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事关重大,消息是柳七亲自去报的。
 

    岑砚都已经出门了,庄冬卿才将将睡醒,洗漱收拾好,刚用上早饭。
 

    喝着粥,迷迷瞪瞪的,听完了柳七的转述。
 

    咬着筷子,庄冬卿迟疑“所以,这是,废太子了”
 

    不怪他犹豫。
 

    柳七把圣旨给他背了一遍,咬文嚼字的,绕得他脑子疼,觉得应当是听到了废黜两个字,但是淹没在一堆佶屈聱牙的太子罪状里,听完庄冬卿又有些不确定了。
 

    柳七给了他答案“是的。”
 

    “从今日起。”
 

    “圣旨一下,后续诸事都需重新安排、调整,主子已先去了大理寺,估摸着这几日,还会被分派别的差事。”
 

    庄冬卿“哦。”
 

    岑砚是老皇帝的左膀右臂,又是信重的能臣,自然能者多劳。
 

    兜兜转转终于等到了这一纸诏书,庄冬卿又想到了庄夫人,柳七同时与他说了昨夜庄府遣人来,毕淑玉已经答应了劝说出首一事。
 

    庄冬卿也讶异,“就答应了”
 

    “嗯。”
 

    庄冬卿不可思议,“昨天不是那么生气吗”
 

    自然是看人下菜碟,瞧不上庄冬卿,有火气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往他身上发。
 

    柳七心里清楚,也不说那些,只道“今早废太子的圣谕一下,现下庄夫人只怕是庆幸呢。”
 

    “也是。”
 

    总之是答应了。
 

    也算了了一桩麻烦事。
 

    庄冬卿不是个心里存事的,听过便过,柳七禀报完又在院子里留了会儿,不见庄冬卿苦恼,反而早饭用得更香了,这才退了下去。
 

    庄冬卿当然吃得香。
 

    丰盛啊。
 

    热腾腾的小米粥,咬一口肉多得流油的包子,还有怕他觉得腻味,给他换口味的,少量的油条豆浆和烧麦,油条金灿灿的,豆浆是泡了一夜的豆子熬煮的,乳白乳白,烧麦也不是上京的做法,里面没有放米,纯肉馅儿的。
 

    但不论卖相如何,都有个共同特征,好吃。
 

    庄冬卿爱吃。
 

    啊呜啊呜啊呜,他宣布,这就是天堂般的早晨
 

    用了早饭在院子里消食,六福还有王府拨给他的仆从陪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交代过,护庄冬卿护得很紧,但凡哪儿有点路不平,上下台阶,都会提前提醒,生怕他摔着。
 

    王府很大,一个早上庄冬卿连自己住的东厢都没逛完。
 

    东厢自带了个小花园,有花匠时时打理着,庄冬卿在外围一颗古树下顿步,青石板上来回踩了踩,很平整,庄冬卿“可以在这儿摆张躺椅,我下午晒太阳吗”
 

    面朝花园,抬眼就是一大片的花堆锦簇,景色优美,周围也没有房屋,清净,庄冬卿想不到比这儿更好的午后打盹儿的去处。
 

    仆佣立刻上前,细细问过他的想法,一一记下。
 

    午饭前,庄冬卿闲来无事练字的时候,柳七又来了。
 

    带来了消息,庄夫人上门了。
 

    柳七“想来是为着早上圣旨的事,内心不安,既下了决心,便想快点把事情落实。”
 

    科举舞弊案牵扯进了不少太子派系官员,与毕氏族人,之前把不准圣上的意思,这些高官勋贵们,哪怕三司知道有问题的,也不敢动刑讯问。
 

    眼下废太子一事已成定局,皇上的意思就很明朗了,各方暗中蹲守的势力,也会陆续开始行动,借机铲除异己,拉拢可用之人。
 

    历来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趁着废太子诏书刚下,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庄越即刻出首,抢下首告的功劳,是最好的。
 

    庄夫人肯定也想到了这点,坐不住了,拖着病体也要来。
 

    毕竟局势瞬息万变,再过两日,出首告发的人多了,那庄越这点功劳,也不够看了。
 

    柳七“我马上动身去大理寺禀报,庄少爷想见她吗”
 

    顿了顿,柳七笑道“说不定夫人今天见了少爷,会叠声致歉,换一副面孔呢”
 

    知道庄冬卿昨天受了惊吓,这是想让他报复回来。
 

    形势比人强,如果庄夫人这点都看不清,也不必来王府相求了。
 

    庄冬卿想了想,却问“一定要见吗她知道我住在王府”
 

    柳七惊讶,仍如实道“不曾透露过,如果公子不愿,不见也无妨。”
 

    庄冬卿松了口气,“那还是不要见了。”
 

    柳七“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庄冬卿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也不是,我就是觉得,没必要。”
 

    “她讨厌我,我也不喜欢她,马上也要用午饭了,我有这个和她互相虚与委蛇的功夫,还不如多吃两口,来得开怀,没得平白扫兴,恶心了别人,自己也不见得多痛快。”
 

    “有得选的话,我还是愿意开开心心的,对自己好。”
 

    总结,毕淑玉不下饭,还倒胃口。
 

    柳七觉得这话说得通透中,又带了两分孩子气,很是稀奇。
 

    去大理寺的路上都没忘,见了人说完毕淑玉,又将这段话当玩笑,转达给了岑砚。
 

    岑砚听完果然笑了笑,嘴上却不饶人,“他倒是乐得清闲。”
 

    柳七“我觉得庄少爷这性子挺好的,知足常乐。”
 

    岑砚不置可否。
 

    等放了笔,说回正事,“庄兴昌不怎么样,他夫人倒像块当官的料子。”
 

    “勋贵远支,对这些耳濡目染着长大,应对自然不会差。”
 

    “也是。”岑砚肯定道,“庄越这事不能拖,她配合些,也更好办。”
 

    想了想,决定道,“等会儿我回趟府吧,若是能商量好,今天录完口供,是最好的。”
 

    柳七应喏。
 

    今日事情都赶到了一起,忙完案子,跟着接了两道废太子之后的旨意,岑砚匆匆用过午饭,着徐四去刑部提人后,自己马不停歇地又回了府。
 

    毕淑玉早已等候多时。
 

    往客厅去的路上,想到什么,岑砚半途拐了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