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我等皆无需顾忌

 然而,他也意识到无须继续猜测,“

 总之袁绍已承诺出让军队,既然如此,我们何需拖延?直接接收便是。”

 “保持军势稳固,不论袁绍耍何种手段,我等皆无需顾忌。”

 众人随声附和道。

 他们坚信拥有军队优势,可安心等待事情进展。

 在与众人交流之后,曹操很快就明确了方向:“接纳袁绍投降,但需逐步试探虚实。”

 若是真心归降,绝不亏待。

 就这样,众人达成了共识,预备迎接这场微妙的转变。

 但若他尚存诡计,以曹公无敌的军威,消灭袁绍并非难事。”

 曹操语气严肃地表态道。

 “既然我们都一致认同了这个决策,就立即付诸行动!”

 他说,“

 立刻让审配回来和袁绍商议具体的投降细节。”

 接到曹操的指示后,审配喜出望外,他立刻保证:“曹公不必担忧,我即刻回报我主公,我们的合作必能顺畅进行。”

 曹公微笑示意,对审配说:“只要真为汉朝着想,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好了,你立即去传达给本初吧!”

 曹操接着命令。”

 “112

 审配告辞后火速返回冀州,而袁绍爽快答应投降后并未再有拖延的迹象,他直接领军投向曹操。

 三十余万军队大部分由袁绍分配,除了保留一部分护卫自家的老底,其余均交予曹操作战序列。

 面对如此大规模倒戈,曹操仿佛置身梦境,但他确认并非幻象——那些训练精良的士兵已归于麾下。

 感慨中,他对李瑜说道:“三郎,耗费了大量物资筹备,却未想到如此快速地,袁绍便放弃大量兵马,全权转给我们。”

 他接着感叹:“原本我以为会有惨烈激战,结果却如斯戏剧。”

 尽管心生不解,袁绍为何突然屈服,但军队已降,表明诚意无二,李瑜只好默认接受。

 “世事无常,实是无奈之语!”

 他下了决定。

 曹操闻言,立即派遣人马接手袁绍部,夏侯惇等人带着队伍前往接管,确保军队平稳转移至他们手中。

 袁绍和他的将领们几乎没有抵抗,顺利完成权力的过渡。

 确定所有兵马尽在掌握中,曹操决定见见这位旧友。”

 本初,四年过去,我们并无改变。”

 尽管表面无争,但袁绍心中翻腾复杂。

 当年他是反董联盟之首,今日却要在曹操面前低首认输。

 想起昔日的威权地位,此刻心境怎能不失落?

 但他清楚当前形势:无力再抗曹军之锋芒,只得低头认输。”

 孟德,不必嘲弄我!”

 “我如今已然截然不同,沦落到这个田地,还有什么选择可做!”

 “哎,现在我对什么都失去了追求,唯一的愿望只是平稳地度过余生。”

 以前曹操一定无法置信,像袁绍这样的枭雄会渴望安定的晚年。

 但现在,袁绍的兵力尽丧,再无反击之力。

 即使袁绍说的是谎言,曹操也将它当作了真诚的告白。

 “本初啊,多年的挚友,记得我们一起在洛阳时铲奸除恶的情景么?!”

 “任何你有需求的地方,我都会满足你,放心吧!”

 袁绍无奈点头,与曹操简短交谈几句后,带着沮丧离开。

 此刻,李瑜带领群将在接管袁绍的兵马,这是重大的任务。

 若是这支军队动荡不安,可能导致 ,甚至可能引发腥风血雨。

 他小心翼翼处置所有事宜,突然,袁绍部队一侧有了异动。

 李瑜立刻策马前往查看,只见是袁绍之子袁谭 士兵,试图逃离。

 李瑜厉声呵斥。

 “袁谭!你父亲已投诚,你还图谋何为!”

 “你当真是视死如归,毫不在意父亲的安危么?!”

 袁谭自然心系此事,但他早与袁绍达成了协议,决定逃生,对李瑜的拦截置之不理,率众疯逃。

 紧跟其后的几乎全是死心塌地的支持者,一切准备完毕,南下逃离。

 李瑜紧令士兵拦截,现场却也动荡,只好先稳住队伍再行追赶。

 他对部下说:

 “速追袁谭,务必将他带回,断不可让他逃脱!”

 曹仁领命追击,而李瑜继续稳固现场局面。

 “所有人都准备武器对抗。

 如有任何背叛或不轨,即刻击杀!不论对方多少人,敢于背叛者皆需除去!”

 接到指示,士兵立刻装备完毕,剑拔弩张地看着周围。

 袁谭逃脱后,果然使袁绍部队陷入动荡。

 而李瑜行事坚决,命令士兵随时备战,一旦有异动,严惩不贷,绝不会有丝毫宽容。

 面对冰冷现实和杀气,袁绍军兵很快冷静下来。

 他们已上缴兵器,反抗无望,还不如明智投降。

 对大部分士兵而言,不战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只需平静生活就好。