恐怕会有不测。这些百姓的安葬之事,非你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我愿率众与您一同,为这里的父老乡亲,举行一场庄重的葬礼,让他们安息于九泉之下。”

    苗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也罢,既是如此,我便与你们一同行动。这些百姓,都是这石竹城的根,我们理应为他们送行。”

    夜幕如浓墨般沉重,石竹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与哀悼之中。空旷的广场上,千余具百姓的尸体整齐排列,仿佛一片无声的挽歌,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太皓与苗起城主并肩立于广场中央,他们的目光扫过这一排排冰冷的躯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沉痛与悲愤。这些百姓,曾是这片土地上的欢声笑语,是勤劳的耕作者,如今却只能以这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太皓深吸一口气,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与众英雄一起,以最深沉的悲情壮志,为那千余具无辜的亡魂举行了一场庄严而悲壮的葬礼。这场葬礼,将持续整整三天三夜,以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

    第一天,晨曦初露,如薄纱般轻轻拂过废墟。太皓率领参卫山的英雄们和幸存的十余个村民,怀着沉痛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庄重的仪式。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每一具冰冷的尸体,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们用洁白的布匹轻轻包裹着遗体,温柔而悲伤地将它们安放在临时搭建的灵台上。一排排整齐的尸体,宛如静默的诗行,诉说着无尽的哀痛。

    第二日,烈日高悬,阳光如刀般刺破云层,却无法驱散这座城市的阴霾。太皓与众英雄汗流浃背,挥汗如雨,但他们毫不退缩,奋力挖掘着安葬之地。每一铲土都是对暴行的控诉,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合力挖掘出一个巨大的墓穴,如同大地张开的怀抱,等待着收留这些逝去的灵魂。

    第三夜,月光如水洒满大地,为这场悲壮的葬礼增添了几分凄美。太皓与参卫山的英雄们轮流将尸体轻放入墓穴中,然后一捧捧地盖上泥土。每一捧土都是对生命的告别,每一滴泪都是对亲人的思念。他们默默无语,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啜泣声在夜空中回荡。

    直到深夜,墓穴被填满,他们立起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千余名逝者的名字。这是对他们的纪念,也是对他们的哀悼。太皓站在石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对众人说道:“愿这些无辜的亡魂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息,愿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三整夜无眠无休的葬礼结束了,但石竹城的悲歌仍在继续。这场葬礼不仅是对亡魂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